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柒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余雷:从“探险王”
到救援队长
  余雷向记者介绍参加志愿活动的情况 现代快报记者 李雨泽 摄
  越野车上常备各种应急救援装备 现代快报记者 李雨泽 摄

  2013年8月,一笔来自无锡市民政局的24万元拨款划入了无锡市民防应急救援指导服务中心的账户。无锡市民防应急救援指导服务中心是一个民间公益组织,这笔拨款将用于该中心申报的两个公益性项目:“居家老人突发灾害事件后的自救互救项目”和“贫困生科技体育培训项目”。这个事件被当地媒体解读为政府试图打破“全能政府”形象、外包公共服务的开始,有着开创性的意义。“我们正面临着不错的发展契机。”该中心负责人余雷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现代快报记者 付瑞利

  从“探险王”

  到“救援队长”

  “我看社会还是很阳光的。”

  余雷,54岁,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对户外探险情有独钟,是无锡市探险协会的会长,也是无锡市应急救援志愿者总队的总队长。近年来,他很少去公司,几乎把所有业务都交给副手打理。

  因为掌握专业技能和拥有一颗公益心,从2008年至今,他组织参与了不少应急救援活动和培训,占去大量时间。但余雷说,帮助别人看起来很光荣,受教育的反而是自己。5年了,他和协会的100多名“活跃分子”一直坚持走在做公益的路上。

  这一切还得从1997年的一场大雪说起。

  那天,雪后的无锡城内道路拥堵,有些公交线路都瘫痪了。上午八九点,有媒体朋友打来电话,说受大雪影响,采访车辆开不出去,希望余雷提供帮助,拉记者到气象站、客运公司、车站等地采访。

  此前,没什么其他爱好的余雷,已经玩了两年户外探险,圈子里不少人都认识他,大家经常开着越野车,一起外出活动。接到求助电话后,余雷打了几通电话,大家都一口答应,放下手头工作跟着他“出去帮忙”。

  “当天喊了20多台车子,我安排4台车拉着记者采访,其余的兵分几路,来到坡陡路滑的桥边,专门拉车过河。”出于“好玩和本能”,余雷开着越野车,守在无锡吴桥附近,忙活了一天。他说,那天只自己就帮助100多辆车过桥,特别有成就感。

  余雷说,那个时候心里还没有志愿活动的概念,只是简单的“碰到了就帮一把”。事后,他意识到,如果成立一支救援队伍,专门应对大的突发状况,就更有利了。可这个想法一直没能实施。

  又一次雪灾袭来

  拉起一支应急车队

  此后的10年当中,无锡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余雷和他的同伴们,更多的是远行探险,途经边远贫穷地区时,为当地的人们做些公益活动。直到2008年初,又是一场大雪,让不少无锡市民陷入困境。这一次,余雷他们已经成立越野车队,并于2007年着手组建无锡探险协会。

  面对突发雪灾,余雷和兄弟们再次出动。只不过相比起以往,他们已经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组织:雪后的无锡城,40多台越野车统一在后视镜上系着红丝带,穿大街走小巷,招手即停,提供拉车、搭乘等免费服务。

  余雷也来到无锡市北栅口立交附近,忙着拉车过桥,并协调指挥其他救援工作。那一次雪灾,他和100多名探险协会的成员,在外面忙活了整整两天。那些响应余雷号召的热心人,绝大部分都是请了事假,开车来到街头的。

  经过这次雪中救援,余雷和他的无锡市探险协会,正式将开展志愿活动日常化了。每逢节假日,这些有野外生存能力的人们,都会来到各主要路口和高速路口,设置突发事件救援岗,无偿为自驾游的人提供服务。2009年,在探险协会的基础上,无锡市志愿者总队突发事件车队成立。

  三次震区救援

  “菜鸟”成长为专家

  从2008年开始,因为几次地震,余雷和队员们的身影又出现在汶川、玉树和雅安。尽管在之前的户外探险活动中,这些曾穿越过四大无人区,足迹遍布南疆北疆、青藏高原等地的探险爱好者们,已经积累了颇为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但面对强震带来的灾难,该如何救援,就连余雷也成了“菜鸟”。

  原来,汶川地震发生后,还没有什么震区救灾经验的余雷,单枪匹马去了四川,随车带着十几件矿泉水、20多箱方便面、30顶帐篷和50条睡袋。到达灾区后,他才发现自己能做的,只有放下东西离开。“没有人对接,不知道该干什么。”但之后的玉树地震和雅安地震,余雷已认识到,开展志愿活动,除了热情,专

  业和理性同样重要。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当天,余雷召集队员组织义卖,筹了十多万元。玉树最需要什么?有人说需要食物、衣物、帐篷……但余雷根据前方传来的消息和多次探险的经验判断,那里应该缺少药物。于是,队员们连夜走遍无锡的大小药店,买了8万多元的阿莫西林,一起交由余雷运抵玉树。“到了那里,果然最缺消炎药。”

