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中国烹饪协会与工商行政部门有一场小博弈。北京市工商局发布信息,认定餐饮行业6种不公平格式条款,要求1个月内整改。中国烹饪协会组织座谈,并发出公开信,请求国家工商总局制止北京市工商局行为并公开道歉,国家工商总局回应北京市工商局规范餐饮“霸王条款”是服务民生、维护公平。
北京市工商局所指6条餐饮“霸王条款”,涉及自带酒水、消毒餐具收费、包间最低消费、订席全额收费、餐饮场所内遗失物品概不负责、自带食饮视同放弃食品卫生投诉权。这些餐饮行业内的“规定”,可谓司空见惯。餐饮业自然乐见如此,消费者多年被迫接受,以至于渐渐内化为无可奈何的“认同”。
积非成是,餐饮业的霸王条款不只是维护其不当利益,而且几乎对消费者进行了成功的说服。例如,餐厅不许自带酒水,人们觉得不这样,餐厅就赚不到钱;包间有最低消费,人们觉得这是购买更好服务;餐厅订席若不提前半月取消就被全额收费,人们觉得不如此对餐厅影响太大。餐饮业不仅执行了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规,而且对消费者完成了洗脑。
北京市工商局要求餐饮业改变这些“规定”,掀翻了一个行业不公平还显得其乐融融的餐桌,貌似无事找事,实则引爆了消费者沉默的权利,让人醒悟于消费者权利是多么容易被习以为常地侵害,也让太多自认“争也无益”的消费者看到终结不公平状态的可能,因引,北京市工商局的行为被消费者大声叫好。
烹饪协会反对北京市工商局叫停餐饮业的霸王条款,可以理解。它作为餐饮业的行业组织,站在行业利益的立场上,对行政权力进行游说、施压,可视为分内事。这类活动只要行走在法律轨道内,都应算正常的社会机制。但其每一活动所诉求的内容,有时是“维护行业正当利益”,有时是“维护行业不当利益”。
行业协会是社会组织之一,代表一定行业内的企业。行业组织有利于形成行业内的秩序,往往被视为行业趋向良性发展的建制,但行业组织也可能将行业内的利益固化。
北京市工商局叫停餐饮霸王条款,餐饮行业组织起而反对。而餐饮行业持续多年执行霸王条款,社会公众又是否有足够的反对之声呢?工商行政当局有监管市场秩序、捍卫市场公平的责任,社会公众难道不也应当对霸王条款有基于切身利益的强烈反对?但事实上,公众已基本失去反对的表达,公众是分散的,因而也是无力的。在消费领域,唯一代表公众的是消费者协会,它并没有发出强大的声音,于是餐饮消费中的不公平就被忽视了。
今天,行业协会正在表现其力量。塑化剂、食品添加剂、进口家具造假、活熊取胆、药品价格、汽车限购、房地产政策……各种风波或争议里,行业协会在挺身而出。专家出场已经开始臭街了,行业协会的出场则正方兴未艾。相比较而言,人们反感专家装扮客观而为利益集团补台,但对本来就代表利益集团的行业协会公关尚能接受,但这也预示着行业协会将渐渐失去公信力,它将被视为拉偏架的好手,而没有起码的公正公平可言。无公信力,这种形象是行业协会的自主定位,还是运行所导致的形象苦果?行业协会可以自省。
社会博弈中,利益集团有协会、学会、研究会、高峰论坛、联谊会、恳谈会等各种方式反映其主张,而普通民众则基本缺席了博弈过程,因此,其利益诉求难以表达、利益主张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