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提要:主流的地铁运营模式,都是非盈利的。无他,依赖于公共财政建成的地铁,必须给公众享受最大的公共交通福利。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近来,地铁“喊涨”急,人们无法不担忧公共利益和自身利益受损。
“地铁涨价”,不是新鲜词汇。
有意思的是,每次各地地铁涨价冲动难抑时,人们都会说:喏,看看人家北京,2元坐到底。北京能,你为什么不能?这话非常有道德谴责的压力,也起到了一定的阻击或延缓涨价的效果,所以“北京模式”一直被反对涨价者奉为圭臬。
问题是,北京地铁扛不住了。北京地铁也要涨价。
道德模范要放弃阵地,这下可好。北京喊涨的“话音”未落,上海地铁也“跳出来了”。上海的新闻晨报报道:随着年底12号线部分区段和16号线开通,上海地铁网络最高票价将从目前的11元攀升至15元。
上海地铁还表示,考虑到市民的承受力,未来可能推出地铁票最高限价措施。这话说得很温情,但是接近于一种营销策略:你只要顺从我,我会给你承诺。
说来说去,还是要乘客多掏“银子”。但人们真正要的是你对公共服务的保证或承诺,而不是对多掏钱之后的“增值”服务有所期待。
有涨价欲望的城市不只是京沪。广州、深圳地铁也喊过涨。今年9月,南京就地铁票价召开听证座谈会时,针对“涨价”不乏争议声。
梳理一下,不难发现,各地涨价,多以新线“开通”或“亏损”为节点或理由,通常而言,一旦地铁喊亏损,那八成就快喊涨了。但奇怪的是,此时几乎听不到“公共产品”的自我表白。
地铁的公共属性无法遮掩、回避。当然,地铁运营模式有以盈利为目的的,但那不是主流。主流的地铁运营模式,都是非盈利模式。无他,依赖于公共财政建成的地铁,必须给公众享受最大的公共交通福利。以广州修建的通往从化增城地铁为例,财政掏钱预计超1000亿。很多地方背上沉重财政负担建地铁引来争议,但反过来,这也越能证明我们的地铁姓“公”,应尽力呵护公共福利。
纳税人已经为修地铁做出了实际的贡献。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就涨价,就把“成本”之压力转嫁给公众,是不是有点过河拆桥、萝卜两头削的意思?当然,永不涨价的地铁只在神话里。地铁不是不可以涨价,但要正当合理,要与百姓收入、承受能力相对应。急吼吼的和你算账,说自己又亏了“三五斗”,却又不拿出或者拿不出透明、精确的成本。这能是正当合理吗?上海的地铁最高票价已经那么高了,舆论也多认为超出一般人承受范围,如今还要涨,合适吗?大谈控制客流,然而,乘坐地铁者多数为交通“刚需”,涨价有多大的“调控”作用?新华社报道:家住北京西三旗的市民韩寒认为,高峰期地铁票价调整不会改变自己的出行安排。“北京北部地区都是大型社区,居民全在城里上班,除了地铁没有其他选择。”决策者该好好听听这声音。
选择什么样的公共交通工具,是一种不该受限的权利。就算把人们分流到地面公交,但存在等车难、挤车苦等诸多问题的地面公交还能承受多少压力?
天津已对小汽车限牌限行。城市的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来,低廉快捷的公共交通会极大安慰因限牌而“失意”者的心,但现实却是一盆凉水从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