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发现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2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候鸟南京之旅 一场为生命而战的冒险

  候鸟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个对归来的承诺。

  它们的旅程千里迢迢,经历了危机重重,只为一个目的——生存。

  候鸟的迁移是为生命而战。——《迁徙的鸟》

  古往今来,人们对大雁这样的候鸟都寄予了别样的情思,“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人们希望在天空自由翱翔的大雁传带书信,以解相思之苦;“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看到大雁形单影只,人们又会想到自己是多么孤单冷清……

  但是,对于飞翔在天空的鸟儿们来说,它们在迁徙时是什么样的感受?它们会为自己能展翅高翔而沾沾自喜,或者为自己孤单掉队而悲伤不已吗?也许在看过一部讲述鸟类迁徙的影片之后,你会对这些迁徙的候鸟有不同的看法。而南京,也是候鸟迁徙之旅中的重要一站。

  现代快报记者 戎丹妍

  一部电影,

  告诉你鸟类迁徙的艰辛

  2001年,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拍摄了一部电影《迁徙的鸟》,这部电影真实记录了候鸟们艰辛的迁徙之旅。

  影片中介绍,全世界的候鸟每年都会展开两次大迁徙,一次是由南向北,全球的鸟儿会在春季向着同一个目标——北极圈出发,只为到这里繁衍生息;另一次是由北向南,鸟儿在秋季从北极圈出发,飞向温暖的南方,以躲避严寒。而一次迁徙的旅程,少则600英里(约1000公里),多则12500英里(约2万公里)。飞行途中,有的鸟是不吃不喝一鼓作气飞到终点,有的是且停且飞,中途会稍作休息。

  对于它们来说,迁徙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诗情画意,它们沿途要经受各种磨难,暴风雨的袭击、雪崩的威胁、天敌的捕猎,还有人类对它们的绞杀和对栖息地的破坏。

  因此,当它们在天空飞行时,没有时间去为自己飞得多高而高兴,也没有时间为自己掉队而伤心,它们只有不停地飞,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目的地,这样才不至于在途中饿死、渴死、累死或被杀死。

  但就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鸟儿们依然没有迷失方向,也没有自暴自弃,它们坚强地活着。即使前方雷电交加,它们依然不停往前,即使前方是无边无际的沙漠或大海,它们依然昂首面对。这种在逆境中求生存的精神,让人敬畏。

  影片中部分候鸟的飞行里程和旅程:

  灰雁:1800英里,自欧洲西南部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斑头雁:1500英里,自印度到中亚草原

  欧亚灰鹤:2500英里,自西班牙至北方针叶林

  大天鹅:1800英里,自远东至西伯利亚冰原

  丹顶鹤:600英里,自远东至西伯利亚针叶林

  白头鹰:1800英里,自美国西部至阿拉斯加

  雪雁:2500英里,自墨西哥湾至北极地区

  北极燕:12500英里,自北极到南极

  大雁:从北方飞来,在南京休息三四个月

  回到南京,南京是否有影片出现的这些候鸟?

  通过江苏观鸟会资深会员罗堔的介绍,记者发现影片里有一种候鸟在南京会出现,这就是灰雁。灰雁在影片的开头就出现,其中有一只灰雁,因被人类的渔网绊住而掉队,后来被一位小男孩救起,这只灰雁就带着一片渔网上路了,最后赶上了大部队。但片中的灰雁出现在欧洲,南京的灰雁又是从哪里来的?罗堔说,目前没有人详细对这些候鸟进行跟踪考察,候鸟的迁徙路程也一直是个谜,只能笼统地说从中国的北方,比如东北这样的地区过来,或者可能来自更远的西伯利亚。

  而《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则是这样描述灰雁的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北方大部,结小群在中国南部及中部的湖泊越冬。一些鸟冬季至江西鄱阳湖。可能取食于海南沿海地区的海草。”如果我们从东北的哈尔滨算,在地图上测出从那里到南京的直线距离大约是1656公里,而实际上,这些鸟儿不太可能是沿着直线飞过来的,所以实际飞行的距离应该要比这更长。

  罗堔说,像灰雁这样的候鸟属于水鸟型,因此它们在迁徙时会缘水而飞,沿海和长江流域是重要的候鸟点,所以猜测它们是要跟着运河、洪泽湖、高邮湖等有水的地方过来。南京也正好有长江流经,因此也是大雁等候鸟迁徙途中重要的驿站,特别是长江沿江湿地及南部的石臼湖等湖泊,每年都能见到成群的大雁在此停留,场面非常壮观。

  但南京并不一定是它们旅行的终点,因为南京有水的地方水面并不十分开阔,而且有些大型湖泊也被人类围垦,不利于它们栖息,因此它们有的会留下来过冬,有的则是暂停,休整后继续往南,飞往水面更大的鄱阳湖、洞庭湖等地,那里有着更多肥美的水草在等着它们。

