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柒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三面环山、化工围城下的
雾都诞生记
  南京连续多日雾霾迷城,估计就连“中山先生”也感觉到“呼吸不畅”
  本版摄影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施向辉 马晶晶 李雨泽 顾炜 现代快报见习记者 徐洋
  南京市中心能见度很低
  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来源分析(2011年)
  制图 沈明

  “紫峰,你去哪儿了?”12月5日,他在微信里连发了10张图片,清一色的天空,各个角度的灰霾,地标性的紫峰大厦消失不见,南京城各大媒体对于雾霾天的头条报道触目惊心。从12月4日开始,南京遭遇最强污染天气,全天全城的空气污染指数居高不下,空气一片污浊。他也因此颇有感触,“雾霾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别抱怨,少指责,从每个人做起。”

  58岁的韦昌明,2010年到今年2月间担任南京市环保局局长,卸任后,目前是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与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微信名为“向往蓝天”的他,自称“老环保人”,虽然已经不再处于环保工作第一线,但对环境的关注早就成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在他的微信中,无非是三个内容:对雾霾天的分析与担忧,对清新美好空气环境的向往,还有最爱的小孙女儿。“因为我们平时念叨太多了,现在小宝宝早起第一时间也会学我们一样看天,然后发一句感叹,‘今天天不错嘛’。” 现代快报记者 刘伟伟 吴怡

  数据步步惊心!

  南京遭遇史上最强污染天

  今年的南京,雾霾一直徘徊在城市上空,挥之不去。

  1月,南京总共25天污染,给2013年开了个阴霾的头。

  而进入秋冬季节以来,南京多次遭遇严重污染天气,仅刚刚过去的11月,30天中有23天是污染天气,其中中度和重度污染的天气多达8天,从11月20日开始到26日,更是连续7天维持中度或重度的污染环境,污染天气狂轰滥炸,没完没了。

  而进入12月,蓝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与恶劣空气质量相对应的,是南京空气污染预警的不断升级,从年初第一次发布空气污染橙色预警以后,11月8日和12月2日,南京再次发布橙色预警,并在12月4日,升级为最高级别的空气污染红色预警,此后红色预警连续几天高挂,每一天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都高于300。一场今年以来最大范围雾霾,正在上演。预警升级、口罩脱销……人人自危的同时,从未像现在这样渴望蓝天。

  距离年末只有3周多一点的时间,“雾霾天开始,雾霾天结束,算是首尾呼应吗?”戴着厚实的口罩,穿行在能见度极低的城市空气里,每个南京人都为此困扰不已。而这个冬天很长,即将到来的明天,即将到来的2014年,以及即将到来的未来,我们会呼吸到怎样的空气?这个问题,很多人在想,很多人又不敢去想。“我从2010年干到今年年初,环保搞了几年,可是现在看来,好像没有大的效果,想起来,很苦恼。”韦昌明向现代快报记者坦言。

  昔日佳丽地,今夕“雾都”

  说起南京,江苏省会,六朝古都,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花红柳绿,蓝天碧水,才是最与之相匹配的词语。孙中山先生1918年在《建国方略》中评价南京:“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

  鸡鸣寺、玄武湖、栖霞山的六朝古都文化遗迹,总统府、中山码头的民国风情,还有秦淮河畔摇曳生姿的桨声灯影,无一不让人沉醉,也吸引着无数外来游客的驻足。

  如此有山有水的“美善”之地,也曾多次获得国内和国际上的环保美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这些沉甸甸的名头,全是对南京环境的肯定和鼓励。

  然而这样美好的城市,近年来却愈见污浊。“过去,说起霾字怎么写,很多人估计都不知道,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但这两年雾霾天气的狂轰滥炸,估计连小学生都能够很熟练地写出来。”韦昌明回忆,实际上雾霾天气并不是这些年的新生产物,早在解放初期,就有雾霾天的说法,每年大概十几天,而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80年代开始,蓝天就在比较明显地减少。”尤其是2010年以后,雾霾天气更是开始取代蓝天,成为老天爷的常见“脸色”。

  2012年南京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17天,达标率86.6%,与2011年持平。但是参照新标准,达标率为55.5%,也就是只有203个“蓝天”,比老标准下降31.1%。虽然雾霾天不等于空气污染,但空气质量的恶化,反映在天气上是雾霾天增多。

  在今年气象部门和社科院联合发布的《201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中提到,目前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每年的雾霾天数增加最快,南京平均每年增加3.9天。据气象部门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前,南京的雾霾天都维持在100天以内, 1991年到2000年,南京的年平均雾霾天数是123天,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中,南京的年平均雾霾天数为158天。

  而最近几年这个数据上升得更厉害,2010年,南京的年平均雾霾天数为191天,2011年为191天,2012年226天。今年前十个月,南京的雾霾天数已经达到186天,加上最后两个月密集的雾霾天气,2013年的雾霾天数很有可能再创新高。

