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好书快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劳崇光穿针引线,让曾子城崭露头角
  朱琨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友情提供

  [内容简介]

  道光十八年,二十八岁的曾国藩历经两试落第,终于三甲得中。虽然与开始的希望相去甚远,只落得个同进士出身,但总算也是一条腿迈进了京师的大门,由此开启了他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人生……

  纵观历史,曾国藩在一无家世背景、二无丰厚资金支持下,实现了人生逆袭,成就千古官圣的美誉,乃至死后百年仍荣宠不失。其为人处世的独到之处,值得每一个年轻人品读和借鉴!

  [上期回顾]

  曾子城无意间得罪了穆府的二管家,穆禄决定设计害他。

  采环阁是韩家潭少有的南派妓院,修得富丽堂皇,此刻,曾子城同二十几个湖南同乡正在饮酒会文。本来曾子城是不太喜欢这种场合的,只是今天刘蓉听他回来述说被穆相青睐,就让他请客会文,甚至连银子都为他准备好了。碍着刘蓉如此盛情,曾子城就被他们连拽带拉地进了妓院。正聊得火热时,一个身材粗壮的中年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哪位是曾子城?”

  “我便是,先生唤子城可有指教?”曾子城打量着来人。“我家主子想见曾兄,请屈驾移步一叙。”曾子城愣了一下:“敢问你家主子现在何处?”“就在外面轿中。”说着话中年人对刘蓉等人抱了抱拳:“几位大可不必疑虑,主子只见曾子城一人,片刻即回。”说完带着曾子城推门而出。

  刘蓉呆了一下:“这是何意?”“只怕是哪家闺秀闻伯涵大名,思之心切吧?”其他人又喝酒说笑起来,却听耳边传来嘶哑的问话声:“请问几位,谁是曾子城曾爷?”这时众人才发现屋里又多了一个瘦小的先生。

  几个人都呆住了,没说话。只见那人拱手行礼道:“小人牛六,是顺天府赵爽赵老爷的师爷。今日赵老爷和几位朋友在隔壁会文,听说曾子城在此,便特派小人邀请前去喝上几杯。”“赵老爷?”在座的曹令悟似乎听过赵爽之名,说道:“你家老爷为什么单请曾子城?好事还是坏事?”“自然是好事。”“那好。”曹令悟猛地站起身:“我就是曾子城,和你去便是了。”说着话就往外走。

  刘蓉才要解释时,牛六说道:“这位爷不用多心,我家老爷只见曾子城一人,去去就回。”说完也不待刘蓉回答,拖起曹令悟就往外走。

  刘蓉再要阻拦时,却看到风风火火的郭嵩焘冲了进来。“筠仙这是从何处来?”刘蓉好奇地问道。郭嵩焘急匆匆地问刘蓉:“伯涵可曾在此?”“先是在的,刚才被人叫走了。”郭嵩焘把事情的始末草草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带走伯涵的要真是蔡九一伙的可就麻烦了,大好的前程只怕要毁了。”

  这边,中年男子带着曾子城已经出了采环阁,在韩家潭巷口一处僻静的所在停了下来,只见一个暖轿停在那儿。中年男人走到轿前跟里面的人说了几句什么,接着回身对曾子城说道:“我家老爷说他久闻曾先生之名,今日正好有部诗钞,特烦先生拿去一读,将来择机请教。”说着话从怀中摸出个薄薄的本子递了过去。曾子城看见封皮上写了“意斋”两个字。正待细询时,暖轿已然启程,只留下曾子城在原地发呆。

  “伯涵不是在这儿吗?”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曾子城转过头,看到刘蓉和郭嵩焘疾步而至,便问道:“筠仙是什么时候过来的?”“我才到不久,还不是因为你的事。”郭嵩焘看曾子城没事,心里也就踏实了些,便把在穆府听到的事说了一遍。曾子城愤然道:“我堂堂七尺男儿,岂能让小人吓住。我这就去会会他,看他们到底能把我怎样。”慌得郭嵩焘和刘蓉连忙拉住他劝慰:“伯涵切莫意气用事。”郭嵩焘问道:“伯涵可听说过劳辛阶之名?”“劳辛阶?可是湘中善化人,字辛阶的劳崇光大人?”