  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与之前两次地震不同,余雷和队员们却迟迟没有动身,不少朋友很不解,“你们怎么还不去雅安?”参加过地震培训课程的余雷认为,那时候去灾区就是去添乱。果然,很快就有消息传出,雅安救援通道被堵,道路成为最紧缺的资源。一个月后,余雷和几名心理辅导员才悄然启程入川。

  实实在在做公益

  收获阳光和感动

  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活动中后,余雷感到,每次利用空余时间帮别人做些事情,受教育的反而是自己。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有一次,在惠山的志愿岗上,几名队员把一位脚部扭伤的老人抬下山。后来,老人伤愈找来,道谢称活了60多年,终于感受到社会上还是好人多。“一件小事,能改变一个人对社会的看法,不容易。”这让余雷深受触动。

  而在几次震区救援过程中,让余雷和队员们记忆最深的,当属玉树抗灾。余雷说,地震发生后第二天,他们运着十大箱救援物资,从上海乘飞机赶往玉树。航空公司见状,免收所有运费,并安排优先通道。飞抵青海后,余雷他们领取之前已经搞定的通行证,直奔灾区。

  “当时,因为暴风雪,通往玉树的公路封了。”和交警一番沟通后,余雷和另外3名队员通过关卡。沿途不断有民警拦下车子,“你们辛苦了,请吃饭、喝水、休息……”这让他们颇为感动:还没到灾区做事,就有那么多人感谢自己,温暖。

  余雷描述,继续前行途中,雪像是从空中往下撒,雨刮器都刮不动了。“当时海拔很高,两名队员已经有高反,可以说是拿着生命在开车。”距离玉树还有20多公里,惊险一幕上演了。由于看不清前方路况,越野车竟然飞下近4米高的路基,万幸的是,人和车都安全。没过多久,在一辆过路货车的帮助下,余雷他们驶上路面,继续前行。

  到达玉树,和当地政府部门对接后,余雷开始发药。他说,灾民排好队,每人一盒,没有争抢。灾民还主动上前问候,送来刚分到手的饼干。“面对我们的一点帮助,他们表现出的回报之情,让人受不了。”这也使余雷坚信“社会还是很阳光的”。

  希望建成

  一流的民间救援队

  从街头设岗为过路者提供帮助,到赶赴灾区应急救援,5年来,余雷和他的队伍组织参与的志愿活动,太多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表现出的专业性和公益心,除了获得公众的好评,也得到了官方的关注和认可。

  2012年,在无锡市民政局的支持下,依托探险协会,成立了无锡市民防应急救援指导服务中心。与此同时,当地包括红十字会、气象局、文明办、地震、广电在内等多个部门,也与余雷的团队合作,开展一系列活动。“最多的时候,我们是一支队伍,扛着12面旗子。”余雷很开心,笑称这下终于找到了“婆家”。在他看来,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有政府部门管是件好事。这样才有发展下去的靠山,否则就是“野孩子”。

  2013年8月,在无锡市公益创投活动中,余雷和他的团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他们以无锡市民防应急救援指导服务中心和无锡市探险协会的名义,申报的“居家老人突发灾害事件后的自救互救项目”和“同享阳光——贫困生科技体育培训项目”,经过评审,成功入围。

  这意味着,一笔高达20多万的资助资金,将注入到团队的建设当中来。“现在不用担心生存问题,而是关心品牌建设了。”余雷说,有了钱,就可以购买一流的装备,组织人员参加学习、培训。他们打算用两年时间,成长为省内数一数二的民间救援队。

  收获第一笔

  政府扶持资金

  近日,无锡市民政局相关人士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起初,余雷找来登记探险协会时,他们并不支持,因为在无锡没什么可以探险的。但打过几次交道后,他了解到余雷这批人“是做事情的”。所以,民政部门决定给无锡市探险协会尽可能大的帮助。“他们这批人很有公益心,经常到西藏一带去,给很多贫困的孩子送去学习用品、衣服等。”

  2012年,无锡开展首期公益创投活动。这属于政府购买服务的一种形式,即从福彩公益金当中拿出一部分钱,资助社会组织的发展,同时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涉及为老、为少、助残等方面。当然,这需要社会组织申报,并经专家评审。那一年,无锡拿出的资金有400万,收到156个申报项目。经筛选后,60个项目成功入围。

  今年,作为当地较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余雷和队员们参加到公益创投活动中来。最终,他们申报的两个项目成功入围。“以前,余雷这批人默默无闻做过很多事情,获得过很多证书,但没有谁真正给予资金扶持。”无锡市民政局这位人士表示,像这种实实在在做公益的社会组织,理应得到帮助。而公益创投活动,能够让他们发挥长处,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在余雷看来,这笔钱既是实实在在的扶持,也是对他们公益活动的肯定。“我们正面临着不错的发展契机。”对于未来,余雷满怀信心。

  余雷:荣誉就像一道“紧箍咒”

  与5年前刚成立时相比,今天的无锡探险协会,显得有些“名不副实”。在公益这条道上,这个探险协会越走越远。但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面对这个有100多号“活跃分子”,时常开着40多辆越野车组织活动的团队,余雷有更多的思考。

  柒周刊:这么多年坚持组织参与志愿活动,有哪些感触?

