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还原真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雾霾怎样一夜间让城市“蒙上双眼”
漫画 俞晓翔
汽车尾气、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工业污染、二次无机气溶胶,与不合时宜的天气共同制造了“雾霾家庭”

  最近,中科院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引发了广泛争议,争议的焦点就在研究的数据中,“汽车尾气”对雾霾的贡献只有4%,是所有雾霾来源中比例最小的,而其他如土壤尘(占15%)、燃煤(占18%)、生物质燃烧(占12%)、工业污染(占25%)和二次无机气溶胶(占26%)对雾霾的贡献要大多了。

  很多人认为汽车尾气对雾霾的贡献被严重低估了。那么,一座城市的雾霾究竟来自哪些地方?这些数据又是怎么测出来的呢?

  现代快报记者 戎丹妍

  雾霾身世

  这个家族不以个头论英雄,越小越“厉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军教授告诉记者,我们可以把城市比作一个箱子,雾霾就是箱子里出现的烟雾,这些烟雾有的来自箱子内部,还有的来自外部。

  外部的烟雾大多数是凭借外力来的,比如风从其他地方吹来的。而箱子内部的烟雾又来自哪些地方呢?这就要首先了解这些烟雾的成分有哪些。

  雾霾家族的成员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无机物,如铅、硫、砷、硅等;一部分是有机物,如碳氢化合物,羟基化合物,含氮、氧、硫等有机物,有机金属化合物等。

  雾霾家族成员可以根据个头大小来划分,比如颗粒直径达到10微米的叫PM10,直径只有1微米的叫PM1。从大到小,最大的也就是10微米左右,最小的则可以达到0.001微米。

  在这个家族中,不是以个头论英雄,反而是个头越小越让人害怕,因为越小就意味着它们能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比如10微米的成员只能在空中悬浮4-9小时,而PM1能在空中悬浮19-98天。在空中悬浮时间越久,也就意味着它们害人的“本领”越强。

  而且小个子还可以随处穿行,其中“臭名昭著”的PM2.5就是大家熟知的,它们能够不费吹灰之力进入人的肺部,而PM1就更是可以在我们的肺泡里自由穿行。

  雾霾兄弟,一个来自燃烧、一个来自灰尘

  这些害人的家伙都是从哪里钻出来的呢?原来,他们大多数是通过燃烧而来的。

  城市中,有哪些燃烧的源头呢?首先说吃,人类用火来烹饪各种美食,有火就意味着燃烧。曾经有新闻报道,中国的饮食也为PM2.5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不管是夸大还是戏说,做饭时确实会产生油烟,它们经过油烟机排放后释放到了空气中,成为城市这个箱子中烟雾的来源之一。

  而人们出行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汽车,其排放的尾气也是燃烧形成的。还有城市周边的工厂,一根根大烟囱就是专门用来排放雾霾家族成员的。

  城市中的人们,每到重要的节假日,还会燃放烟花爆竹等制品以庆祝,这又为雾霾家族增添了不少成员。还有千千万万的烟民,每天也在为雾霾家族增添新成员。另外,由于人们的疏忽,一些城市建筑还会发生火灾等灾情,这也制造了很多雾霾成员。

  除了燃烧,每天人们的行动过程也会制造不少烟尘。比如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扬起地上的灰尘。而忙碌的建筑工地也是灰尘满天飞。

  所有这些行为,在单个的地方,似乎看不到雾霾效应,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夜之间,这些雾霾家族成员突然全都冒出来。

  这座城市每天排放的烟雾量应该是差不多的,但为什么有时候蓝天白云,格外分明,有时候就突然变得“山朦胧、水朦胧”了呢?

