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监狱32监区,位于溧阳农村,有民警22人,85名在押犯人。这个看上去再普通不过的监区,有着其特殊的身份——江苏省唯一集中关押艾滋病服刑人员的监区。在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现代快报记者跟随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工作人员来到这里,与监区民警和艾滋病服刑人员近距离接触,聆听他们的故事。
现代快报记者 马薇薇
现场
民警和服刑人员手拉手跳舞
11月20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一进监区大门,就听见欢快的音乐:一群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人正手拉着手,随着音乐跳舞,其中还包括一名身穿制服的年轻民警。他叫王志伟,今年26岁,来自四川凉山,今年刚被常州监狱招了进来。
据了解,目前在押的艾滋病服刑人员,来自四川的占了相当一部分,文化风俗以及语言和饮食等各个方面,都与常州当地差异较大。“之前有个复兴人接到家里电话,之后就闷闷不乐,整天茶饭不思。”一位监区民警告诉记者,由于不知道当时他和家人的对话,民警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导;使了各种办法才打听到,原来他被关押后,家里有几名亲人陆续过世。而这样头疼的事不在少数。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监狱特意招了一名“内行”人。王志伟自知“任务重大”,由于本身对艾滋病有一定了解,加上家人的支持,他很快就适应了这一特殊监区的工作。
自从小王来这里工作后,的确解决了不少问题,也带来了不少欢笑。来自四川的服刑人员看到他就如亲人般,用家乡话询问小王老家的情况。而就在几天前,他们还一起欢度了彝族新年,监狱也特意买来电磁炉,给他们“开小灶”,烹制彝族特色菜肴。
民警
22人都是主动申请来这里工作
32监区的22名民警,全部是主动申请到这一特殊岗位工作的,而问及原因,几乎是清一色的“工作需要”,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
据了解,从2007年11月中旬起,监区开始收押犯人。监区民警们直言,在这里工作不后悔,但亲朋好友的不理解让他们伤感。为了避免他人心里不舒服,不少民警尽可能减少走亲访友。虽然失去了很多,但看着一个个艾滋病服刑人员重燃生活的希望,积极投入改造,民警们深感欣慰和自豪。
据了解,从成立至今6年来,艾滋病服刑人员监区从未发生一起服刑人员死亡事件,从未发生一起重特大监管安全事故。
“很多人对艾滋病还是存在太多的戒备,造成这个群体很‘受伤’。”32监区区长吴凯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经过探索,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034” 工作法(零距离管理,“贴心、贴脑、贴近生活”的三贴近教育模式,队伍选用特别、职业保障防护、医疗三级防控、社会无缝对接”的四项机制)。
在这里,民警坚持零距离管理,不戴手套、不穿防护服、与艾滋病服刑人员面对面交谈、握手拥抱都是“家常便饭”,让他们逐渐对民警产生信任。
医生
主动请缨,在监区完成了手术
不久前,监区一名服刑人员急性阑尾炎穿孔,如果不立即手术,很可能危及生命。在这紧要关头,有着副主任医师职称、兼为监区医生的吴凯主动请缨,在监区手术室完成了手术。
据了解,艾滋病晚期服刑人员很容易并发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监区民警冒着可能随时被传染的巨大风险,每月组织发病患者会诊,月均为艾滋病服刑人员检查治疗100余项。
但由于医疗条件有限等原因,一些重病的服刑人员必须保外就医。但是,由于社会的歧视、亲人的抛弃,让艾滋病服刑人员的保外就医成为了一个大难题,监区医生吴凯说,这需要民警付出更多艰辛和努力。
不久前,服刑人员李某病重,迫切希望回家治疗。监狱启动保外就医程序后,但李某家人不同意提供担保,民警经过3个月劝说才做通家属工作;接着李某老家有关部门突然变卦拒绝接收,民警只得远赴1200公里之外,耐心解释和积极争取,终于让有关部门回心转意。为了避免途中发生突发事故,民警星夜兼程驱车将李某送回老家。
感恩
一群人的誓言
一个人的承诺
“艾滋病感染到我为止”
“别看他们现在很好,一开始进来的时候并不乐观。”一位监区民警告诉记者,艾滋病罪犯普遍存在“刑期比命长”的想法,伴随而来的是悲观、恐惧和孤独等不良心理,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自我封闭,或是“破罐子破摔”甚至企图自杀的现象。
之前有一名服刑人员,听说哥哥在服刑期间死于艾滋病,一时受了刺激,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念头。
民警发现后,一方面对他进行心理矫正,另外一方面了解到他是个孝顺父母的儿子,打了10多个电话、并支付两老的路费,终于让这一家人见了面。看到年迈的父母,这名服刑人员流下了眼泪,表示以后一定积极改造,听监区民警的话。
正是因为民警的良苦用心,犯人们作出了“感染到我为止,不传染他人”的承诺,更让人欣慰的是,6年来,监区从未出现刑满释放人员违反承诺感染他人的事件。
一个人的承诺
“早点出去见女儿”
今年40岁出头的李伟(化名)曾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业,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在去年,他因职务犯罪而被捕。在看守所的例行体检时,他听到了一个可怕的结果:他患上了艾滋病。李伟努力回忆,应该是不久前一次酒后的放纵让他感染了病毒。
