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提要:群众不能容忍的是,报销起来是“三公经费”,其实却“另有一套”。三公经费到底削减了多少,今天,这个数据不能再“捂”了。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西风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三公经费使用笼罩上奢靡浪费和不断攀升的阴影,甚至滋生出不少腐败,因而广受舆论批评。十八大后,中央大刀阔斧推出八项规定以及一系列廉洁从政新规,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这一局面,三公经费明显得到压缩。各地在年终岁尾纷纷拿出执行八项规定、规范三公经费的成绩单,向人民汇报。
然而,中国青年报记者对全国多个省市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查阅,结果发现,全国31个省(区、市)中,只有十余个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了2013年三公经费的削减情况。其中,做得比较好的省市三公经费压缩达到四分之一,成效显著。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省市尚未公开相关信息。
勤俭节约、廉洁自律本应成为政务活动的基本要求。公共财政所花的每一分钱都必须符合公共利益,都应该接受人民的监督。但近些年来,一些单位和部门,在三公经费上毫无节制,大手大脚,暗箱操作,贪图享乐,“方便”了自己和亲属,却把百姓的血汗钱糟蹋了,浪费了公款不说,还败坏了党风政风,损害了政府形象,民众诟病已久,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时候。
2012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首个专门规范机关事务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总额控制、从严从紧的原则,采用定员定额方式编制机关运行经费预算,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
按照八项规定的要求和《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控三公经费是各地必须要完成的试卷。自然,答好这份试卷,是一件不难的事情。拿出一份没有分数的答卷,要么是试卷出得不规范,要么是题目答得不怎么样。没有别的合理解释。
所谓“试卷出得不规范”,即一些地方至今拿不出一个有明确标准,不但有定性而且可以具体量化的三公经费明细表,常常混淆正常的公务经费和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歪风邪气之间的界限;或者移花接木,巧立名目,把违规违法使用公家钱套上合法合规的外衣,掩盖了三公消费的本质。这样的整改,当然很难有一目了然的成绩清单。
所谓“题目答得不怎么样”,则是一些地方不愿意把自己部门或单位的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大白于天下,而是习惯于暗箱操作,悄悄地花钱,给百姓的是一笔糊涂账。这样做的目的,其实还是企图躲避纪检、审计部门的检查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政府机关要完成日常公务,正常花出经费没什么可说的,群众期待的只是对于“三公”的钱花了多少、花到哪里去了,心里面能有个明白账。群众不能容忍的是,报销起来是“三公经费”,其实却“另有一套”。
三公经费到底削减了多少,今天,这个数据不能再“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