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完全披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神秘人“顺其自然”15年捐款超600万

  在宁波慈善总会“慈善一日捐”的记录中,这个名字连续15年出现,且屡登年度个人捐款“冠军”——从1999年至2013年,捐款总额达602万元。

  向媒体报道过的个人、灾区“散捐”,这个名字似乎也不缺席。有人估算,十多年来,他抑或她的捐款总额可能已达千万级。

  在现实世界中,“顺其自然”姓甚名谁?以何为生?人们好奇、数年来不辍寻访,但最终决定尊重他的“隐身”意愿。

  就让“顺其自然”成为不解之谜吧。

  15年捐款超600万元的神秘人

  宁波慈善总会有一个档案夹,是为“顺其自然”专设的。集纳了他15年来寄来的信和邮局汇款单据复印件。“15年了,这位老朋友没露过面。但每到11月、12月,他的捐款和汇款凭证都会如约而至。”如今已担任宁波慈善总会副秘书长的陈海英说。

  “顺其自然”第一次出现,是在1999年。当时,宁波慈善总会成立一年,第一次发起“慈善一日捐”活动。

  年轻的组织,年轻的活动,不想收到了一笔5万元的捐款,“大家都很兴奋,这是全年个人捐款数目最大的一笔款项。”宁波慈善总会副秘书长陈海英回忆说。

  这笔捐款的邮局汇款单复印件上,落款就写着“顺其自然”。

  15年来,这个老朋友的汇款署名不断变化:前五年用的是“顺其自然”,之后就开始用这四个字随意组合,“顺其”“其然”“顺顺”……2013年那张75万元的汇款单据上,署名是“然其”。

  汇款地址也是一年一变:路名是真的,但门牌号全为空号。

  但汇款风格很一致:根据规定,单张汇款单上的额度超过1万元,汇款者必须用实名。“顺其自然”就以“多张9999元+余额”的方式来规避。

  多家邮局的工作人员回忆说,他们曾提醒过汇款人,打车到慈善总会,路程就一二十分钟,免得花数百上千的邮资,但捐款人宁肯花“冤枉钱”。

  “根据我们15年的积累分析,他们就是同一个人——‘顺其自然’。”陈海英说。

  工作人员还发现,这不是他唯一的捐款渠道。

  2006年台风过后,宁波市慈善总会连续接到了湖南永州市慈善总会、江西赣州市红十字会、湖南衡阳市慈善总会、浙江温州市慈善总会和温州泰顺县慈善总会的求助电话,所有求助电话都是同一要求:寻找“风调雨顺”“风调顺”。

  比对了5个受捐单位寄来的汇款单存根复印件或信件后,宁波慈善总会认为,这个向三省捐助21万元的“风调雨顺”“风调顺”就是宁波寻访多年未果的“顺其自然”。

  从媒体报道看,“顺其自然”还常常“散捐”:如在宁波打工的江西人朱军华父子遭遇车祸,医药费无着落,“顺其自然”汇去3000元;四川苍溪籍农民工黎有才妻子得重病,“顺其自然”汇去3000元;宁波市聋哑学校学生周鸣脑肿瘤需动手术,“顺其自然”汇去5000元;奉化市9岁孩子邬方裕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顺其自然”汇去1万元;宁波市红十字会收到“顺其自然”捐赠的两万元,指定援助骨髓库建设……

  有人做了不完整的统计,这十多年,“顺其自然”的捐款可能已达千万元。

  “隔空对话”中的自证与自剖

  巨额个人捐款,主角不愿现身,慈善机构如何“自证”清白?

  宁波慈善总会认为,“‘顺其自然’行善不图扬名,但肯定非常关注善款是如何善用的。”为便于监督,慈善总会每次会通过媒体公布这些善款的具体去向。

  或许就因为这份不辍的公开透明,即使在2011年“郭美美事件”后,“顺其自然”依旧捐了72万元,蝉联年度个人冠军。

  15年来,“顺其自然”汇给宁波慈善总会的捐款中,已累计使用527万元,主要用于捐助困难学生和家庭。

  最复杂的一次“隔空对话”,是在2000年。这一年,“顺其自然”捐款20万元的同时,提出一个要求,希望能在贫困山区建一个小学。

  校园易建,但师资难求。宁波慈善总会经过调研,决定在革命根据地、四明山山区的梁弄镇小学新建一栋教学楼,并设立专车将周边的孩子接来上学。

  “这样既利用了原先的师资,还解决了更大范围贫困山区孩子的上学问题。可我们不知道,‘顺其自然’本人是否满意。”时任宁波市慈善总会会长项秉炎说。

  建教学楼花了九个月,这期间,慈善总会不断地通过电视、报纸向“顺其自然”“汇报”这个助学方案、具体地址、工程进度。

  快竣工时,老师和孩子们提出,想面对面地感谢捐款人。慈善总会再次通过媒体邀请“顺其自然”。“我们把时间、地点、路线写得非常详细,就想方便他找到那个学校。再低调的人,会不会因为孩子的心愿而改变主意呢?”陈海英说。