  雾霾多发、空气污染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是萦绕在大家心头、最近被提及最多的一个问题。一些媒体报道,静稳的气候条件是主导因素,其次是化工企业、工地扬尘。但韦昌明认为,“雾霾哪里来?污染加气候条件,顺序不能颠倒。”在他看来,导致雾霾天气的“元凶”,是工业、工地等排放的污染,而不能怪罪到“老天爷”的头上。

  燃煤量居高不下

  “南京市煤炭消耗量,这几年都是较快增长,1982年仅为366万吨,到2006年为2019万吨,2011年为3480万吨,2012年为3528万吨。”这一连串数字,韦昌明几乎没有犹豫就报了出来。

  “南京的重化工比重太大了,污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南京市环保局曾做过调研,全市石化、冶炼、电力、水泥4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占重点企业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但是,工业耗水总量、工业耗煤总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工业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占比全都在90%以上。”

  南京给自己定下煤炭消耗量的目标,是“十二五”控制在3240万吨,但从实际来看,2012年却比2011年增加了48万吨,不仅没有降反而还在增加。

  “如果煤炭消耗量降不下来,其他措施再怎么努力,污染总量也很难降下来。”韦昌明直言。

  每平方公里,每月有8吨尘

  南京的众多施工工地贡献出的扬尘,也是空气污染的一大原因。仅去年一年,全市在建房屋工地就超过2600个,而如果按照绿色施工标准,多数工地扬尘防控都不到位。

  不仅如此,由于道路清扫机械化率偏低,只有60%,道路二次扬尘形成叠加效应,让空气质量更加糟糕。

  纷纷扬扬的尘土,从工地而起,飘浮到空中,随着大气和风力运动,弥漫全市。

  为了搞清楚全市的降尘量,南京环保部门在全市48个监测点布下降尘缸,并定期对“降”进缸内的“尘土”进行检验称重。这样一来,南京每天产生多少扬尘将时时“记录在案”。

  根据南京市环保局统计的数字,去年1-12月份,全市每月降尘的平均值为8. 21吨/平方公里。

  机动车数量增长太快

  说到南京机动车数量的增加,韦昌明用了“太快”两个字。数据显示,全市2013年6月机动车保有量接近170万辆,并持续增长。“每天上牌量都在500个左右,这是什么概念?”

  根据南京市环保局调研结

  “雾都”是怎样诞生的?

  果,交通源排放主要以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为主,排放量分别占南京市排放总量的23%、91.4 %和84.9 %,且集中于市区。

  不仅如此,南京目前尚余黄标车6.6万辆左右,由于柴油车仍未执行国Ⅳ标准,经过相关测算,1辆黄标车的排放量,相当于28辆国Ⅳ车。

  秸秆焚烧、烟花爆竹雪上加霜

  “现在的污染情况,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个方面导致的,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实际上,在最近爆发的这次今冬以来最强雾霾中,秸秆焚烧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江苏北部、浙江以及安徽等地的网友,均发现过秸秆焚烧的火点。

  江苏一名电视台的记者,在苏北一处秸秆焚烧现场直播时,说着说着,人就消失了。这样的画面,让大家在调侃之余,心里也很沉重。

  实际上,夏秋秸秆焚烧、春节烟花爆竹燃放、外来沙尘输送等特定污染现象,也会在短期内大大加重南京空气污染负荷,由于大气环境容量有限,在不利扩散气象条件下易造成空气污染。

  2010年,三次沙尘过程,造成8天空气污染;2011年春节,烟花爆竹燃放造成PM10、SO2浓度快速增高,造成7天污染;2012年6月10日,因空气扩散条件差,南京全市农村及周边地区秸秆焚烧造成严重污染,南京出现“黄泥天”,城区一片昏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地势特殊:三面环山

  实际上,对于南京这个有特殊地理位置的城市来说,无法承受污染之痛,有其重要的客观因素。

  南京的地形,是三面环山(牛首山-祖堂山、青龙山、紫金山),一面临水,“地势就像一个西北开口的簸箕,阻碍大气污染物向周边地区输送和扩散,污染物容易在市区滞留堆积”。

  而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南京却面临的潜在环境风险:全市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20家,经营企业3800家,涉及危化品数百种,剧毒品近20种。每天仅江北地区过境的危险化学品车辆就达500辆。长江南京段,每年装卸危化品运输船只达2.8万艘,每年进出南京的危化品4500万吨。

  目前,生产型企业已经逐步搬迁至主城区以外,尤其是化工企业陆续迁入江北化工园,但因为总量大,而且江北作为已经发展到有着一百多万人口的新城,同样面临着日趋严峻的环境压力。

  不仅如此,南京主城区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在主城区上风口布局化工园区,客观上对主城区的大气环境改善造成了较大影响。”

  观点

  “老环保人”韦昌明:

  产业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雾霾严重?谁都逃不了干系

  在微博上输入环保、空气、污染等关键词,总能够看到不少网民义愤填膺地对环保部门指责。

  “作为环保部门的人员,却对于目前的空气污染束手无策,还要你们何用?不如辞职!”比这种更严重的逼问并不少见,韦昌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年还在任时,由于自己的网名叫“向往蓝天”,曾经有网友给他留言,“你看看南京现在的污染天!你还好意思说蓝天!”

