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乐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几个七八十岁的乐手求助快报,想把绝活传给后人:
村里年轻人都不愿意学
流传几百年的十番锣鼓恐怕要失传
  江宁徐慕村的6位老人正在演奏流传了几百年的“十番锣鼓” 本组摄影 现代快报记者 顾炜
  82岁的丁道德(左)是总指挥
  小镲和小锣是打节奏的

  十番锣鼓,大家或许不陌生。江浙一带,会十番锣鼓的人还真不少。

  南京江宁周岗徐慕村也有十番锣鼓,据说,一代传一代,已经流传了几百年。不过,昨天,徐慕村的一位村民致电现代快报:徐慕村的十番锣鼓濒临失传,现在“高人”越来越少,村里年轻人又没人愿意学。“要是再不传承下去,过几年就消失了。”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这个乐队,乐手都是老爷爷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锵……徐慕社区内,6位老人围坐在一起,82岁的丁道德是鼓手,也是指挥,他的鼓棒挥下去,锣、鼓、镲一起演奏起来。一番、二番、三番……一直到十番,每一番谱子都不一样,节奏明快。

  社区的人们赶来围观,纷纷叫好。

  这些表演者都是临时从各自家里拉来的,清一色是老爷爷。经达凡最年轻,是一个小镲手,71岁;魏锦友最年长,是大锣手,85岁;丁道德既是鼓手,也是核心人物,音乐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落,节拍怎么打,都看他的。

  丁道德说,尽管全国的十番锣鼓很多,但周岗徐慕村的十番锣鼓不一样,每一番都有自己独特的谱子。“这些曲牌,谱子,全都在我肚子里。不是简单的哆来咪发唆,变化多样。”丁道德记得,小时候爸爸把十番锣鼓的谱子写在大纸上,一番一张纸,然后贴在墙上,“天天看爸爸敲,我花了五六天就会了。”

  “小镲和小锣是打节奏的;而大锣是跟着节奏走的,大锣敲下去回声大,要想干脆,用手摸一下,回声就消失了。”魏锦友说。

  十番锣鼓,曾经绵延几公里

  “其实,我们这个十番锣鼓乐队,5年前才组建起来。”丁道德说,他意识到不能让祖辈留下的“绝活”失传,就召集儿时的伙伴凑在一起操练。“隔了几十年,我们都不太记得怎么敲了。还好他记得。”大家指着丁道德说。

  丁道德说,其实,徐慕村的十番锣鼓历史悠久,已经几百年了。记得小时候,每年二月初一开始就要起锣,初二开始出巡,出巡的队伍很壮观,绵延几公里长。“那时候,我们村一共有蔡社、前社、唐社、后社、中社、西社6个社,每个社都有十番锣鼓乐队,每个乐队都有自己做的大旗,出巡的时候,6个社的乐队聚在一起,一个社一个社地出巡。”丁道德说,印象中,十番锣鼓乐队出巡的时候,家家都会来迎接。一直到二月初十,才结束。

  “我们那时都跟着爸爸学,感觉很有劲。”丁道德说,那时年年有庙会,热热闹闹的。遗憾的是,文革中十番锣鼓就停了,一停几十年。

  濒临失传,想找年轻人继承

  “你们看,我们都这么老了,如果不传下去,就要失传了。”丁道德说,尽管自己有俩儿子,但他们根本没心思学,孙子辈也不想学。这种十番锣鼓都是玩玩逗乐的,不来钱,没有年轻人愿意学。

  丁道德说,他很想把绝活传给后人,想组织村里的年轻人来学一学。“村里有个活动中心,年轻人闲下来的时候,可以跟我们学嘛。”丁道德说,曾经庞大的十番锣鼓队,现在会的就剩下几人了,而且年事已高,再不传承下去,恐怕真要失传。

  点评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露明:

  全国的十番锣鼓很多,高淳固城十番锣鼓已经是市级非遗,江宁还有马铺锣鼓,也会敲十番锣鼓。十番锣鼓的鼓点有自己完整的套路,在我国是一种很古老的鼓乐。南京的十番锣鼓有自己的特点,听起来并不是那么浑厚,但是注重技巧,轻盈、灵动。十番锣鼓中的鼓不大,和方山大鼓、留左大鼓都不太一样。这群老人还记得这种古老的鼓乐,而且又自成体系,非常难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