第A6版:国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2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海外“小升初”
好学校一样挤破头
  英国的“11+”考试以难度大而闻名

  针对中国教育部最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新华社驻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新加坡和英国伦敦的记者撰文,分析了当地小升初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所在。

  “学测”加“体测”选拔

  竞争超过中考,补习花销不菲

  在日本,小学升初中不硬性划片,但竞争十分激烈,被称为“家长的考试”。自从经济高速增长期以来,日语就有“教育妈妈”这一词汇,指那些热心孩子教育的家庭主妇,后来又衍生出“教育爸爸”一词。

  为升入理想学校,日本小学生从四年级、最晚不迟于五年级开始补习。由于竞争激烈,近年甚至出现了针对一至三年级小学生的小升初补习班。这种补习花销庞大,甚至超过中考、高考补习班。如果报名日能研、四谷大冢或SAPIX等知名补习班,一个孩子3年总共开销约230万日元(约13.64万人民币)。

  日本家长和孩子苦苦奋斗,只为进入选拔制学校。日本中学分国立、公立还有私立3种。大部分公立中学实行“学区制”,即根据学生家庭住址来划片直升,不考试。私立、国立和部分公立中学则是选拔制学校,通过 “学测”和“体测(运动能力测试)”等选拔学生。实行选拔制的学校更受青睐,因为公立学校师资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这些学校基本是初高中一贯制,即初中直升本校高中,并且与相关大学之间有稳定联系。如果小升初进了这些学校,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大学。

  学费方面,相比普通公立学校,私立学校、选拔制一贯制中学入学后的费用也要高得多。入校时,每个学生都要缴纳相当于择校费的“入学金”和“设施费”,以及学杂费。日本文部科学省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公立初中的学费平均为45万日元(2.66万人民币),私立初中的学费则为130万日元(7.7万人民币),相当于公立学校的三倍。

  日本小升初竞争激烈,其症结在于僧多粥少。日本文部科学省数据显示,2013年日本共有10628所初中,其中公立中学居多,只有73所国立学校和771所私立学校。

  小六会考“定终身”

  不同学校对应不同的发展方向

  新加坡中学与中国不同,对应不同层次的发展方向,民间因此有小学升初中会考(小六会考)“一考定终身”之说。

  新加坡中学毕业生流向(“源流”)不同,发展方向明确。大部分小学毕业生凭借小六会考的成绩填报志愿,然后由教育部结合成绩和志愿分配。原则上根据成绩高低排序,依照第一、第二、第三志愿依次排列入学。如果所有填报志愿都未录取,则由教育部根据距离家庭住址远近安排指定的学校就读。

  升入初中后,所有学生再根据其成绩和所选课程细分为不同的源流,包括快班课程。4年后,他们统一参加O水准考试,一般升入两年制或三年制的初级学院,就是大学预科。

  未能升入初级学院的学生属于普通源流,但又分为通往大学偏学术课程或偏技术课程两种方向。偏重学术的学生继续朝着初级学院方向努力,再读一年中学(五年级)。偏重技术的学生则读一年技术教育基础课程,进入大专或中专学习。中专毕业学生仍可升入大专,大专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升入综合性的大学,但人数比较少。

  新加坡也有一些自主招生的精英学校,列入小升初“直接收生计划”。不过,即便是通过“直接收生计划”被录取的学生,也必须参加小六会考,成绩达到一定的分数线才可入学。这意味着有特殊专长的少数学生分数可以低一点,但当地一所名校的资深教师说,也不可能低得太离谱,换句话说,小六会考成绩是“硬道理”。小六会考一般考四门,分别是英语,作为母语的汉语、马来语或淡米尔语任选一门,再加上数学和科学。

  “11+”考重点

  按照成绩择优录取,考试难度大

  免费的公立初中是绝大多数英国家长的首选,兼顾就近入学和考试选拔的原则。如果想进入“重点”公立初中,孩子们小升初免不了一番激烈竞争。自主招生的私立学校则是免费教育的补充,但学费不菲。

  英国公立初中分两种:普通公立学校和“文法学校”。前者是免费初中教育的基础,完全依照就近入学原则,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文法学校”则相当于“重点中学”,小学升初中的激烈竞争也就存在于此。文法学校的数量当然比普通公立初中少得多,要想进入这类教育质量更高且同样免费的初中,就必须填报志愿,参加所在区的统一考试。最后,由文法学校按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排名,择优录取。

  英国小学毕业生多为11岁的孩子,升入七年级即初中的文法学校考试因此被称为“11+”考试。这种考试以难度大而闻名,考试科目一般包括数学、英语、文字推理和图形逻辑等。虽然“11+”考试难度大,但文法学校高质量、免收费的“诱惑”也大,因此许多专门针对“11+”的考前培训班应运而生,且要价昂贵。除了给孩子报培训班,为选择教育质量更好的地区而“举家搬迁”也是常有的事。

  当然,“不差钱”的家庭可以避开竞争激烈的文法学校,选择教育质量更有保障的私立学校。而代价自然是高到让老百姓咋舌的学费,一般都要每年3万英镑以上。统计显示,全英也只有约7%的儿童就读私立中学。

  “小升初”平淡无奇

  测试结果影响学校优劣评估

  美国的公立初中和小学是衔接配套的,在多数城市,只要学区不是太差,美国家庭一般都会选择让子女就近上免费公立学校。除了极个别的学生,学区内的小学生一般都能顺利升入初中。除了一些特殊的“明星中学”或门槛特别高的学校,美国多数学区内初中的教学水平差异并不太大。

  这平淡无奇的顺次升学程序背后,却反映着美国的教育哲学。洛杉矶阿凯迪亚学区的王老师告诉新华社记者,美国初中和小学教育体系强调的是降低学生不必要的压力。

  就学生们参加的加州标准测试而言,其结果对学生小升初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而是影响学校优劣的评估。这样,提高学生综合水平以及学业成绩的压力就从学生身上转移到了学校。

  当然,美国小升初也会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一些特别的影响。在美国多数学区内,高中最少,初中多些,小学最多。每所小学都有对接的初中,每所初中也有对接的高中。比如记者所在的洛杉矶阿凯迪亚学区,有一所高中,3所初中,6所小学。这意味着小学同学多是从小一起长大“发小”。他们每天泡在一起,关系亲密。“小升初”时,几个小学的孩子都集中在一个初中,学校的规模一夜之间翻了几倍,与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相比,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陌生人,孩子们心里面临一定压力。

  因此,从五年级(或六年级)下半学期开始,不少学校会做一些准备,帮助孩子适应即将到来的环境转变和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身份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到中学参观,与中学师生见面,并听取对中学课程、课外活动等方方面面的介绍。

  据新华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