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柒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2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古镇藏龙
南通通州区政府花费巨资启动修缮保护千年余西古镇
  古镇内悠长的“龙街” 现代快报记者 陈泓江 摄
  这个从正在疏浚的护城河河道拾捡到的青花瓷残片印证了古镇悠久的历史
  余西古镇鸟瞰图(局部) 资料图片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南通州曾因这副古名联得名。鲜为人知的是,在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还深藏着一座千年古镇,因城郭设置形似龙,又名龙城。在“龙城”的护城河以内,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以来的历史建筑百余户,总面积1.6万多平方米。城内,从400多年的罗汉松、银杏、古柏,到百余年的桂花、黄杨、腊梅等古树名木比比皆是。

  城内一些民居人去房空,断壁残垣,沧桑的“龙城”没了往日的繁华,却保留下原生态的古韵。数年前,当地居民和通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始不断呼吁——保护“龙城”,引起通州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于去年成立了余西古镇保护开发推进小组,并投入巨资开始修缮保护。古镇历史镇区仅有0.282平方公里的袖珍“龙城”,有着怎样的传奇?将如何开发保护?连日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这座隐藏乡间的古城探访, 寻找答案。

  现代快报记者 陈泓江 陈莹

  千年古镇,城郭设置形似“龙”

  余西古镇,距南通主城区约30公里,位于通州区主城区东南方向10公里处。史料记载,余西古名余庆场,随着黄海东移,在唐末成陆为沙洲,兴于北宋,盛于明清。五代初属静海镇,后周设余庆寨,属扬州府通州静海县,与狼山、蔡港、石港、西寨同属静海五要塞,是古通州东南沿海第一个盐埠。2000年,余西乡与通州另外两个乡镇合并后,成为二甲镇下辖的余西居委会。这个有着千年文字记载的古镇,似乎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在当地人的指引下,穿过二甲镇镇区西首街道,绕过一条弯弯曲曲的村路,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古镇。碎石铺就的石板路上鲜见路人,两侧林立的店铺仅有少许敞开着,门庭冷清。许多古建筑保存完好,而一些古建筑很荒凉,空无一人,院内杂草丛生,屋塌墙倒,只有枝繁叶茂的参天古树显露生机。

  古镇四周有护城河,在南护城河内,几台挖掘机正在疏浚河道。74岁的马锡华是地地道道的余西古镇人,据他回忆,余西古镇的历史建筑原来比现在多出许多,“现在古建筑比以往少多了,大部分在解放后拆除了。房子的砖瓦和木头都被运到南通城里盖房子用。”马锡华说,余西古镇的魅力,不单是四周有护城河和四个城门,而且城内原来河道纵横,“在我记忆中,这些水系是互通的,从护城河开船可直接到衙门。”

  马锡华所说的衙门,是盐课司衙门,也就是余西人所称的“龙头”位置。马锡华等老人介绍,余西有“中轴对称,城河相拥”的独特设计格局,以及“工”字形街道布局,以“工”字形为骨架。传说主街道形似龙,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盐课司署衙(沿用近600年,现只剩遗址)是龙头,大悲殿和三官殿为左右龙角,东西古井为龙眼,将军庙为龙鼻,南北主街为龙身、龙尾,路铺碎石为龙鳞,街巷为龙足,故称龙街。因古镇街端原有镇海门、对山门、迎江门、登瀛门四座城门,于是又称“龙城”。

  三官殿和将军庙已不复存在,只剩下遗址,但两个“龙眼”依然在使用中。在东“龙眼”,记者打了一桶水上来,清澈见底,该户主人说该井开凿于明代,至今还在使用,“水质较好,有些甘甜。虽然有自来水,但我们每天还使用它。”

  衙所遗址向南是一条直线的路,由大小不一的碎石铺就,路的中间凸起,像条龙脊。83岁的曹栋老人告诉记者,这条路虽然狭窄,却是龙城的主干道,被称龙街。“工字形的两条南北横街,已被铺成了水泥路。”

  曹老说的南北横街的由来,有个传奇故事。余西曹姓曾出过皇帝,余西东南还有“曹王坟”,后被朝廷钦天观察星座发现,派官员查访到余西,结果在龙街中段开挖了二河断了龙脉,同时还挖了“曹王坟”。马锡华称,“无论传说是真是假,但人们一代代相传都说余西是块风水宝地。”

  曹栋现被聘为余西古镇建设发展指挥部的顾问,他说,此前东南大学和台湾的专家到余西考察,盛赞余西古镇选址非常科学。“据我们所知,余西的衙所和山西平遥衙所的结构布局是一样的。”

  

  余西曹氏,是曹操后人还是和曹雪芹有血缘?

