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取暖方法正确吗?现代人的取暖方式五花八门,从最原始的多穿衣、多泡脚到如今的吹空调、贴暖宝,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拥趸,但很少有人会思考自己的取暖方法是否正确。事实上,有些取暖方式看似有效却效果甚微,而有些看似安全却隐患多多。本期《健康》从衣食住行多角度盘点日常取暖中的常见误区,供读者朋友参考。
现代快报记者 李鑫芳 通讯员 李娜 钱文娟
衣
穿得太厚太紧反而更易生冻疮
因为手脚容易长冻疮,今年一入冬徐先生就穿上了两层袜子。但即便这样,冻疮还是如期而至。徐先生相当苦恼:都穿了两层袜子,为什么还不保暖?市民周女士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她的牛仔裤不算薄,里面还有羊绒裤,自我感觉也相当暖和,但大腿外侧还是生了冻疮。
在很多人看来,穿得越多就越保暖。但事实上,穿得太紧反而更容易被冻伤。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陶迪生说,除寒冷与潮湿外,血液循环不好也是导致冻疮的重要因素,如果衣服过厚过紧,血液循环自然会受影响。
那睡觉穿厚衣也不可取吗?南京医科大学的一位专家说,衣服太厚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这样即使盖上很厚的被子也会感到寒冷,所以睡衣最好是轻薄柔软棉质的。
颈椎病最怕受凉,朱女士作为老病号特别注意保暖,除了围巾,她还经常穿高领毛衣。没想到一段时间后,颈椎病还是加重了,除了头昏以外,还出现了呕吐。到医院检查,医生说这是颈椎病急性发作。明明保暖已经到位了,为何病情还会加重?医生分析,问题与高领毛衣有关。原来,朱女士的毛衣领口非常紧,而过紧的衣领不仅会影响颈椎的正常活动,还会压迫颈部血管,使本来血流就不畅通的情况进一步加重。
食
喝酒取暖不如试试这两款汤
影视剧里,天寒地冻时英雄常会喝酒取暖,现实中,一些中老年人也喜欢这样。事实上,酒可不是取暖利器——在酒精的刺激下,身体表面的血管会扩张,内脏的血液也会加速流到体表。血液的流动带来了热乎乎的感觉,但这都是暂时的。血管在酒精的刺激下不能及时收缩,当热量的产生速度远远不及散失的速度,慢慢就会感觉冷起来。
与其喝酒取暖,倒不如试试一些食材。“手脚冰凉的人可以吃一些温补食物,如人参茶、桂圆茶、黑芝麻等,蔬菜水果类可选择胡萝卜、菠菜、木瓜等。一些‘阴性’食物如牛奶、豆腐等往往会造成体寒,最好加热后食用。”针对怕冷人群,南京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张钟爱特别推荐了两款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试试。要提醒的是,如果你血糖、血脂较高,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饮食。
当归生姜羊肉汤
此汤是有来历的,记载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功效,特别适合冬日早晚食用。
做法:当归20克、生姜30克,冲洗干净,用清水浸软,切片。羊肉300克,洗净切碎。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旺火烧沸后去浮沫,加料酒,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加以调味。
红糖枸杞老姜茶
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活血化淤的作用。老姜,味道辛辣,可以补血活络。
做法:准备一块老姜、50克枸杞、50克红糖、500克水,将老姜和枸杞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中火煮约15分钟即可。
住
取暖器离太近,皮肤烤出红斑来
市民朱先生每年冬天的取暖都只靠一个油汀,上周阴雨不断,他几乎没有外出,连续几天都在家烤着油汀看电视。一天洗澡,朱先生意外发现,自己的大腿外侧有大片网状红斑,摸上去不疼不痒。朱先生怀疑这是血液病的征兆,但检查后医生告诉他,这是“热激红斑”,每到冬天,皮肤科门诊都会接诊到类似的病人,大都与使用取暖器不当有关。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陶迪生说,如果离取暖器太近,局部皮肤在长期、反复的热刺激下会出现病变。程度较轻的会表现为暂时性网状红斑,若长期或反复暴露在热源下,红斑会逐渐加深为蓝紫色,并有色素沉着。
一般来讲程度较轻者不再接触热源,敷一些润肤霜后红斑会自行消退,但如果出现萎缩样改变,恢复时间相对较长,色素消退也比较慢。所以专家建议,冬天取暖,至少与热源保持15cm左右的距离。
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考虑到这一点,市民袁女士为父亲买了一个电动泡脚盆。当天晚饭后,袁父就把泡脚盆拿了出来,边泡脚边看电视,但不到半个小时,他就感到胸闷头晕。
幸亏送医及时,并未发生严重问题,检查后,医生说,老人出现胸闷头晕是因为泡脚时间过长——泡脚时,足部血液循环加快,更多的血液会涌向下肢,体质虚弱者容易因脑部供血不足而感到头晕,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厥。另外,血液循环加快,心率加快,也很容易增加心脏负担。
所以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30分钟即可,水温43℃~46℃为宜,而心脑血管病患者以及老年人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
行
护好风池穴,围巾不要一物两用
在人的后颈部有个穴位叫风池穴,差不多在耳后发际下的凹窝内,左右各一。这里有助于抵御风寒入侵、预防感冒,所以外出时,最好戴着围巾护好这里。但要提醒的是,一些人戴围巾习惯一物两用,把脖子、嘴巴一起捂着。这样做并不健康,因为靠近嘴巴部位的围巾会经常处于潮湿状态,很容易吸附灰尘、病菌。另外,围巾中脱落的细小纤维也是过敏原,被人体吸入后,可能会造成过敏反应。
小窍门
很多人“上热下寒”
不妨试试穴位按摩
怕冷并不意味着就是体寒,南京明基医院中医科尤虎说,现在很多人都存在“上热下寒”的情况,比如上面已经“火”到流鼻血,而下面手脚还是冰凉,有些人的“下寒”甚至从胃就开始怕冷。“这种情况就需要把‘火’往下引。可以在泡脚时按摩涌泉穴(足底人字缝凹陷处)。也可以将蒜泥敷在这个穴位上,但这也有缺点,时间掌握不好容易起泡。所以,有条件的可以换成吴茱萸,打成粉用醋调,比例自己掌握,调成糊状即可,敷在涌泉穴上。”尤虎说,对女性而言小腹很重要,特别是肚脐以下,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关元、气海,而气海正有“一穴暖全身”的功效。如何找到它?气海在肚脐正下面1.5寸,用你自己的手指来量,一个大拇指的宽度就是一寸,所以肚脐下大约两个横指的距离就是气海。
特别提醒
手脚冰凉当心有病潜伏
手足是人体的末端,中医称为“四末”,冬季“阳气内守,不达四末”,所以容易出现手足冰凉。但有些人即使穿了很多衣服、采取了各种措施,身体也还是热不起来。专家提醒,这时就要分析具体原因,手脚冰冷未必就是血液循环不好,还可能是血管阻塞,此时还会伴有如毛发掉落、皮肤变薄、出现麻痹感等症状,这时就要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存在血管狭窄、血管是否有斑块等。另外,如果一年四季手脚冰冷,冬天加剧,同时手脚皮肤遇冷出现苍白、青紫或潮红色,甚至出现麻痹、痉挛,可能是雷诺式综合征,肢体动脉和小动脉出现阵发性收缩,如果不及时医治,可能会出现指端缺血坏死,最终导致截指甚至败血症等。
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不少年轻人感觉压力很大。有研究发现,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体就会不由自主地收缩血管,出现手脚冰冷、冒冷汗、心跳加快等症状。所以上班族适当减压也有助于改善手脚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