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郭光德先生藏砚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正式开展,共展出150多方唐宋时期的古砚台。这些砚台造型多样,有的像簸箕,有的像火锅,有的像茄子、佛手,还有的是动物造型,栩栩如生。“这些砚台,都是当时的贵族用的,造价很高。”郭光德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文 顾炜/摄
在唐朝,只有贵族用得起砚台
展厅中各种造型的砚台,让人看花了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长得像“小簸箕”的澄泥砚台。“这方砚台有1387岁了。”郭光德说,砚台底部有“贞观元年赵祖禹制”字样,这说明砚台制作于公元627年,唐太宗执政的第一年。一般来说,砚台由工匠制作,而这方砚台上,把制作人的名字都署上了,说明制作者应该是位贵族。
郭光德介绍,制作澄泥砚,要把泥土缝在绢袋里沉淀三五年,然后像和面一样揉捏,再烧制。“手感特别好,像小娃娃的皮肤一样光滑。”
制作一方砚台要多少钱?展厅中,有一方砚台就明码标价,上面写着:岁次癸亥八月十六日用金十两置用。郭光德说,他查过相关资料,这应该是公元783年(唐德宗时期)的一方古砚台。这方砚台的主人,当时花费了10两金子才置办下它。那时候一头牛的价格在6两银子左右。“唐朝时只有贵族才用得起砚台,因为造价太高。”郭光德说。
宋代的砚台造型多样
唐朝的砚台几乎清一色的簸箕造型,到了宋朝,砚台的样式多了起来。有植物造型,如茄子、佛手、莲花等;有乐器造型:琵琶、古琴、钟形等;还有动物造型的砚台:一大一小两只乌龟栩栩如生,大的头抬得高高的,小乌龟趴在大乌龟背上。“这是爸爸背着儿子吧。”现场有观众说。
这方砚台,王安石弟弟用过
众多砚台中,不乏名人用过的。其中一方黄色雕刻着摩羯花纹的砚台底部,刻有铭文:“临川王安礼元丰元年四月七日记”。砚台主人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郭光德说,“铭文记录的是,公元1078年4月7日。”当时,王安礼应该在镇江当官。
■友情提醒
春节期间,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景区)开放时间进行了调整:1月30日 (年三十)9:00-12:00(11:00停止售票);1月31日(年初一)10:00-16:00(15:00停止售票);2月1日(年初二)10:00-16:00(15:00停止售票);2月2日恢复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