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天文学会秘书长,曾任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心实验室主任。长期兼职组织参与天文科普活动,组织的2009年国际天文年天文学100小时活动,获得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共同颁发的两项大奖。读者如有天文方面的疑问,可发邮件到此邮箱:astronomy@vip.163.com。
记得以前念本科的时候,很多时候,当别人知道我的专业是天文学的时候,常常会问,是不是毕业了去气象台?这显然是港片中“皇家天文台”动不动发布气象预报给大家造成的印象。
天文学在中国相对来说,是个小众学科。全国专业天文工作人员,也就2000人不到。每年天文本科毕业人数在100-200人,这已经是国内从仅有两所天文学本科专业(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到4所(后又增加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后的结果。因此,大家对天文的陌生也容易理解。
但,另一方面,天文又是大家最关心的内容。据国外报刊调查,读者最有兴趣的内容长期以来集中在两项:新的医学新闻,例如发现新的病或攻克了某种疾病;以及天文发现。前者是离我们最近的,后者,却是离我们最远的。
这说明,天文学的真正动力,不是某个国家为了实现某个航天或军事计划而投资研究,获得成果。相反,天文学的成就,不是某个天文学家的成就,是全人类天生的,是对大自然的强烈好奇心驱使下,经过艰苦努力所取得的成就。
当然,客观上,天文学有很多用处。在20世纪之前,天文学主要研究的是太阳系内天体的位置。望远镜发明之前,主要是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研究它们的运行规律。这个期间,占星术也获得了极大发展。为了精确预测这些天体的位置,包括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各种关于天体运行的学说发展了起来。其中就有我们经常听说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
地心说的破产,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它越来越不能正确预测天体的位置了。换个正式点的说法就是它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之间产生的误差越来越大。科学的一个特征是建立模型、根据模型构造相关理论,理论给出数据,数据与观测(实验)对比。如果观测数据与理论数据的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那么我们就接纳这个模型,并在遇到类似条件的状态下,使用这个模型来进行新的“预测”。
但是,各类占星术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需要解读。对一个确定的生日,确定的预测日期,10个占星术“专家”,解读的重合度能有70%就不得了了。而天文学,比如对日全食的预报上,不同的天文台所做的预测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这就是早期天文学。它从一开始就是完备的科学体系,尽管它的结果经常被占星术以及其他政治、文化等的非科学领域所利用。
牛顿以后,随着望远镜的发明,以及像“神”一样的牛顿定律在力学中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因为天文学家通过对土星运动的仔细观测,发现仅有的天体,如果按照力学公式,获得的土星运动方式跟实际观测有出入,那么这必然有其他行星在土星之外。由此发现了天王星,接着发现了海王星。
天文学发展到发现海王星,天体力学达到了巅峰。在那个时代,天体力学就几乎等同于天文学。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天文学也非常有用!大型望远镜的制造,促进了光学、玻璃加工、机械制造(例如我们常常看到的天文台认证的名表)等领域的发展。在数学、力学领域则发展了一整套的算法,极大推动了经典力学的发展。
但,此时的天文学,对太阳怎么会发光,宇宙是什么,还没有更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