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1版:乐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上了大学再“起跑”也不晚
  邢定钰院士给九中学生上成长课程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在我看来,学生真正的‘起跑线’应该定在大学!”昨天,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邢定钰回到母校南京九中,和“英才班”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上了一节“大师成长课”。与很多父母苦口婆心让孩子从小努力学习不同,他用自身经历说服大家,学习的起跑不宜太早,中学、小学,甚至到幼儿园就开始起跑,以后就没有后劲再跑了。

  实习生 林雨纯

  现代快报记者 黄艳

  迷迷糊糊读完中学,起跑不早

  “我是1955年到1961年在南京九中读书的,10岁进的九中,16岁高中毕业。在中学时代,其实我的成绩并不算特别好。”邢定钰院士的开场白就让很多人意外。科学家也不是从小就聪明过人的。

  邢定钰笑着告诉大家,初中时他的成绩还行,但不算拔尖,因为成天就想着玩,还很喜欢看各种小说。邢定钰院士说,甚至到了高三那一年,他才知道要高考,要考几门,不过后来成绩还不错,考上了南大。“当时也有人建议我考中国科大,可我年纪小,害怕离家远,就不想考北京的学校。”

  “现在家长们把孩子的起跑线越定越早,在我看来,学生真正的‘起跑线’应该定在大学!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太早起跑,到后面就没有了后劲。”邢定钰院士说,现实是很无奈,如果中学还不起跑,就会被淘汰,可能连参加比赛的机会都没有了。不过他表示,比较正确的路径应该是大学要开始跑,研究生阶段要更加努力地跑。

  大学开始奋发,读研梦迟了12年

  邢定钰在大学里碰到了很多牛人,自己也确定了想读研究生的理想,他非常努力地学习,可碰上了特殊的年代,12年以后才圆梦。“1978年考上研究生时,我已经33岁了。”

  他的起跑,比很多人晚,现在很多博士是在30岁前就完成了学业,但邢定钰起步晚,跑得却非常快。“读了研究生,我又想着要当教授。”他说,可能有些孩子中学就想着未来得诺贝尔奖,但他的理想不是这样,都是下一步能实现的。“我不算聪明,但勤奋非常重要。”

  院士也是普通人,天天要挤公交

  “我60出头当上院士,人家都说我大器晚成。”邢定钰今年68岁,仍然在科研第一线努力工作。也许有人觉得院士很了不起,邢定钰却说自己很普通,“其实我就是一个天天挤公交的老头儿。”以前骑自行车上班,但电动车越来越多,车速快,还悄无声息的,于是就放弃了自行车改坐公交车。

  “我听完邢院士的演说,真的是增添了许多信心!”高一(1)班的女生陈殷听了演讲后特别感慨。昨天,邢定钰院士被母校聘为“英才班荣誉班主任”,将与英才班学生开展系列活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