  不久前,复旦大学发布对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其中在江苏盐城和海门有曹操两支后人。消息传开,以曹姓居多的余西人,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他们是曹操的后人,一种是他们和曹雪芹有血缘关系。

  66岁的曹承祖说,他祖辈居住在余西,曾祖父是秀才,祖父是余西小学的老师。“在我小时候,家里的线装书有几十箱。我记得清楚是有《春秋左传》。不过,现在留下来的只有祖父的印谱了。”

  “线装书,现在留下的只有10多本《芥子园画谱》和一些名人字画了。”曹承祖激动地告诉记者,所存字画,包括清代乾隆年间,以及清末状元张謇哥哥的书法等珍品30余幅。“家里族谱破四旧时被烧掉了,但我总感觉和曹雪芹有关,因为祖上传给我四个青花碗,碗底都有‘内府’两字,应是官窑的,但是不是和内务府有关,现在难以查证。”记者表示想看看四只碗,曹承祖说被放在了北京珍藏着。“曹雪芹著作的《红楼梦》中,很多方言是余西方言,我认为曹雪芹是和余西曹氏有血缘关系的,我的祖先是被贬到余西。相传曹雪芹三到余西,而且曾为余西曹氏牌坊题

  过对联,但今天无从考证了。”

  “九季十三曹,两吴带一刁。”曹栋说,相传最早到余西开荒的人中,曹姓居多。曹栋认为,虽然他拿不出是曹操后人的根据,但小时候,演喜剧的在余西不可以演《捉放曹》,“土台班子演《捉放曹》是要被砖石砸场子的,不允许他们丑化曹操的形象。”

  曹栋拿出一本《曹氏四端堂家谱》,家谱上显示他们是曹操后人曹彬的后代。《曹氏四端堂家谱》是余西退休教师曹振湘的父亲曹玉麟生前撰述。记者看到,《曹氏四端堂家谱》里写道:“余幼时所见的曹氏宗谱,前有曹操画像并有苏东坡所撰序文始悉曹氏宗族,源于山东曹州(今菏泽)而曹氏家谱断自曹彬至我已有三十三代矣,现在我所写的曹氏四端堂家谱始于十七世祖曹芳聘,原住河南东三甲他始迁余西镇。(原文如此)”马锡华介绍,曹玉麟毕业于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文学士,精通史地,英语日语极佳。历任省立中学、师范学校高中历史地理教师及余西精进中学教务主任,随校迁通后,又兼任《东南日报》主编,曾选为南通参议员。晚年应县政协之邀,撰写了许多文章,为通州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不过,也有人表达了不同意见。同样研究余西曹氏的民间文化人曹洪江介绍说,当地曹氏公认的始祖是北宋开国元勋曹彬,这也是有多个族谱可以考据得来的,鲜有人提到先祖是曹操。对此,曹栋和马锡华等人表示,由于曹操在后世被描绘成奸臣,出手狠辣,有篡位之心,不是正统,久而久之曹氏后人并不以此为荣,虽然内心还以曹操后人自居,但已经鲜有提及,所以才逐渐失去历史上的这一延续性,而曹玉麟发现的族谱恰恰证明,余西曹氏确实与曹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龙街中部西侧,有个“节孝坊”,为梁柱单门式石牌坊,局部缺失。该牌坊为市级文保单位,资料显示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曹栋说,该牌坊是他祖先的。余西此前共有曹氏三个祠堂,分别是武惠堂、笃孝堂、贤林寺,节孝坊是属于笃孝堂的。

  通州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余西曹氏的DNA已被送到复旦大学,将与曹操家族DNA进行比对,考证他们是否是曹操的后人。

  

  古树名木完好,最老树龄400多年

  在节孝坊后面的院落内,一棵银杏树枝繁叶茂,随行的二甲镇镇长张连清介绍,该银杏树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古树名木,可以说是余西古镇的一大亮点。古井、古树、古屋、古遗址,在古镇里很多地方不用修饰,自成一景。在余西古镇建设发展指挥部院内,工作人员介绍,该指挥部的前身是余西小学,院内的古柏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黄杨的树龄也在100多年,罗汉松树龄更高,已有400多年历史。“整个古镇镇区,4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和罗汉松分别有1棵,300多年的银杏树有2棵,100多年的桂花树有三四棵,近200年的腊梅有2棵……”

