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民生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传统的秦淮老茶馆,又回来了
早上7点半就开始营业,你想不想来体验一下南京的“早茶”?

  一壶雨花茶,三两碟小菜,听评弹,领略秦淮风光……

  铜炉子“嘶嘶”作响喷着白气,跑堂的小二肩搭一条白汗巾子,穿梭在长条凳、八仙桌之间。台上的评弹婉转动听,台下的客人们,点上一碟干丝,一碟翡翠蒸饺,能闲唠半天……这就是过去秦淮一带茶馆的真实情境。昨天,秦淮茶馆文化研究会成立,同时夫子庙贵宾楼茶馆也正式开业。告别南京50年的秦淮茶馆文化,又重新回到夫子庙。现代快报记者 吴怡

  秦淮茶馆可追溯至明朝

  “南京最早出现的正式茶馆是在明代,开在钞库街。”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六朝历史研究会理事袁晓国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据周晖《二续金陵琐事》上卷记载:万历四十一年(注:公元1613年),新都人开一茶坊于钞库街。这是“从来未有之事”。

  《儒林外史》中也记载了明清时期南京的饮茶盛况,“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悬着灯笼卖茶,插着时鲜花朵,烹着上好的茶,茶社里坐满了吃茶的人……”

  “秦淮茶馆最鼎盛的时期,应该是在民国时期。”袁晓国表示,当时仅流经夫子庙的这段秦淮河两岸,就有茶馆二三十家之多,这块地区总面积还不足一平方公里,因而当时也有“秦淮茶馆甲江南”的说法。

  秦淮茶馆喝的是“早茶”

  说到“早茶”,很多人会认为,那是广东一带传来的饮食习惯。实际上,秦淮“早茶”曾经也大放光彩。

  秦淮茶馆文化研究会成员、作家薛冰回忆起上世纪50年代,自己年幼时,街上茶馆还是不少的,“没有现在这么讲究,茶馆沿着大街一溜排开,里面摆着八仙桌,搭着长条凳,几分钱来一碗茶,两分钱一个烧饼,人人消费得起。老话说‘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意思就是早上喝早茶,晚上泡澡堂子。”薛冰最难忘的是茶楼里卖的翡翠包子。“一般的菜包蒸过后菜心就变黄了,翡翠包子皮非常薄,蒸过以后菜心依然是碧绿色。”

  薛冰介绍,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秦淮茶馆文化逐渐消隐。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有一小部分茶馆恢复营业,但“传统开始变味”,忙碌的人们也没时间早上去茶馆喝茶。薛冰说:“现在茶馆也有不少,但基本都是像西方酒吧的那种营业模式,早上10点以后才开业,下午人才多起来,晚上最热闹。过去,清晨的茶馆才是最吸引人的。”

  有趣的“讲茶”文化

  秦淮茶馆的功能丰富多样,不仅仅是休闲场所,还有“人才市场”的功能。“过去的茶馆,各行各业的人都能进去喝茶,也就形成了一种氛围,比如木工们聚在这个茶馆,那个茶馆聚的都是泥瓦匠……老板想要招募工人,就会上特定的茶馆去看人,因此也成为了有名的‘短工市场’。”薛冰介绍。

  除此之外,有什么矛盾,也会在茶馆里面对面解决。“这是茶馆里的一种特殊的‘讲茶’文化。”袁晓国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人们难免有争执,但不好像现在这样上法院解决。怎么办呢?上茶馆,听听权威人士的意见。”争执双方会请上一位受尊重的人,到茶馆里泡上两壶茶,茶壶的壶嘴相对,表示双方有矛盾。两个人分别陈述自己的理由,最后由请来的“裁判”判断谁对谁错,输的一方付茶资。在“讲茶”以后,同样的矛盾就不允许再被提起。

  早上7点半开业,恢复早茶

  “原本,秦淮河畔茶馆众多,但现在已难觅踪迹。茶馆的建立,可以让市民在品尝南京小吃之余,打造休闲文化,提供更好的休闲场所。”夫子庙贵宾楼茶馆负责人缪剑介绍。昨天正式开业的这家茶馆,坐落在夫子庙的核心区域,朱雀桥、乌衣巷、文德桥、得月台近在咫尺。与一般茶馆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早茶”的特色。

  “早上7点半就开始营业,让早起的人有好去处。”选择南京特色的雨花茶作为主打茶,此外搭配了一整套秦淮特色小吃作为茶点,“例如干丝、蒸饺、酥烧饼、状元豆,以小份的形式提供‘每人一味’。”在此基础上,茶馆还将推出“茶嫂”。“我们正在招聘30至45岁的已婚女性做服务员,打造亲情化服务。”品茶之余,顾客还能欣赏评弹、乐器演奏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