  宁波当地媒体甚至联合在宁波网的直播室里,举行了一场“呼唤顺其自然”的对话节目。两小时中,在线访问人次达到八万,但毫无线索。

  教学楼落成典礼举行前夕,“顺其自然”给慈善总会写了一封信,说,“你们辛苦了。”然后,又沉默了。

  不过,伴随着大规模寻找,“顺其自然”开始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在媒体采访中,不少人揣测他的动机:“是有一些历史原因吧,需要以向社会做慈善这样的方式来补偿?”甚至,“这钱不会来路不正吧?”

  传言最盛的那一年“慈善一日捐”活动中,“顺其自然”捐款15万元,并再度给慈善总会写信,最末一句是“坏事不做、好事不说,顺其自然”。

  “这或许是对那些传言的回应。”陈海英说。

  停止寻找:尊重比什么都重要

  时间可以证明诚意,质疑可以变为尊敬,人们对“顺其自然”的好奇却有增无减。

  要找,线索还是有的。尤其是善款汇出的邮局。

  根据江东区百丈邮局、海曙区芝兰邮局工作人员的回忆,“顺其自然”是一位30多岁的女子,身材修长,挺秀气。

  不过,从江东区白鹤邮局得到的线索是,“顺其自然”是一位30多岁的男子,宁波口音,衣着朴素。

  宁波市慈善总会由此给“顺其自然”“画像”:可能是一对年轻夫妻,家住在宁波市江东区。

  邮局统一安装监控录像后,寻找更非“不可能”。有人建议,公安部门使用技侦手段,通过邮局的监控录像“锁定”目标。

  这个主意立即被否决了。宁波慈善总会副秘书长蔡怀书说,我们很想找到“顺其自然”,向他当面表示感谢,反馈捐款的用途、去向,但我们首先要理解和尊重捐款人隐名的意愿和权利。

  无独有偶,一位巧遇“顺其自然”的媒体人也同样选择了放弃追踪。

  2000年,时任《宁波晚报》记者的王元卓在邮局柜台办业务,忽然听到左边窗口的工作人员问,你是“顺其自然”?她抬头发现,被询问者是一位年约三十的女士,所填单据的落款就是“顺其自然”。

  “你是‘顺其自然’?”王元卓脱口而出,可对方只是礼貌地一笑,转身离开。王元卓愣在原地,很快,那位女士就走出了邮局。

  “这几秒钟,可能是我职业生涯的缺憾——我完全可以追上去,但在她明显不愿透露身份的时候,追问就太不尊重对方了。”王元卓说,尊重比什么都重要。

  回到报社,王元卓坐立不安,她鼓起勇气向领导和同事讲述了自己放弃追踪的经过。没想到,并没有人责怪她。她写的《记者与“顺其自然”擦肩而过》上了次日的头版头条。

  满城尽是“顺其自然”

  15年来,“顺其自然”屡获慈善、公益大奖。宁波慈善总会里,那些替其代领的奖杯和证书,摆满了一整柜,依旧无人认领。

  可同时,越来越多的宁波市民开始效仿“顺其自然”,捐款不留真名,要被问急了,就说,“那你写‘顺其自然’好啦。”

  有老太太在宁海县捐款1万元后说,宁波城里有个捐款不留名的叫“顺其自然”,那她也叫“顺其自然”。

  有大姐第一次参加慈善活动就捐出30万元,记者向她保证“我们一定会像爱护‘顺其自然’一样尊重你的匿名意愿”,她才愿意谈谈自己捐款的初衷。

  还有大叔向宁波市慈善总会镇海慈善分会捐款108万元,但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和职业,只说“我想回报社会”“我想为下一代作出榜样”。

  更多是化了名的“顺其自然”——援助失明者和白内障患者的,就写“任(迎)光明”;帮助贫困学生解决读书困难的,就写“朱(助)学”;营救生命垂危又拿不出医疗费用的病人的,就写“朱艺(助医)”……

  一位受资助完成脑瘤手术的孩子每年都会给“顺其自然”画一幅画,在她的画里,“顺其自然”是长着翅膀的守护天使。

  多位曾受“顺其自然”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告诉记者,“今天我是受助对象,明天我将像‘顺其自然’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据新华社新媒体专电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