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世界上最危险拉力赛”的达喀尔拉力赛今年又吞噬了两条性命。据法新社报道,9日晚上6点,两位正在报道达喀尔拉力赛的阿根廷记者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这也是2014年达喀尔拉力赛出现的第一起遇难悲剧,也延续了2009年达喀尔移师南美之后每年都要出人命的可怕“传统”。
昨晚,记者通过越洋电话联系到达喀尔赛事组委会、法国阿莫里体育组织(ASO),该组织工作人员以公司所有员工都在南美为由拒绝了采访。ASO公司媒体主管菲利普·乔德鲁斯的电话也在多次接通后被掐断。尽管达喀尔拉力赛官方并没有宣布这个消息,不过据法新社报道,各车队对此事件已经知晓。在本次事故中受伤的人已经被送往阿根廷西北部的图库曼地区医院进行治疗。事故的原因还不清楚。
被甩出车体后当场遇难
这次出事的记者来自阿根廷《超级拉力》杂志,据杂志主编弗朗西斯科·德尔加多向美联社透露,两位不幸身亡的记者分别是20岁的阿根廷新闻系学生奥斯汀·米娜以及51岁的丹尼尔·安布罗西奥。“他们都是非常喜欢拉力赛的人。”
据当地媒体报道,当时两名死者及同行的两位同事乘坐一辆绿色日产越野车,正参加第五赛段从奇莱西托至圣米切尔德图库曼市的报道,车辆在行驶至卡塔马卡省与图库曼省交接处一急弯时突然失控翻车,并跌入了100多米深的峡谷里。两名死者恰好都坐在前排,丹尼尔·安布罗西奥当时正驾驶车辆,而奥斯汀·米娜则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他们被甩出了车体当场遇难,而坐在后排的两人在这次事故中幸免于难,事发后他们立刻被送往在圣米切尔德图库曼的一家医院,目前并没有生命危险。据了解,后排的两人分别是《超级拉力》杂志主编德尔加多的儿子——马丁·德尔加多以及36岁的罗德里格·奎萨达,两人都是《超级拉力》杂志的摄影师。
“实在太悲伤了,我们都是和家人一样,为共同的爱好——赛车而努力工作,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德尔加多表示。据阿根廷警方发言人丹尼尔·罗丹证实,“两名死者在事发时被甩出车窗。当警方到达出事现场时,车辆已经侧翻在谷底,死者的尸体已经被他们的同伴抬到路边。”
出事记者系无证采访
据赛事组委会、阿莫里体育组织透露,死者并不是官方注册的记者,也没有持有官方颁发的采访证。《超级拉力》杂志主编德尔加多也承认车上四人组成的报道团队都没有采访证。
不过据阿根廷Aconquija警方当地时间9日晚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证实,出事车辆的车门上都印有“达喀尔新闻报道(Prensa Dakar)”的字样,这也意味着他们是以新闻采访为目的开赴圣米切尔德图库曼。
记者昨天采访了一位跟过2012年达喀尔拉力赛的中国记者,据后者透露,达喀尔是现在世界上少有的需要向记者收纳采访费用的赛事。“官方注册记者需要交纳1000欧元(约合8300元人民币)的注册费用,另外摄影记者需要1500欧元,多出来的费用是乘坐直升机航拍的。”但据这位中国记者分析,出事的《超级拉力》杂志记者或许不是为了节省那1000欧元的注册费,“注册记者虽然交了钱,但是限制也比较大,赛道等都需要官方规定。”
据阿根廷警方透露,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特约记者 胡敏娟
要人命的达喀尔拉力赛
赛事创始人也难幸免
泽利·萨宾在谈起创办达喀尔拉力赛时曾经说,“我可带你一起去敲击冒险之门,但打开这扇向命运挑战之门的是你自己。”
1977年,达喀尔拉力赛的创始人泽利·萨宾在沙漠中迷了路,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很适合进行拉力赛的地方,于是他于翌年创办了达喀尔赛事。最早拉力赛的路线由法国巴黎至塞内加尔达喀尔,因此早期的名字叫巴黎·达喀尔拉力赛(The Paris Dakar Rally),简称达喀尔拉力赛,是一项每年都会举行的专业越野拉力赛。作为一名车手,征服世界上最漫长、最艰苦的赛道无疑是最崇高的理想,而达喀尔拉力赛为所有狂热车手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
但遗憾的是在1986年,亲赴赛道视察的泽利·萨宾死于马里上空的直升机空难。看来,带人去敲门的人也不会保证逃脱死亡的危险。
赛车手死亡屡屡发生
去年,法国摩托车手布尔然遭遇车祸,再次刷新了达喀尔的“死亡名单”。而前年的首日比赛中,同为摩托车手的博埃罗在特殊赛段55公里处发生悲剧,有目击者称他遇难时飞起四米高。达喀尔拉力赛作为一场“死亡游戏”,车手身亡不足为奇。可是当1992年1989年摩托车组冠军获得者、法国天才车手拉莱驾驶的赛车与赛事医疗车相撞身亡的惨剧发生后,一切依然令人惋惜不已。
观众无辜死亡引争议
不管是赛车在征程上的飞奔,抑或是出发和结束时的荣耀,达喀尔都需要有观众来一起分享。然而丧命于达喀尔赛道边的有老人、青壮年、妇女和孩童,看来死神是没有怜悯的,而达喀尔的现场车迷绝对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观众之一。
2010年,一辆赛车失控冲入观赛人群,一名当地妇女身亡,7人受伤。2005年和2006年各有一名幼童不幸因车祸遇难,一度引发全球范围关于达喀尔拉力赛是否要继续办下去、如何规避车祸风险的大讨论。但频发的伤亡事故却从未成为达喀尔赛事的障碍,反倒成为其缔造全球影响力的“招牌”。特约记者 胡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