  让曹栋骄傲的是,余西的古树名木基本在曹氏家族,“仅有的3棵古腊梅,全在曹家。”在曹栋家中,记者看到一棵被曹栋视为珍宝的腊梅,他说每年开花季节,香气逼人。

  余西现存的古建筑有不同建筑特色,但相同的是比较矮小,站在屋檐下伸手可及。曹栋称,余西原来靠海边近,台风多,雨水多,房屋都不高,主要是适应海洋性气候。“明清两代,房子高低和官位结合。往往是做官的人家,屋檐会比普通百姓家的高一点。”在余西古镇北街,记者发现不少沿街的房子格外矮小,屋内地面低于街道许多。曹栋说,经专家考证,这些房子基本是明代的。

  “古镇内,原有七十二个大门堂。”曹栋解释,所谓的大门堂,一般是大户和有文化的人家才能有的。“大门堂是进门之后,有单独的一间房,专门为存放轿子使用的。”

  为何古井和古树名木能大多保存下来?张连清说,余西古镇,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抗倭英雄曹顶,扬州评话开山鼻祖柳敬亭(本姓曹,流落泰州后改姓柳),名医曹晋书,解放前曾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代理中原局书记的朱理治等名人,都是从余西古镇走出去的。“此外,这里原有庙宇10多座,所以古树名木被破坏的少,基本能保存下来。”

  “余西古镇南护城河原来是运盐河,解放前粮行居多,北面的城区内酒馆、茶馆等商铺居多。”张连清说,“龙城”护城河以内,从龙头到龙尾的南北龙街长400多米,东西街长500多米。虽然古城不大,现有住户300多户,人口不足千人,但自明末以来保存尚好的古建筑有103户,其中有朱理治故居、朱晋元故居、钱氏牌坊等市级文保单位8处,清代徐宅、马家烧酒坊等市级优秀历史古建筑7处。

  昔日染坊多,是南通蓝印花布发祥地

  黄家染坊、杭立兴纸坊……余西古镇还保留下来多家作坊。张连清介绍,以前余西的作坊中,染坊较多。余西是蓝印花布的发祥地,元、明后,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发展到鼎盛时期,此时余西古镇有数十家染坊,所产蓝印花布闻名天下。2006年,南通蓝印发布印染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字号染坊所剩无几,如今在余西古镇较为出名的染坊,不是老字号,却是10多年前刚创办的正兴染坊。因用传统的“小青缸”土靛印染技艺生产蓝印花布,正兴染坊的主人王振兴被授予江苏工艺美术大师、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该染坊也成为南通蓝印花布展示基地。

  “我们一次买了5000多元,您就优惠些吧!”“我留个电话号码给您,等您这边有小布了,我们再来买。”虽然深藏在距离“龙城”二三里的村落中,却不断有顾客从南通市区或外地寻来,让正兴染坊顾客盈门。做完生意,王振兴还不忘带顾客去参观被他视为珍宝的多口“小青缸”。

  王振兴的青缸有5口,4个小圆缸在同一“炕”上,另外一个长缸大出许多,占地六七平方米。记者看到,5口缸内都装满正在发酵的染料。“这些染料都是用蓝草发酵的,具有防蛀消毒作用,染成的产品色泽纯正,色牢度稳定。”王振兴拿起一只白瓷碗,从长缸内舀起半碗淡黄色液体,只见他用一手指轻轻压向液体,顿时少许蓝色从液体中脱颖而出,顺着碗壁飞快上涌。顾客看了连连惊呼神奇。王振兴解释,“这叫飞杯。染料发酵成熟后,手上有油腻,碰到染料,蓝色便会自己飞杯。”

  年逾七旬的王振兴,小时候家中种地为生。1958年,18岁的他到镇上印染厂做学徒。当时,全镇的染坊合作化,大多并在了印染厂,这让王振兴可以跟随众多师父学习养缸、看缸、刻版、刮浆、染色等技艺。“我在厂里经历了四代看缸师父。”王振兴说,看缸很有讲究,师父看染料是否发酵成熟,水平分为三等。“头等师父捎蓬盖看沫花,二等师父标棍摆看沫花,三等师父就像我刚才那样看飞杯。”

  1990年,王振兴退休后,被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等单位聘请去做蓝印花布产品。1995年,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方才办起了家庭作坊。“当时,大儿子不愿回来学做蓝印花布,说收入低又辛苦,我好不容易才做通他的思想工作。”王振兴有三个儿子,目前和他一起发展作坊,大儿子刻版、二儿子刮浆、三儿子染色,分别负责三大工艺。“三个儿媳也都在作坊中帮忙。”

  在生产传统蓝印花布的基础上,王振兴带领儿子不断搞技术创新,做字画、壁挂、鞋帽等高档工艺装饰品。目前,王振兴正在筹建正兴染坊蓝印花布博物馆。但他忧虑的是,现在用丝网印刷等现代工艺生产的蓝印花布较多,价格也便宜,对用传统技艺生产的蓝印花布冲击较大。“加上传统工艺生产太苦太累,儿子这辈跟我学做了,可孙子们将来能否传承还不一定。”