  除了灰雁,每年飞经南京的还有豆雁、鸿雁等大雁,它们的迁徙旅程和灰雁差不多,在南京只休息三四个月,到第二年的春天又要开始第二次迁徙。

  小天鹅:日夜兼程,飞到南京累倒了

  在南京,除了大雁,还有很多其他候鸟,最有名气的就是小天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罗堔说它们大多来自蒙古高原,每年12月份左右来到南京,它们部分会在南京过冬,大概有几千只,还有部分会继续往南,也是前往鄱阳湖一带。

  小天鹅、大雁这些候鸟都属于大型水鸟,飞行速度比小型候鸟要快,因此它们迁往南方的时间就相对晚一些,到11、12月份才陆续到达南京,而更早迁徙的冬候鸟大约在9、10月就已经到达南京。小天鹅在南迁途中也是日夜兼程,有一年鸟友发现它们到达南京时,在湖泊的大堤上就睡着了,连找个藏身之处的力气都没有,可见旅途的艰辛。

  候鸟在飞行途中,有的鸟类可以不吃不喝连续飞行6天6夜,这些主要是要漂洋过海的候鸟,比如红腹滨鹬,它们要飞越大洋洲,从北极圈一直飞到澳大利亚南部,中途只在中国渤海湾稍作停留,不过在南京还没有发现它们的踪迹。

  南京迁徙水鸟

  罗纹鸭:发现南京是风水宝地,每年来“度假”

  在南京,还有一些鸭类候鸟会在此停留。

  江苏野鸟会的资深鸟友“雄鹰”先生告诉记者,在南京沿江湿地和南京六合地区一些湿地中,每年都会有一些鸭类候鸟迁徙而来,并在此过冬,比如罗纹鸭、花脸鸭等,而且数量还挺多,有几百只,等度过冬天,到第二年的3月,它们又会踏上归去的旅程。

  根据《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记载,罗纹鸭“繁殖于中国东北湖泊及湿地,冬季飞经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云南西北部。在香港常有越冬鸟”。

  因此,罗纹鸭的迁徙范围比较广泛,迁徙旅程也有长有短。南京也许是它们中有个家族经过时无意发现的一块风水宝地,于是每年就都到此安居下来。

  鸳鸯:它们其实能飞,但大多被人折翅饲养

  而在鸭类候鸟中,还有一种候鸟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那就是鸳鸯。

  “鸳鸯双栖蝶双飞”,大多数人对鸳鸯的认识可能都是来自一些诗词戏剧,它们被誉为相亲相爱的楷模,并且是有钱人家养的家禽,只会游水供人玩赏,却不知野生的鸳鸯其实也是一种候鸟。野生的鸳鸯不仅能飞,而且它们还能飞很远的距离。

  在《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这样描述鸳鸯的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繁殖于中国东北,但冬季迁至中国南方。记录广泛但群种数量普遍稀少。常被捉来笼养。”

  罗堔说,在南京城市公园的一些湖泊中,每年会有少量野生鸳鸯迁徙过来过冬,但近几年来,因为人为的干扰和破坏,数量已经只有几只了,它们大多繁殖于东北,1月份到南京来过冬,然后春天离开。

  之所以大多数人觉得鸳鸯不能飞,是因为人工饲养的鸳鸯要么是被剪掉飞羽,要么就是剪断翅膀,使得它们无法飞翔,只能供人玩赏!因此现在野生的鸳鸯已经非常稀少。

  白鹤:为爱留下,原地等待小伙伴的呼唤

  像鸳鸯一样,面对同样困境的还有很多鸟类,比如东方白鹳、黑鹳、白鹤,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现在的数量非常稀少,在南京见到的数量也少之又少,有些年甚至都找不到它们的踪迹。

  江苏野鸟会资深鸟友“雄鹰”先生介绍说,他去年曾有幸见过一只白鹤,是一只亚成鸟,就是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鸟,因为是第一次迁徙,飞不动了,而亲鸟可能还有其他亚成鸟要照顾,只能将它丢下来,于是这只白鹤就只能在南京过冬了。按照它们的路线来看,目的地应该是鄱阳湖、升金湖一带。但第一次迁徙的白鹤不知道路线,所以必须在这里等待,第二年春天同类鸟按原路返回时经过这里,它听到鸣叫就展翅跟上,跟上部队飞回北方。

  这只白鹤一直到今年的3月8日才离开,今年是否还会再来,就不得而知了。可能它有了自己的小孩后,觉得南京还是不错的地方,就带孩子一起来过冬,而如果它在南京待得不好,那就可能再也不会来了。

  “雄鹰”说,候鸟的迁徙过程都具有家族性,特别是大型候鸟,一般是一家几口一起迁徙,当它们家族有人掉队时,家族成员通常会陪同掉队的伙伴一起停留下来。

  比如今年鸟友在南京发现的卷羽鹈鹕,就是掉队的一家三口,其中一只是亚成鸟,另外两只应该就是它的父母。亚成鸟飞不动了,父母于是留下来陪它,等它能继续飞了才一起离开。那三只卷羽鹈鹕在南京待了一星期就离开了,它们的目的地应该是温州沿海一带,那里是卷羽鹈鹕聚集的一个地点。