  他坦言,环保部门及时对环境问题进行播报,不藏着掖着,是在目前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最基本和必要的要求。“哪怕数字再难看,该是什么就说什么,遮遮掩掩只能是自欺欺人,没有意义。”然而治理环境问题,光靠环保部门,实在是势单力薄。

  “面对雾霾天气,目前人们有两种心理倾向,我认为要防止。一种就是这种雾霾天气是全国性的。”也就是说,全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涉及到6亿人口,一些地方认为,如此大范围的污染天气,仅靠自己这里一个地区的改进是没有用的,“谁动谁吃亏”,“这种心理便会导致谁都不愿意动,谁都不做调整,雾霾天气怎么可能得到解决?”

  治污不能光靠政府强制管理

  另一种倾向,便是“谁都有话要说,谁都有理”。韦昌明一连举了多个例子,来讲述这种情况的严重性。在查某个企业时,由于企业排放不达标,环保部门要求它强制治理,停掉一部分内容。而企业则抱怨,几万职工要吃饭,停掉了只能靠政府来补贴生活;处理工地扬尘,要求不达标的停工,结果工地就会搬出各种重点工程的名头来,说要赶进度,必须在时限内完成;在机动车治理方面,要求淘汰污染严重的黄标车,提升油品质量,结果很多车主不愿意换车,年初南京提出黄标车淘汰的政策时,还有黄标车主联合到环保局上访,称“面包车要运营,不让上路就是断了生活”;春节期间要求禁放烟花爆竹,结果很多人反对,表示“春节不听爆竹声就只能听狗叫了,没有年味”……

  “我们还多次提出,将各种会议的住宿点安排在地铁口,公交站台附近,让领导们少开公车,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同时也体验一下城市的公共交通,”结果反而被抱怨“环保局怎么不管环保不管空气,管起车辆交通来了。”韦昌明表示,要想改变目前的环境情况,除了政府部门的政策法规,还需要改变“只会抱怨别人,却不改变自己行为”的普遍心态,不管是企业,还是市民个人,都要意识到,环保问题必须从自己开始,在这个社会里,谁都逃不开,谁都要负责。

  “光靠管理部门来强制管,效果甚微,”韦昌明回忆,曾经有个大企业在新街口的建筑工地,既没有围挡、降尘等防护措施,也经常在夜间开工,市民抱怨投诉了多次。环保部门上门执法,也只能根据规定的上限处罚3万元,处罚完了,工地继续施工,连续几次,根本没有将警告放在心上。环保人员无奈之下,将执法车停在工地门口,不管谁来托关系都不理,这才让闹腾的工地消停了几天。“环保部门的管理只能是一种辅助,群众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才是减少污染源排放的关键。”

  非做不可的几件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目前的这种严重雾霾污染天气,韦昌明认为,还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三五年内是不可能马上改变的。“我的想法,可能需要30年时间。”

  “危机感、紧迫感”这是韦昌明谈到雾霾时,最常提及的几个词,“但要有信心,真的下定决心,这不是不可以解决的。”他话锋一转。在韦昌明看来,南京要治理雾霾和空气污染,必须“当前和长远并行,治标和治本同时进行。”

  “针对空气污染的预警和预案,仅仅是应急,虽是必须的,但不能从长远根本解决问题。”韦昌明说,“目前这个阶段,要解决污染,有几件非做不可的事。”

  韦昌明所说的非做不可事的事,共包含4个方面。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切实改变重化工业比重过大的现象;改变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耗总量;严格控制城市建设面,有计划分步骤进行城市建设,不能一哄而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交优先发展。

  在采访中,现代快报记者留意到,韦昌明的电脑屏幕是他自己拍摄的奥体中心附近的天空,他表示,这是他当初在环保局上班时拍下的,“当时每天都要拍一张同一个地方的天空,每天进行比较。”卸任以后,照片拍摄中断,而关注空气却没有停止。

  今年2月,现代快报记者曾对韦昌明做过报道,当时,还担任南京环保局局长的韦昌明,每天都会在日历上对当天的空气进行记录,一旦污染,就会用红笔画上一个红圈,并且用黑笔记录下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在采访结束前,现代快报记者再次看到了这本挂历,上面的涂画记录持续到了12月5日当天。“南京美,美在骨子里,需要每个人去呵护。雾霾终将过去,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抗战。”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