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1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用产业链思维“智造”常州
  常州工业正在由传统制造向现代制造和智能制造转变 资料图片

  现代快报记者 杜晓明 李梦雅 蔡一飞 陶魏斌

  电影《环太平洋》最经典的桥段,莫过于主人公说“这个威力强大的中国红色风暴号机甲战士是在常州制造的”。这虽是虚构的电影场景,却意外地把准了常州制造的脉。

  小到美国家庭用的割草机,大到澳洲沙漠里的光伏电站,还有奔跑在中国大地的高速列车,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消费常州制造。

  不过,对常州市委书记阎立来说,这还远远不够。这位技术出身的市委书记相信:“只有增加‘智造’的含量,传统制造业才能成为先进制造业。”用智能化的技术,做智能化的产品,推广智能化的应用,未来将常州建成一个智能城市。

  这并不遥远。

  溧阳。在生产特种电缆的西厂区,江苏上上电缆集团办主任陈旭浩指着远处一片建设工地说,这里马上就要建厂房,“我们大部分车间已经开足马力,还是跟不上用户的需求。”

  在这家电缆企业的客户名单里,都是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中南海改造、田湾核电站、鸟巢、水立方这样“重量级”的名字。2013年,上上电缆连续3年完成电缆销售超百亿元。

  2013年4月,上上电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AP1000壳内电缆正式发运。这项在国外中标企业知难而退,上上电缆临危受命,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的情况下研发出的产品,填补了世界核工业的空白,也使上上电缆核电缆研发制造技术走在了世界最前列。

  执掌企业30年的江苏上上电缆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丁山华,在这样一个过度竞争的行业,始终坚持专业化道路,重视技术创新和改造。丁山华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十几年前,他去欧美考察,看到国外同行的条件与国内无法比,因为这些国家的建设高潮已经过去。他当时就想到中国的建设高潮也会过去,上上将如何面对?因此,他提出了“不求规模最大,但求企业综合素质最佳”的发展思路。

  这契合了阎立对常州的发展定位。在丁山华看来,“解构长三角城市群分工定位,常州面临着前有标兵持续领跑,后有追兵拼命赶超的竞争态势,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存在着分母效应,要想提升城市能级,就必须做大分子,通过有质量的发展,让每个生产者的产出越来越多,让每个百姓得到的发展红利越来越多。”

  “智造”的新起点

  十大产业链构想

  正是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常州提出了“加快产业链建设步伐”,围绕全市产业发展重点,补链、建链和强链,形成常州特色的十大产业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的竞争力。

  为了切实推进十大产业链的建设,常州专门成立了产业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阎立领衔,并且将十大产业链包干到每一位市相关领导手中。交给阎立的,是常州的另一大优势产业——轨道交通。

  常州,拥有全国唯一的轨道交通特色产业基地,其中牵引传动控制系统占全国同类产品总量的45%,内饰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65%,车内辅助电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用阎立的话说,目前“在轨道交通领域,除了壳不做,底盘不做,里面所有的东西,常州都做”。

  站在这样的高起点上,常州轨道交通的重点企业今创集团,开始尝试将结构件、设备件和内装产品买给世界三大整车生产企业——庞巴迪、阿尔斯通和西门子。

  这是艰难的合作拓展过程。“这些国际巨头们的态度从来都是‘你要说服我改变,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今创集团副总裁罗燚说。斗争虽然是长期的,但今创已经从最初的只给庞巴迪一家供货,到如今阿尔斯通不停地追加订单;从两年没有西门子的订单,到最近一单就签了1800万美元。 “2014年的目标,是直接出口达到1亿美元。”罗燚对此信心满满。

  去年10月,南车城轨车辆制造基地的全面启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此之前,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让常州拥有50余家轨道交通企业,2500多种相关产品,基本形成了从产品研发到整车大修的产业链布局。但,唯独缺少整车生产。

  南车的加盟,是产业链向终端延伸进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据了解,这个基地的设计产能达到了年总装150辆城轨车辆,其中包括牵引系统在内的90%的零部件,都将在常州本地实现配套。

  在常州的另一个县级市金坛,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两次跨国收购,在高端专用数控机床和高端纺织机械两个领域都成为全球行业领导者,也为常州发展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熬过寒冬的光伏产业里,天合光能的股票已经从去年3月份的不到3美元,涨到了如今的15美元;而另一家顺风光电正收购重组曾经的巨头无锡尚德。

  这正是常州致力于用产业链建设“智造城市”的目的所在。常州智能装备制造业销售已经突破1000亿元;常州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中国六大工程机械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大中吨位挖掘机销量全国第一;农业机械产品销量占全国六分之一。

  到2015年,常州将初步形成十大产业链,明显扩大先进制造业的规模,十大产业链企业将实现工业产值413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2%。

  传统优势产业转型

  作为长三角传统的制造业强市,常州拥有令人艳羡的传统优势产业:机械、冶金、化工、纺织服装和建材。2012年,这5个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接近3000家,其中营业收入百亿以上企业12家,占全市百亿企业的92%。

  这些产业中的一部分,已经实现了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比如机械。还有一部分,面临着产能严重过剩,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不高,增长和发展后劲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比如纺织。

  旭荣纺织,走的是行业内技术创新的道路,主攻面料研发,一年研发的布种超过4000种。2013年上半年,旭荣纺织研发了一种叫做“尼龙20D超薄冷转印花”,这种专供日本优衣库的面料,这个冬天已经使用在该品牌的轻薄羽绒服上。

  俞科和他做了大半辈子纺织生意的老爸俞国兴,则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转型之路。俞科是龙腾光热总经理,老爸俞国兴则是董事长。“考虑企业自身实力,我们决定选择有一定进入门槛的行业——最好是有技术门槛而不是资金门槛,能够给企业足够的时间做技术储备。”俞科说。

  他们最终选择了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转型伊始,一位中科院院士就正告俞国兴,要做成必须守住“三个五”——忍得住五年时间,亏得起5000万,还得有五湖四海的朋友,缺一不可。

  如今,熬过了5年光阴,砸下去的1.3个亿几乎全部用于研发,终于有所收获。2013年,龙腾光热自主研发成功了产品核心技术和产品装备核心技术,成为世界第三、全国唯一掌握此项技术的企业。也就在这一年,龙腾光热通过了国家能源局的重大科技成果鉴定。

  “常州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目前工业占比还超过了50%。我们讲结构调整,希望能够做到服务经济占主导地位,争取超过50%;工业整体达到45%。”阎立说,“工业结构调整里面,一定要从过去比较传统的,耗能相对比较突出的产业经济,调整到现代制造和智能制造。”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