  “不错,正是这位劳大人,他现任翰林院编修,听说为人豪爽好客,如果他肯给你出出主意甚至帮帮忙,那此事何愁不解?” 曾子城有些疑虑:“不知道劳大人可否愿意帮忙。”“此人爱才有道,又同为湘籍,定愿相助。”郭嵩焘说与劳崇光见过几面,愿修书一封给他带上。曾子城答应了。

  第二天起床后,曾子城就带着郭嵩焘的书信前往拜谒劳崇光。曾子城把原由讲了一遍。劳崇光听完未置可否,却问曾子城可知读书人修身养性,为的是什么。曾子城一一回答了,劳崇光十分赞许,答应带他一起拜见穆相。

  劳崇光又问曾子城今科的成绩,听说他是三甲四十二名后微微皱了皱眉,曾子城便请劳崇光想想办法。“他人既然以钱财通路,那你可以诗文试之。伯涵可听说过行卷之风?”“可是唐代在考试前把文墨送与考官显贵的行卷之风么?”“正是如此。待明日朝考之后伯涵可立即来我府上,我届时备好若干师爷抄手,待你卷到就抄好送与京城文场前辈。待考官评卷之时,想你的文章早已誉满天下了吧。”

  然后,劳崇光便领着曾子城一同去了穆相府。曾子城拘谨地站在穆府内书房外,心里有些忐忑。良久,听里面穆彰阿爽朗地一笑,对劳崇光说道:“辛阶也太客气了些,这等小事自然不消说的。你们去把穆禄找来,让伯涵也进来。”接着一个小厮打扮的少年招呼曾子城进去。

  穆彰阿对曾子城一通赞美,然后又道:“至于你和穆禄的事情不必担心,由我给你做主。只盼来日朝考之中你能做出好文章,也不枉我们一番心血。”曾子城连忙跪伏道谢。

  这时穆禄来了,穆彰阿一问,他便全招了。穆彰阿要把他和蔡九一同治罪。曾子城跳出来为他们求情。穆彰阿赞曾子城果是率性之人:“我听劳大人说你言誓做‘国之藩篱’,既然如此,以后可更名为‘国藩’更好。”

  曾国藩激动得磕头,颤声道:“晚辈定不负穆相重望。”然后便离开了。这边曾国藩与劳崇光刚出去,礼部侍郎许乃普就求见穆相。穆彰阿聊了几句,推荐道:“刚才与劳辛阶同来的湘乡曾子城诗文赋议似都还过得去,也算是可造之材,阅卷时略可留心。”“穆相放心,此事我等自会酌情办理。”

  四月二十九日是朝考要出榜的日子,穆彰阿寻思着道光皇帝必要问他推荐人选的事,心里自然大约已有了章程。道光先跟他聊了一会儿朝政大事,然后突然问他:“谁是曾国藩?”“是奴才的门生,今科三甲四十二名同进士,湖南湘乡人。”对皇上的突然发问穆彰阿并未做好思想准备:“此人倒颇有才俊,又怀报国之心。前名为子城,后奴才为其更名为‘国藩’,言要做‘国之藩篱’。”

  道光说道:“今天怡亲王来过,说外面已经传开,这个曾国藩的文章震烁京师,今科朝元必为此人云云。”“有这等事?”穆彰阿没有说话,知道这都是劳崇光所为。就听道光继续道:“朕特意取了他的卷子让你看看。”穆彰阿不敢多说,低头看卷子。穆彰阿看罢,起身将卷子恭恭敬敬地放在龙案上:“臣看这文章也还罢了,震烁京师实在有些言重,以性命观的立局算是巧妙,局阵纵横,引人入胜,称得上‘清真雅正’。”

  “言之有理,朕看此人落个朝元也不为过。不过一时拔得太高恐助长其焦躁之风,既然潘世恩他们定了一等第三名,朕说就再往前提上一格,你看可好?”“皇上圣明。”穆彰阿连忙伏地磕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