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新都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50多年前的鱼票
你家里还有吗?
  陈奶奶讲述鱼票的故事 现代快报记者 李雨泽 摄

  粮票、肉票、布票,这些都不稀罕,不少市民家里现在都珍藏着呢,但说起鱼票,这就比较少见了。

  马上就要过年了,家住江宁的80岁老人陈锡兰在家里整理东西时,翻出了一沓计划经济的产物——鱼票。看着这50多年前的鱼票,老人非常感慨,“鱼票为什么少,因为只有过节才发。”陈奶奶说,别的票有市民还会珍藏,但鱼票很少有人会留着,因为根本留不下来,不够用啊。”

  在陈奶奶家,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了这一沓鱼票。一共有七八张,每一张都是“一整版”有些泛黄的鱼票,记者注意到,日期都是1962年,而月份从1月到12月都有。鱼票上除了写有“南京市鱼票”外,还写明“一斤”。

  那为何陈奶奶家还保存着这么多鱼票?“我老伴那时是水产公司的,这些都是那时候没发完的,又过了时间,就拿出来当本子用了。”果然,这本已经订成“小册子”的鱼票,成了陈奶奶和老伴的“剪贴本”,在整版的鱼票反面,都是一些剪贴的报纸。

  陈奶奶回忆,1962年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刚结束,“那时鱼产品非常少,每逢过年过节,市政府就会拿出一部分钱贴给水产公司,让水产公司卖一些平价鱼给老百姓,而老百姓也要凭票去购买。”

  陈奶奶说,她印象中,鱼票只有三个节日期间供应,一是元旦春节这个期间,二是劳动节端午节这个期间,三就是中秋和国庆节期间。“五人或者五人以下发三斤,三人或者三人以下发两斤。”陈奶奶说,那时主要能买到的都是带鱼,“小一点的3毛7一斤,大一点的4毛5一斤。”如果带鱼卖光了,那么还会拿一些淡水鱼,比如鲫鱼来顶替。

  看着这些52年前的鱼票,陈奶奶很是感慨,“那时吃条鱼真不容易,过节发了这个鱼票,也要一早就去排队,物资短缺啊。”

  计划经济年代的不少票据,很多人家都还保留着,但还珍藏着鱼票的不算多,“那时候连鱼都不够吃,谁还会剩下呢?”80岁高龄的陈奶奶笑笑,“还好我们家没为吃鱼发愁过,都是沾了老伴的光了。”

  南京著名作家薛冰对鱼票的记忆也比较深,“那是特别困难的一段时期,鱼票是每个月都发的,所以上面印有月份,但后来的几年就不是每月都发了,确实是一年三个节才发。”薛冰说,那时候大家都穷,物资也短缺,一个月吃一两次鱼就算很好的了,一发了鱼票,大家都起大早就去排队。”

  现代快报记者 郝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