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是南京的一张名片。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市民,相信多多少少接触过云锦、见过它的美。但云锦究竟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其实,在织锦之前还有几个鲜为人知的核心步骤。首先便是设计,设计师将作品所包含的各个元素通过线条表现,绘制成细致的白描稿。接下来,进入“意匠”这一步,将拷贝过来的白描稿描图、上色,变成色块。再经历挑花结本的过程,最后,在织机上织造成锦。
在南京云锦研究所省级非遗传承人郭俊的工作室内,郭俊正在推敲、琢磨《万寿中华》设计稿。这幅作品的第一稿已经被5家博物馆收藏,这次再对设计稿进行修改可能是最后一次,完成后的云锦将被故宫博物院收藏。距离不远的另一张工作台上,三个女孩子正在仔细描图、上色,她们的工作便是“意匠”。笔尖在线条勾勒的空间中填入色彩,栩栩如生的仙鹤、翠绿的植物、精致的龙舟,渐渐呈现。
在整个工作室所占区域最大的便是“挑花木机”了,挑花工的一双手在丝线间游走,或挑、或提,用丝线作经线,用棉线作纬线,以结绳记事法将结构、位置、色彩的所有信息挑制成花本程序。形成一个个绳结,看起来很神秘。“这个步骤便是挑花结本,纹样设计好了之后,将其编制成可供织造使用的程序。”郭俊介绍说。再翻看绳结的另一面,丝线和棉线被有序安排。
织造车间内,51岁的王圣亮正在熟练地操作织机,他的妻子在织机上“提花”。那些记录了所有信息的“密码绳结”在织机上被“解码”。由于织造过程中,织手只能看到反面,不知道织得有没有错、好还是不好。他们只能通过织机下面的镜子反射,看到一点点。通过镜子的反射可以看到,那些被解码的信息,在王圣亮手中一点点凝结成锦。
现代快报记者 辛一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