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成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妈妈再打我一次”引发大讨论
孩子教育坐标轴上
你做到“爱严相济”了吗?

  最近,一组名为“妈妈再打我一次”的四格漫画走红网络。离奇的故事情节配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连环画的风格,触碰到了网友的娱乐神经。在一番恶搞翻版创作的同时,有教育专家提出这种暴力娱乐的可悲。无独有偶,近日重庆10岁女孩在电梯中殴打一岁男婴的事件公之于众后,女孩家长坦承“平时经常打骂孩子”;12月12日,河南许昌一名10岁男孩,因偷玩滑梯被班主任体罚揪头发……让人不得不再次正视暴力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能打吗?

  现代快报记者 何海燕

  实习生 张雅婷

  网络调查显示

  6成多孩子挨过打

  据记者调查,不少80后父母小时候也挨过打,“结婚后就想,将来要是自己有了孩子,一定不会打孩子。可是,真做了父母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有时候真的是气急了,所以忍不住动手教训孩子。”4岁半的默默已经挨过妈妈好几次打,妈妈刘女士无奈地表示,打孩子这件事自己也非常纠结,但打过之后孩子确实会“老实一阵子”。

  澄澄今年上幼儿园中班,前几天和同学发生了肢体冲突,把别的孩子脸抓破了,回家后,爸爸进行教育时,动手打了澄澄。

  网易亲子论坛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3%的父母没打过孩子。至于打孩子的理由,大致都是“太生气了”“屡教不改”……而另一项调查显示,近6成的孩子认为父母打得没有道理。

  儿童教育专家、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博士袁宗金教授指出,暴力会对孩子的心理以及生理造成伤害,给孩子树立坏的榜样,使孩子认为暴力可以解决问题。同时,经常打孩子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胆小怕事,容易产生焦虑。袁教授称,“有研究发现,在一个密闭空间内,如果有一个陌生人进来,经常挨打的孩子大脑中的某种物质会骤然升高,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不利的。”

  国外有适当体罚

  打与不打不能走极端

  四格漫画“打脸图”的走红,有网友认为是曲线抗议暴力教育,也有人觉得它是疯狂复制后掀起的“被打热”,有一点触碰了娱乐底线。其实在国外,尤其是韩国,体罚并不少见。曾去韩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杨艳老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十多年,她称在女儿小时候,自己也动手打过女儿。“幼儿时期,孩子还没有足够的理性思维,在违反规则时,有时讲道理确实没什么用。体罚的目的只是让她记住事情的危害。”

  “韩国的老师会对孩子有一些体罚,比如打手心、双手举过头顶站立等,不过这些体罚孩子们都很敬畏,因为他们脑中有规则意识。”杨艳介绍,在韩国和当地的教育界人士交流时,也提到打孩子的问题。她认为,打不打孩子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能简单的分为两个极端。“中国人往往喜欢走极端,要么就是大谈民主,对孩子什么都不管,要么就是赞成棍棒教育,我认为打也是一种策略。”

  袁宗金教授分析,“很多父母打孩子是因为与孩子的沟通太失败,父母觉得自己白天工作太辛苦,到了家孩子又不听话,所以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的情绪。其实父母作为成年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止一种,主要还是在父母。”

  规则与爱不矛盾

  父母要学会“温和的坚持”

  在重庆女童摔婴事件发生后,摔婴女孩父亲称自己和妻子常打骂女儿,对其性格有影响,伤害男婴只是女儿表达感情的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爱和严就如坐标轴的两个端点,对待孩子要“爱严相济”,没有爱的严是苛刻,而没有严的爱则成了溺爱。而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都走向了极端,不能在规则和爱中找到合适的方法。

  身为母亲的杨艳老师举例说,女儿两岁多时,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一次触碰到了电线插头,那一次她打了女儿的手。“我并不是冲动,而是为了让她加深印象,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用手触碰的,会带来严重后果。”在平时的工作中,她也常接触到一些苦恼的家长,“有的家长跟我说,孩子一点也不怕她,其实,打和不打不重要,关键是给孩子一个规则,没有规则的孩子其实也挺痛苦的,家长的首要责任是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在温和中坚持,而不是通过打来维护作为家长的威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