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运动目前在全世界都很风靡。据中国田径协会统计,2013年国内共举办39场田协认可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参赛人数超过75万人次。
但马拉松运动也伴随着很多风险,晕倒、休克等“马”失前蹄事件时有发生。 昨天,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半程马拉松比赛中,一名选手在临近终点处晕倒,好在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将其送去医院。昨天,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科学系主任、运动生理学教授孙飙,他向马拉松爱好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现代快报记者 韩飞周游 实习生 王德俭 金鹏
马拉松悲剧不断
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不宜参加
近些年,马拉松赛场上不断发生猝死悲剧。北京马拉松赛曾在2004年和2005年相继发生选手猝死事件,2012年,广州马拉松赛上,两名选手突发性休克,其中10公里选手陈杰经抢救无效死亡,5公里选手丁喜桥八天后因抢救无效死亡。事实上,国外马拉松赛同样有意外情况发生,伦敦马拉松赛、墨西哥马拉松赛、底特律马拉松赛都曾有选手死亡报告。
有专家表示,发生猝死的原因,几乎90%以上都是心脏的问题。马拉松比赛中的猝死,也不例外。据悉,常见的运动猝死,实质是心室异常颤动后,心脏会短暂地停止跳动、停止供氧,而人类的大脑只贮藏了大约10秒的氧气。如果不能及时除颤,每晚1分钟,存活几率便降低7%至10%。如果10分钟后还得不到有效救治,生还希望就十分渺茫。
昨天,孙飙表示,马拉松爱好者一定要做好赛前体检工作,“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和脑血管、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血糖过高或过少的糖尿病及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不宜参加马拉松。”此外,孙飙还说,“参加马拉松要有相应的基础,参加5公里、10公里、半程马拉松,要循序渐进提高。”
装备、饮食有讲究
跑步两脚尽量贴地面
众多周知,对马拉松爱好者来说,赛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昨天,孙飙给广大马拉松爱好者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在硬地上跑步,一定要穿软底鞋,可以预防出现血尿。另外, 鞋过大过小都不好。孙飙还提醒大家,除了穿衣服要透气外,要注意在皮肤易磨损处(腋下、乳房、大腿内侧)涂上凡士林,有助于减少摩擦。
至于赛前的饮食,孙飙表示,“可在比赛前2小时适当吃一些糖补充比赛能量,这样胰岛素在肝脏中合成肝糖元,比赛中就可以用来分解。同时补充一些维生素A和B,增强辅助代谢。此外,赛前要排空大小便,运动时会更轻松。”
谈及跑步时的技巧,孙飙说,“最好采取匀速跑。因为跑步是有氧代谢,如果突然加减速,会进入无氧代谢,乳酸堆积后会感到疲劳。不要采用折叠跑,两只脚尽量紧贴地面,每一步的能量消耗更少。呼吸要保持节奏,三步一呼、三步一吸为好,最好口鼻一同呼吸,这样能加大吸入的通气量。”
此外,孙飙提醒,不能单纯补充水分,要喝电解质饮料,又称矿物质饮料,饮料中除了水外还包括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及适量含糖物。而且,业余选手到饮水点就要喝水,不要到了感到口渴再喝。
采访最后,孙飙重点强调说,“出现胸闷、心悸、头脑发晕、出冷汗、虚汗时,这是心脏病的前兆,应及时停止跑步。”
链接
国内马拉松赛
猝死事件不断
2004年,北京马拉松赛上,一名24岁的大学生(上图)和一名64岁的长跑俱乐部联队队员猝死。
2005年,北京马拉松赛上,一名26岁的业余选手不幸猝死。
2008年,上海马拉松赛上,一名在读研究生在参加半程马拉松赛时突然倒地,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后仍不幸去世,当时他距离终点仅200米。
2012年,广州马拉松赛上,两名选手突发性休克,其中10公里选手陈杰经抢救无效死亡,5公里选手丁喜桥八天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延伸阅读
业界标杆
东京马拉松零死亡
国际田联官方统计的全球达标赛事中,东京马拉松最抢眼,从2007年创办至今零死亡。
东马的安全与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不无关系。过去几年,东马通常有42名医生,70名护士,420名专业救护成员,40名医生根据不同的配速分配在跑友当中的医生,他们在比赛日既是跑者也是医生。
在日本机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都配备自动除颤器(AED),这个如笔记本大小的小盒子能够对突发心脏病人进行第一时间自动除颤。
据悉,东京马拉松赛整个赛道配备了66台AED设备,15个救护站,并配备了紧急救助的车辆,保证了医护人员能在4分钟的黄金时间内消除病者的心室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