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2版:社评·舆论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治理垃圾短信,真有那么难吗?

  言论提要:多年来垃圾短信难以根治,决不是技术层面问题,而是决心和态度问题。拿“技术难度”当借口,本质上就是不作为。治理垃圾短信,社会更寄予厚望的,是能力更突出、执法更主动、办法更多的执法主体。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昨天,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答记者问时表示,“垃圾短信问题非常突出”。

  垃圾短信困扰国人已久,多年治理,效果自然是有的,相关运营商也先后拿出数字证明成果之突出。但是,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最终要问老百姓的感受。显然,这个感受应该是“很不好”。

  今年6月有消息称,2012年下半年,中国手机用户平均每周收到垃圾短信息10.7条。2011年8月,中国互联网反垃圾邮件协会发布“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反垃圾邮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用户平均每周收到垃圾短信从2010年上半年的每周12条上升到目前的13条,同比上升8.3%。

  这种数据上的变化,看上去朝着乐观方向进展,但实际上,每周少接收一两条垃圾短信,这种改善微乎其微。而人们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治理多年,成效还是如“蜗速”前进。人们总不能在明年的这个时候为每周接收的垃圾短信数回到10条以内而欢欣鼓舞吧!

  昨天,苗圩的解释算是回应了大家共同的困惑——在垃圾短信的治理中,存在伪基站的困扰:垃圾短信的发送没有准确目标客户,基本上就是按照号码的排序,一个号段发出去。“上述手段的变化非常机动灵活,我们也在查处,但是说老实话,查到的还是极少数,大部分发完了以后把这个卡一丢,人一跑,很短的时间就不见了。”

  看上去真是难为有关部门了。治理垃圾短信真的这么难吗?

  肯定不是。

  垃圾短信是世界性问题,但是治理较好的国家并不少见。中国没有理由陷入困境。

  探究苗圩的表态,我们很容易追问两点:一、“卡一丢人就不见了”?我们不是已经实行实名制了吗?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买卡的人身份就在那的啊,怎么就“不见”了呢?二、垃圾短信绝大部分是广告,就算发垃圾短信的人“跑丢”了,“广告主”总不会都跑光了啊?

  有关部门不太好说的事实就是:手机实名制远没有执行到位,甚至被指“成空文”。在这样的背景下,买卡的人跑了还真是难找。如果把这个漏洞填好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喊难吧?只要细心查,广告主及其连着的整条利益链就会浮出水面,“线索”又怎么会断了呢?今年10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手机垃圾短信利益链,记者走访电子城等地,很快有销售人员会推介销售短信群发器。记者随后暗访一间科技公司更得知,通过它们群发的广告短信,每条仅需5分钱……记者能找到它们,有关部门就找不到?

  多年来垃圾短信难以根治,决不是技术层面问题,而是决心和态度问题。拿“技术难度”当借口,本质上就是不作为。

  近年来,只要媒体一关注,约谈运营商,就成了有关部门必做的“功课”。然而,运营商并不是治理垃圾短信的“主体”。属于它们的把关责任,自然是应该履行,然而,社会更寄予厚望的,是能力更突出、执法更主动、办法更多的执法主体。而这,正是完善苗圩所言“垃圾短信治理的长效机制”的重要保证。期待有关部门在未来的整治中“有所作为”,让垃圾短信远离我们的手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