  一次旅程起码半个月

  有的在途中丧命

  那么,这些在南京停留或者过境的鸟儿,到底飞了多久到达南京的呢?有资料显示,陆地迁徙鸟速度大多在每小时30~70km,鸟类在迁徙中每天飞行6~8小时,以每小时飞行30~40km计算,每天平均180~320km。如果飞行2000多公里到南京,起码也要15天左右,但鸟类在迁徙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天气不好,它们就可能会耽搁,或者遇到了雾霾,使它们飞错了方向。

  在影片《迁徙的鸟》中,一群红胸黑雁在迁徙时就遇到了工业城市排出的大量雾霾,使得它们找不清方向,从而暂停了下来,而停留的过程中,一只红胸黑雁因为误踩到工业污泥中不能自拔,其他红胸黑雁看到它掉入泥淖,惊吓得全都离它而去,这只红胸黑雁就成为迁徙鸟类中死亡的一员。

  在迁徙途中,还有可能受伤,有的鸟因此丧命,有的则在恢复后再继续飞翔。因此,鸟类在迁徙途中淘汰率很高,特别是由北向南飞行的过程,开始的队伍很大,后来渐渐就变小,变散,所以说它们的迁徙是为生命而战。

  南京迁徙林鸟

  太平鸟:长得漂亮,日益稀少

  上面说的都是迁徙水鸟,罗堔告诉记者,候鸟中还有一支队伍,那就是林鸟,它们的个头没有水鸟那么大,迁徙时的队伍也没有大鸟那么有次序,会排成“一”字或“人”字,它们飞起来时往往像蝗虫一样,立体而密集,黑压压一片。很多小鸟迁徙前都会先集群,集成几千只的大群,然后像云一样跟着风飘到南方来。

  所以每年冬天,南京很多地方都能听到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或在小区,或在公园,或是山林田野间。每年到达南京的迁徙林鸟有黄腹山雀、燕雀、黄雀、灰头鹀、黄喉鹀、班鸫、白眉鸫、乌灰鸫、灰背鸫、北红尾鸲、红胁蓝尾鸲、太平鸟、黑头蜡嘴雀等,起码有三四十种。

  这里面有的品种还是非常稀有的,比如黑头蜡嘴雀、红胁蓝尾鸲、太平鸟等。

  一般长得漂亮的都不太常见,因为会被人类捕捉,占为己有,但是很多人买回去后并不知道怎么饲养它们,大多数就被养死了,而有的刚烈的鸟儿在被捕时就会不停挣扎,直到死去,所以现在这些鸟儿就越来越稀少。

  南京迁徙夏候鸟

  黄鹂:想看它们“鸣翠柳”越来越难

  在迁徙的候鸟中,还有一类鸟叫夏候鸟,就是夏天才迁徙过来的鸟。南京也有,两位鸟友提到了几种:仙八色鸫、黄鹂鸟、白寿带、蓝翡翠。这些鸟儿都是从东南亚一带迁徙到南京来避暑的,每年5月初来,8、9月离开。

  像仙八色鸫,就是从菲律宾一带迁徙而来。但这些鸟现在也非常少。“雄鹰”说,仙八色鸫是非常漂亮的一种鸟,飞起来时就像一幅彩画,让人眼花缭乱。但正因为它太漂亮,所以有私欲的人类就想把它占为己有,现在数量极少,南京仅发现几只。

  而人们熟悉的黄鹂鸟,罗堔说现在数目也少了,南京人想要看“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的风景,机会也越来越少。哪里才有得看?答:没人的地方!

  南京为何候鸟多?

  华东沿海是冬候鸟迁徙路线

  “雄鹰”先生介绍,据众鸟友多年的观测发现,南京观测到的鸟类约有330种,其中留鸟53种,其他都是候鸟,这在全国来说算是比较丰富的地区。候鸟又分冬候鸟和夏候鸟,冬候鸟一般在10、11、12这几个月从南京过境,有的就留在南京,这些候鸟在第二年3、4月份迁往北方;夏候鸟则是5、6、7月从南方飞到南京,在南京繁殖,然后到8、9月离开。

  东亚候鸟迁徙路径,主要是秋冬季节时自中国东北、华北,日本、韩国或远自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路往南迁徙,若经由陆地,则由大陆沿海往中南半岛,再继续向南可以远达婆罗洲,甚至澳大利亚等地。华东沿海是冬候鸟的迁徙路线,而南京刚好在这条线的偏西一点,因此出现的候鸟种类较多。

  此外,全球鸟类迁徙的路线主要有8条,通过中国的有3条。最重要的是第5条,中国的东部沿海就是第5条的主要路径,而江苏漫长的海岸线基本在这条线中间一段,那里是重要的水鸟生活地,连云港-盐城-南通的海边充满诱惑,也期待更加得到保护。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