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3版:全媒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减少雾霾天,需要“对症下药”

  今年秋冬,我国东部地区遭遇了持续的雾霾天。 中国气象局最新数据显示,12月初雾霾波及25个省份,100多大中型城市。今年,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29.9天,较常年同期多10.3天,达到52年来的峰值。

  对于雾霾天,我们不陌生,但是对于雾霾主要物质PM2.5的形成和根源,我们究竟知道多少?此前关于PM2.5的贡献,流传着各种版本,媒体公开报道的有“奶牛说”“烹饪说”“秸秆说”“机动车尾气说”等。除了“奶牛说”,公众对“秸秆说”“机动车尾气说”一直深信不疑。

  雾霾笼罩下,我们曾将机动车尾气,连同工地扬尘和工业排放等,列为城市PM2.5的重要污染源。这也为很多城市讨论限车、限牌,增添了注脚。无论是民众自发的呼吁,还是政府出台的环保政策,无不把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当做“灵丹妙药”。 就在半个月前,天津连夜宣布“限牌令”,引发热议。与此同时,其他城市,也在做“跟进式探讨”。

  但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对北京地区PM2.5的化学组成和源解析的研究结果(详见今日快报A2版),让人大跌眼镜。我们一直努力减少的“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仅仅占到雾霾源的4%。换句话说,我们下了很大决心,试图减少污染的行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关键。因为我们一直没有瞄准靶心。

  中科院的数据,清晰地告诉我们,雾霾天的罪魁祸首是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其次是燃煤、土壤尘,机动车尾气与垃圾焚烧“贡献”最小。

  可见,治理环境污染,减少雾霾天气,仅仅在机动车上动脑筋还远远不够,必须从技术层面“对症下药”,在减少工业污染、二次无机气溶胶、工地土壤尘等方面下工夫,才是科学的捷径和正道。

  现代快报评论员 曹玉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