  余雷:回头再看,从我个人来说,做公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想法很简单,就是出于本能,好玩。第二阶段,是稍微有些成绩了,想着真心办点好事。第三个阶段,一半是真心想做,一半是无奈。

  柒周刊:你所说的“无奈”是指什么?

  余雷:我扔不下我的队员。这么多年下来,至少自己得到了名,但是队员们什么都没有。现在协会有了好装备,大伙很高兴。但仔细想想,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自己又拿不走。我对他们有一种愧疚感。大家推举我,我不得不做好,因为不想让他们失望。

  柒周刊:这种无奈更像是一种压力,除了来自对队员的愧疚外,还有哪些方面?

  余雷:每次有荣誉,都像是个紧箍咒,勒得我压力很大。因为我感觉这与“志愿”的原则相违背。拿了奖,如果哪天我有事没有参加活动,就可能被指责,身不由己。像是走上一条不归路,因为环境喜欢把做不做好事与讲不讲道德绑在一起。另外,一个人坚持十年二十年做好事,不容易,但一个团队能运作5年,更不轻松。

  柒周刊:那有没有想过放弃呢?

  余雷:2010年左右,曾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坚持还是放弃呢?我在公司已经无法正常工作,如果再坚持下去,意味着将失去更多。当然,还包括对家庭的考虑。90多岁的老母亲听到我去灾区,急得直打电话。目前为止,我已经换了4台越野车,投入特别大。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因为我自认为是个执著的人。并且,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正面临着不错的发展契机。

  柒周刊:既然坚持下去,并且抱有信心,那你对团队今后的发展,有哪些新的想法?

  余雷:有一次无锡有个大型活动,队员们连续工作很长时间,没有怨言。他们是请了事假,开着自己的车子,贴着油钱,来做义工的。我很过意不去。志愿者们的积极性需要保护,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他们当成免费劳动力。

  团队的生存绝不能靠个人魅力,我很反对“精神领袖”这个称呼。尤其像我们这个行业,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如果哪一天,我做不了了,谁来协调大家一起做事情,这是个问题。因为之前有类似的例子,一个团队的领导在,很辉煌。他一走,立即衰落了。我现在已经开始考虑,下一个会长的问题。如果我不在,谁能胜任这个位子。

  政府的划算买卖: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

  9月30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里面提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

  今年10月,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该意见答记者问时表示,《指导意见》没有列举购买服务的具体范围,而是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即为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

  10月21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凡是社会能办好的尽可能交给社会力量承担,加快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上述的“社会力量”,就包括像无锡探险协会这样的社会组织。也正是这些政策的出台,让余雷和队员们认为,他们迎来“不错的发展契机”。其实,在此之前,江苏省民政厅已下发通知,在全省组织开展2013年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服务创投大赛,并将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投入1000万元省级福彩公益金对优秀项目和创意项目给予扶持。

  面对种种“利好消息”,无锡市民政局相关人士表示,以前一直在喊要建设“小政府,大社会”,把政府不该管的事情,交给社会、交给市场去管。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他认为,这个想法已经从喊口号发展到慢慢落实。

  该人士称,刚开始时,大家遇到最大的困惑是,社会组织想要真正发挥作用,很难。因为在有些人的印象中,志愿者总在做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可有可无。这说明,大家的认识还不够。另外,从现状来看,对社会组织的定位也存在问题。

  他说,既然是志愿者团队,那就是无偿的。志愿者们有公益心,把业余时间贡献出来,就不能再让他们既要贴人工,帮人做事,又要贴资金。否则,公益很难持久下去。“针对产生的这部分成本,就可以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支持。”

  12月13日,江苏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购买服务,在全省各地多有探索,苏州、无锡等地起步较早。为老、为小、助残等社会公共服务,之前就有向一些社会公益组织购买。很多中小型的、微型的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创投,开展一些慈善活动,政府给予资助。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相比以往,政府购买的范围更加拓宽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这些社会公共服务,而是更多地与政府职能转变,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个范围并非由民政部门决定,而是由各政府部门根据自身情况,拿出可以交由社会力量承接的职能。

  “政府的一些事务性工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或者转移给社会组织去承担,以此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他说,就民政厅本身而言,要把自己的一些职能拿出来,交由社会力量承担。

  每次有荣誉,都像是个紧箍咒,勒得我压力很大。拿了奖,如果哪天我有事没有参加活动,就可能被指责,身不由己。像是走上一条不归路。

  ——余雷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