  雾霾这样“一手遮天”

  城市上空有个无形的“盖子”

  稍微变动位置就会改变我们的视线

  原来,在我们的城市上空,有一个看不见的“盖子”,叫大气边界层。大气流过地面时,地面上各种粗糙元素,如草、沙粒、庄稼、树木、房屋等会使大气流动受阻,这种摩擦阻力由于大气中的湍流而向上传递,并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达到某一高度后便可忽略,而这一高度就是大气边界层厚度。大气边界层厚度大致为300~1000米,它会随着气象条件、地形、地面粗糙度而变化。

  大气边界层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扩散条件。它的高度主要受热力作用影响,一般中午高度会高一些,因为这时的太阳辐射较剧烈,空气对流也较剧烈,城市制造出的各种烟雾灰尘容易随上升气流扩散出去。而到了夜晚和早上,热辐射减弱,空气流动不剧烈,边界层高度就会降低。这也是为何雾霾易在早晚时段高发的原因之一。

  到了晚上,地面辐射冷却会导致逆温层形成(越往上气温越高),如果此时适逢没有风,那污染物就会在近地面层不停积聚,为雾霾的形成提供条件。而污染物的积聚又会让太阳辐射更难进来,使得第二天白天的热力对流减弱,进一步加剧污染。经过这样一轮轮的积聚,雾霾天气就最终形成了。

  在对2009年11月广州出现的雾霾天气研究时发现,当大气边界层顶较低时,污染物就容易堆积,形成灰霾天气。所以说,城市上空的这个“盖子”非常神奇,它就像牙签盒的盖子,稍微变动一下位置,就可能遮住城市的“天眼”。

  雾霾家族喜欢水

  水分子帮它们结交“狐朋狗友”一起“抹黑”人间

  不过,大气边界层的高低只是雾霾形成的一个条件,还需要很多因素才能最终形成雾霾,比如无风的日子雾霾就会有机可乘,而一定的湿度也是必要条件之一。

  雾霾成员都非常喜欢水分子,因为水分子可以让它们结交更多的“狐朋狗友”。它们可以吸附在水汽上,形成小液滴,然后再继续吸附其他雾霾成员,进而不断相互反应,最后变得面目全非,生成了另外一副面孔,让人找不到它们最初来自什么地方。这就是雾霾家族中的“二次气溶胶”成员。

  “二次气溶胶”是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态或颗粒态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主要是紫外光、臭氧、OH自由基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新的大气颗粒物。就是说它们是经过变异的成员,没有办法推断出它们最初是从哪里来的。

  “二次气溶胶”会产生消光现象。这些雾霾颗粒达到一定的大小、浓度之后,就会对光产生散射和吸收的作用,从而降低能见度。一般来说,同样大小、组成的颗粒物,相对湿度大时可能引起更低的能见度。

  而在这些雾霾成员中,PM1以下的颗粒对光的散射和吸收是最厉害的,因为这些颗粒物的大小和可见光粒子的大小差不多,可见光波的范围在300~700纳米,1微米=1000纳米,所以当这个粒径的颗粒大量悬浮在空中时,对光线的影响最大,这也是雾霾最让人头疼的地方,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

  汽车尾气对雾霾贡献最小?

  因为部分汽车尾气被算进了“二次气溶胶”

  目前认为,PM1左右的颗粒物是最需要研究和防治的。而PM1的产生,汽车尾气的贡献可谓不小。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都是参与这些复杂变化、诞生二次气溶胶的最重要物质来源。这些物质在空气中往往会继续氧化转化成硫酸盐和硝酸盐,变成颗粒污染物,这些颗粒污染物会吸附空气中水汽,变成小液滴,这些酸性小液滴又会继续吸附其它一次、二次污染物(如土壤来源的无机尘土,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复杂有机物)进而继续不断相互反应,继续转化,最终变成“二次气溶胶”。

  因为二次气溶胶的独特性,所以学界往往都是把它单独列出来作为一个污染源,比如这次引发争议的研究结果,就把二次气溶胶单独列出来了。当然,因为大家都没有看到原始论文,可能对这篇论文存在误解。如果真像新闻说的那样,汽车尾气对雾霾的贡献只有4%,那显然是被低估了。

  城市内的雾霾天气,也有可能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比如周边农村出现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后来受天气影响吹到附近的城里,而城市因为通风条件没有旷野好,最终就会在这里形成雾霾天气。

  当然,一般情况下,雾霾天气大多还是城市自己制造的。如果人们不向空气中排放这么多雾霾成员,那雾霾也就无法兴风作浪。所以,有没有雾霾,最终的决定权还在我们自己。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