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1版:学界大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天文学家张钰哲:60载相伴璀璨星空
  张钰哲在60cm反射望远镜旁工作(1960年代) 本版均为资料图片
  1954年5月,张钰哲(右一)参加苏联普尔沃总天文台重建落成典礼时留影
  张钰哲与夫人陶强及子女(1960年代)
  晚年的张钰哲

  ■编者按:在雨花台功德园,长眠着很多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名字也许您并不熟悉;天文、土壤、古生物、化工、物理、水利、航天……他们的科研也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就是这样一群人,为我们生活的时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发现》周刊联合雨花台功德园共同推出“学界大家”,为您介绍这些学界风云人物的传奇故事。

  张钰哲(1902年~1986年):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天文学主要奠基人。第一个发现小行星的中国人,他把在美国发现的第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华”。他为全国各天文台、站建设不遗余力,做出重要贡献。亲手创建我国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研究工作。在天体力学研究中奠定了我国轨道计算和人造卫星轨道研究的基础,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第2051号小行星命名为“Chang”(张),以示对张钰哲的敬重和表彰。

  张钰哲是中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热爱祖国,勤于观测,多有发现,在天文望远镜旁度过了60个春秋。他的名字和他的追求,已经和广阔无垠、神奇美妙的天空紧密地连在一起了。

  现代快报记者 白雁 摘编整理自 李元《张钰哲:在望远镜旁60年》

  丰硕的科研成果

  为第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CHINA”

  1910年5月,明亮的哈雷彗星出现在天空,它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那年才8岁的张钰哲也对这奇异的天象惊讶万分。这是颗什么星星,为什么会有一条很长的尾巴?……这一切都在张钰哲的脑海里产生了许多疑问,也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这可以说是埋藏在他心底的一粒天文学的种子。

  张钰哲从小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916年他从故乡福州来到北京师范附中读书,1919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1923年去美国留学,1926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系,1929年获博士学位。他在芝加哥大学的叶凯士天文台读博士研究生时,拜樊比博为师,后来这位老教授成为张钰哲一生的良师益友。

  1928年11月22日,张钰哲用望远镜拍摄天体照片时发现在底片上出现了一颗新的天体,后来证实这是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这一发现使张钰哲在天文学上崭露头角,也对他后来所走的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激动惊喜之余,暗暗盘算该给这颗小行星起个什么名字。因为根据国际规定,他有权为这颗小行星命名。他想到他的祖国曾经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天象记录最丰富的国家,而现在国力不强,科学落后,受到洋人的欺侮和侵略,处处抬不起头来,因此他毅然决定,就把这第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CHINA”,即“中华”,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此第1125号小行星便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太阳系辽阔的太空中翱翔。

  完成了中国境内的第一次日全食科学观测

  1929年,27岁的张钰哲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满怀热情地回到祖国,立志为中国的天文学事业做出贡献。

  中国的天文学发达甚早,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象记录,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记录。但是,在中国大地上还没有进行过一次使用现代方法进行的日食观测,这一点张钰哲是清楚的,他决心为祖国填补这一空白。

  1941年9月21日,又一次日全食的现象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全食带从西北到东南跨越八九个省区,长达数千公里。但是当时正值抗战时期,遍地烽火,给组织全食观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昆明刚担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不久的张钰哲,决心排除万难,为国争光,亲自组织了中国日食西北观测队。他们由昆明前往甘肃临洮,进行了一次观测日食的万里长征。携带着临时组装起来的观测仪器,从昆明出发的几位观测队员乘坐卡车,历尽旅途艰险,甚至顶着侵略者的飞机轰炸,终于圆满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在中国境内的第一次日全食科学观测,拍摄了日全食的黑白照片以及当时少有的日全食彩色影片。

  这次日全食观测的经过和成果,除国内报道外,张钰哲还特地用英文写了一篇《在日本轰炸机阴影下的中国日食观测》的文章,发表在美国著名的《大众天文学》1942年第3期上。

  通过计算研究哈雷彗星解答了历史悬案

  1934年在南京建成的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天文台,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刚建成不久,抗日战争就爆发了,该台的重要图书和少数仪器及大望远镜的镜头等部分随工作人员迁移到昆明。八年抗战胜利之后,张钰哲随天文台返回南京。1950年,张钰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

  张钰哲和他领导的行星研究室共拍摄到小行星、彗星底片8600多片(每拍摄一片都要付出相当的辛劳),获得有价值的精确位置数据9300多个,观测到1000多颗在小行星星历表上没有记载的小行星,并计算了它们的轨道。其中有100多颗小行星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在已发现的众多颗小行星中,有以“北京”“江苏”“上海”“台湾”“福建”以及“张衡”“一行”“祖冲之”“郭守敬”命名的。此外还有“紫金山1号”“紫金山2号”和“紫金山”这3颗以发现地紫金山天文台命名的彗星。

  张钰哲领导的这些观测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对我国天体力学、方位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开拓性的作用,因而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和表彰。此外,张钰哲还领导了一批研究人员开展对行星物理和小行星物理的研究工作,也获得了可喜的进展。

  张钰哲晚年在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上做出了新的贡献,特别是对中国历史上早期哈雷彗星记录作了分析考证。他认为,经过对哈雷彗星的计算研究,可以确定武王伐纣究竟是哪一年的历史悬案,他认为那很可能是在公元前1057年~前1056年。

  发展中国天文事业

  为全国的科研单位输送人才

  从1941年担任天文研究所所长,1950年改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直到1986年去世,张钰哲一直充当着中国天文界领头人的角色,肩负着历史的使命。他不但从事大量的观测和研究,而且承担着繁重的行政工作和中国天文学会的业务以及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新中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在科研、教育、普及等方面,都有张钰哲的心血和功绩。

  在建立上海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陕西天文台的工作中,建立南京天文仪器厂以及长春、广州、乌鲁木齐等人造卫星观测站的过程中,都有张钰哲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他把许多紫金山天文台的骨干科研力量都无私地输送到新建的天文科研单位。在南京大学天文系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等天文学的教育发展工作中,他也积极热情支持,50年代还曾亲自去南京大学天文系讲课。

  1954年,中国科学院和全国科普协会计划建立北京天文馆,也得到他的大力支持。在中国天文学会的大量学术活动中,在《天文学报》的创办和编辑工作中,在中国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活动中,也有张钰哲的辛劳和足迹。

  年近八旬,登上昆仑山口为观测台选址

  1980年,年近八旬的张钰哲,不辞劳苦,前往青海高原,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仑山口,为我国后来建立在德令哈的第一台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台选址。三年后,他又亲自去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看望了那里的工作人员,这个站是根据他的建议于1958年设立的。

  1984年,他应邀访问美国的几座著名天文研究机构,而他的老师樊比博已去世多年,老师的女儿接待了他。樊比博,这位国际知名的教授,生前曾观测过3万多颗双星和大量的彗星、小行星等,被誉为“天文观测的王子”,他对张钰哲勤于天文观测的一生有着极大的影响。

  1986年张钰哲本来要求前往澳大利亚观测哈雷彗星并了却他未曾见过南半球星空的夙愿,然而因年事已高,未能成行,只能委派学生张家祥等前往观测。就在这一年的夏季,张钰哲竟如哈雷彗星般远去,离开了人间。

  为了表达对张钰哲的敬意,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宣告将美籍华裔天文学家邵正元在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于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第205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Chang”(张)。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