  

  厕所文化独特,疑明代公厕仍使用

  “龙城”人,上厕所也有讲究,要端坐在“太师椅”上。这是余西古镇传承下来的一种独特的厕所文化。

  走进“龙城”,随处可见毫不隐蔽的厕所。与众不同的是,这些厕所大多在居民家门外一处低矮的小棚子内,一把“太师椅”安放在粪坑的上方,前面很少有遮挡物。每个木质的“太师椅”坐板中间,都被开了一个长方形的洞口用来方便。

  参观途中,记者发现一位老先生正端坐在家门口小矮棚内的“太师椅”上方便,毫不顾忌过往路人。余西古镇建设发展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周亮说,他第一次到余西古镇时,就遇到一位20多岁的女孩当着他和众人的面上厕所,让他很尴尬。“她好像没看到我们似的,弄得我很不好意思,赶紧躲开。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当地自古以来的风俗习惯。”

  尽管余西古镇内许多厕所还是青砖黑瓦结构,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太师椅”换了一茬又一茬,许多新做的“太师椅”结构已相对简单。当地一位居民说,他家厕所的“太师椅”坏掉后,是用木板在粪坑上搭了个简易的坑槽。“坑槽离地面四五十厘米,我们还是习惯坐在上面。”

  “全中国什么地方还有自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公厕?但我们余西就有,现在仍在使用中,可以说是最老的公厕了。”让马锡华等老人自豪的公厕位于余西北街南侧,在原盐课司场署的斜对面。记者看到,这间公厕和沿街的门面房连在一起,公厕内用木板分割成两个部分,其中左侧木门缺失,右侧的木门被封堵。

  马锡华认为,北街是余西原来较为繁华的街道,公厕两边商铺林立,对面又是“衙门”,以往每天来往的人很多,设置这样一间公厕,无疑给众人提供了方便。“从房子的结构和所用的砖瓦看,应该建于明代。”

  “虽然没有标注男、女,但我们习惯是男左女右的。”马锡华说,如今,公厕一半是户主在家里使用,一半还可以提供给路人用。张连清告诉记者,该公厕将被修缮保护,其他公厕逐步拆除取消,在镇区内兴建现代化的公共厕所。

  

  投巨资修缮保护,古镇将重获新生

  因为撤乡并镇,余西错过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机会,现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正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自2008年以来,余西古镇居民和通州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先后呼吁保护“龙城”,引起了二甲镇和通州区领导的高度重视,通州区于2012年成立了余西古镇保护开发推进小组,由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虞越嵩担任组长。虞越嵩说,余西古镇过去有很多特色,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从产盐之地向盐业贸易重镇转变,以及是江北水乡的典型代表。“虽然城小,但四面邻水、城河相邀,城内建筑中轴对称,有衙门、有寺庙、有书院和传统民居等。”

  “古镇开发保护,容易进入两个误区。”虞越嵩说,对古镇文化底蕴和历史的认识不足,容易导致保护开发的动力不足,造成急功近利,把古镇的文化古迹破坏了,所以通州对余西古镇的保护开发是采取规划先行、科学决策;另一方面是投入不足,容易导致保护开发不足,缺少连续性,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设计合理的保护开发模式,通过政府主导项目公司的形式,投入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修缮保护,并吸引社会资金来参与古镇的开发。

  张连清说,通州区在2012年8月成立了余西古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先期投入2000万元启动资金,后来又争取了1500万元的农业开发项目资金,目前已进行了保护开发的规划、护城河疏浚等工作。“余西古镇的保护开发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我们的宗旨是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改善民生、促进发展。”

  张连清透露,余西古镇保护开发定位主要在三个方面:通东水乡,千年盐镇;慢生活体验小镇;通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他说,古镇的保护开发计划总投资5亿多元,目前已有不少曹氏后人想投资重建曹氏祠堂,并参与古镇的建设。“古镇不少四合院保存较为完整,我们准备选两个按照专家的规划设计进行修缮保护,居民愿意修缮的,我们给予一定补贴,不愿意修缮的,将由政府出资修缮保护,将居民搬迁,产权归政府所有。还将根据历史资料,在遗址上复建衙署等建筑。”

  “古镇因盐而生,因水而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淮吴文化和海洋文化在这里交融,盐文化、佛教文化和古建筑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虞越嵩说,余西古镇,见证了我国古代盐业发展、繁荣以及衰落的过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清、民国时期古通州的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和演变。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