李伟被判了11年有期徒刑,随后就被送到了这里。也许是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面对坐牢以及患艾滋病的双重打击,李伟坦言自己并没有什么悲观的情绪。其实,李伟初来此处时,曾经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因为感染一度生命垂危,经过抢救和治疗他才保住了命。
恢复后,李伟的心态就更好了,“保持健康心态,看开一点,多锻炼,不熬夜。”他笑着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的养生秘籍。李伟说,自己之所以那么努力地“活着”,是希望能早日出去与女儿们团聚,“我不想她们来监狱看我,这对孩子不好。”
监区民警表示,李伟的心态调整的很好,他还时常开导那些一时想不开的服刑人员。
相关新闻
中国青年学生感染人数不断上升
3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201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中,相关专家表示,艾滋病离青年学生已不遥远,国内15至24岁的青年学生感染者占全部艾滋病感染者的比例,已由2008年的0.9%上升到2012年的1.7%。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在沿用“向‘零’艾滋迈进”这一主题的同时,特别关注青少年群体的艾滋病感染问题。
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尚红在30日的主题宣传活动中介绍,在全国艾滋病感染报告病例中,大学生感染者人数持续上升,国内15至24岁的青年学生感染者占全部艾滋病感染者的比例,已由2008年的0.9%上升到2012年的1.7%,95%的学生感染者为男生,其中70%的感染途径为男男性行为。
29日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举办的另一场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中,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何安瑞也表示,全球范围内每天新增6300名艾滋病感染者,其中约40%为15至24岁的年轻人。在中国,感染艾滋病的年轻人数量也在增加。
据了解,今年,我国的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据新华社电
他们,让艾滋病人“有病能医”
希望更多人加入“阳光医生”
南京于2010年就启动了“阳光医生”项目,从全市医疗机构中招募医生为艾滋病人提供咨询和诊疗服务。目前南京有来自23家医院的59名阳光医生,其中,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有5名。
通讯员 钱钰玲 现代快报记者 刘峻
他感谢医生们没有“抛弃”他
中大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潘永正说,他曾接诊一位身患脓疱型银屑病的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是名40多岁男性,因为身上长出了很多红斑和脓疱去医院就诊,没想到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医生了解情况后建议他到别家医院治疗。患者觉得自己受到了歧视,辗转几家医院都无果,一时间心灰意冷。最后,带着一线希望来到中大医院。
潘永正说,患者刚来时很消极,还有点自卑。一直低着头,前前后后也没说几句话。潘医生首先对他进行安抚和开导,然后向科里申请将患者转到消毒和杀菌条件好的传染病医院。考虑到传染病医院在皮肤病治疗方面的欠缺,中大医院皮肤科的专家前往传染病医院为患者会诊、治疗。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慢慢恢复了。出院后,这位患者特别感谢中大医院皮肤科的医生们,因为医生们没有“抛弃”他。
来看病的不多,主要是电话咨询
中大医院中医内科朱欣佚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平时来就诊的艾滋病人不多,偶尔会碰到一两个,主要是电话咨询。他们会打电话来询问到哪儿找医生看病,哪个医生比较好,医生会不会给他们治疗。也有人打电话来说说自己的心里的烦恼和郁结。
潘永正主治医师说,在通话时他首先会告诉对方自己是一名“阳光医生”,这个身份是一种责任,他很愿意也有责任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和必要的诊疗。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得到治疗,他们就医难的问题会得到解决,不会再让他吃“闭门羹”。
希望更多的人加入“阳光医生”
据了解,潘永正是第二批加入“阳光医生”这个团队的,同事和家人都很支持他的工作。
2010年,南京市疾控中心首次组建了“阳光医生”医疗团队,几年来实实在在地为艾滋病患者解决就医难的问题。
潘永正说:“现在,社会上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和不理解还是比较普遍的,我希望更多的医护人员加入‘阳光医生’团队,真正地去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