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滨河新城一条在建的公路旁突然塌陷,随后形成一个巨大的“天坑”,道路施工被迫停止。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天坑”位于道路边上一磷矿矿区内,距离新修的道路大约70米,新修道路有500米的路段穿越了磷矿的“采空区”。事发后,磷矿方面立即向多个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并采取了有效防范措施。目前,对于“天坑”的处置以及道路下一步安全等方面的解决方案,正在进一步论证中。王晓宇
现场
巨大“天坑”直径近百米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新浦区滨河新城新修的浦发路上。在浦发路北段,距离310国道300米远处,远远地就看到一排红色的隔离挡板,挡板前放置着“道路施工”的警示牌,在靠近310国道的一端,道路同样被一排红色的隔离挡板所封闭。
被隔离的浦发路西侧区域,是连云港新磷矿化有限责任公司的矿区。透过矿区边上一处倒塌的围墙可以看到,在距离浦发路大约70米外,有一个巨大的坑。记者绕过路旁两条小河,来到了“天坑”的边上。还没到坑边,记者就听到了“哗哗”的水流响声。站在坑边,可以看到一个直径近百米的圆形大坑,中间有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顺着坑边可见深达30米左右以下部分全部为岩石,岩石上层则为沙土。坑的周围地面都有裂缝。
一位道路施工人员给记者介绍,要把眼前的天坑下面的洞填平,估计至少要上万方的土才行。
成因
穿越磷矿“采空区”留隐患
为什么好好的地面,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天坑”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找到了新磷矿化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一位负责人李增军对此进行了解释。
李增军说,发生塌陷的地方位于他们矿区的“采空区”上。根据李增军提供的一张有关磷矿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上可以看到,浦发路北段正好穿越红色的“地质影响严重区”。据李增军介绍,对于磷矿周围地质环境预测评估在国土部门都是有备案的,规划部门在规划道路的时候应该对地下的情况比较了解。
李增军告诉记者,新磷矿化是个改制企业,前身大浦磷矿自1973年就开始生产,目前地下已经形成一个采空区,地面发生塌陷已经有过多次,这在任何一个矿区都是不可避免的,至于采空区上面的规划他们无法决定。
李增军说,目前发生的塌陷属于地质灾害,事发后磷矿第一时间向连云港市政府、国土以及安监部门进行了汇报,并请专家进行现场勘查,至于塌陷的“天坑”该怎么处置,需要等专家进一步论证。
回应
修路前已请专家充分论证
那么明知地下是磷矿的“采空区”,为什么道路依然会建设在上面呢?滨河新城管委会副主任单培祝称,自己到滨河新区工作的时候,道路的规划已经制定好了,之前的事情他并不清楚。
不过,单培祝表示,据他了解,浦发路修建之前,有关方面邀请专家对路面以下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充分论证,当时测量距离是在路面以后20米左右,经过论证没有问题后才进行施工的。塌陷发生后,他们也请了专家对此进行勘查,专家认为可以对发生塌陷位置的岩石层进行混凝土浇灌封堵,再将上面坑填平就基本没有问题了。
说明
周边及地下扰动是主因
据了解,事发后,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对此事进行调查并上报了一份情况说明。说明称,2013年12月24日,新磷矿化责任公司井下作业人员发现井下涌水量异常,经对矿区周边进行排查,12月25日下午,发现地面塌陷,塌陷地点位于大浦磷矿矿区范围之内,在浦发路北段西侧70米。310国道南侧300米左右。地面塌陷形成一直径约100米,深度约50米的深坑,受塌陷坑边坡张力及软土滑动影响,浦发路路面发现多条裂缝,影响道路通行安全。经初步分析,地下采矿活动和周边工程建设活动的扰动是导致地面发生塌陷的主要原因。
根据相关评估报告等材料显示,浦发路北段从新浦磷矿采空区中心穿过,穿越采空区路线长度约500米,遭受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因此,为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危险消除之前建议封闭浦发路北段,同时,在塌陷地点周边100米内拉起警戒线,并派专人对现场进行看护、监测,杜绝一切人员、车辆进入。在塌陷情况稳定之后,需召集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进行科学论证,选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手段,对塌陷隐患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