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中国的朋友们,我非常高兴能加入微博。期待不久后的访华!”11月29日下午5点, 一个以戴维·卡梅伦身穿黑色西装为头像,并介绍说是英国首相本人的用户现身新浪微博。对于这一尚未“加V”认证的用户,昨天上午,英国使馆工作人员崔鑫接受《法制晚报》采访时称,卡梅伦申请材料确实是由使馆提供的。而记者注意到,英国驻华使馆已经对微博内容进行转发并称,卡梅伦本月2日访华,“大!Boss!来!微!博!了!”
英汉双语打招呼 粉丝提醒“带礼物”
11月29日下午3时许,新浪出现一个叫做“英国首相”的微博账号,但该账号并没有进行实名认证,只有一个代表新浪微博会员的“皇冠”图标。 据《欧洲时报》称,该微博的官方“V”认证目前正在审批过程中。
记者看到,微博主页目前只有两条内容,均是英汉双语,第一条发于 11月29日17点,内容为“Hello中国的朋友们,我非常高兴能加入微博。期待不久后的访华!”第二条发于17:25,称“在访华行程开始前,昨天我有幸在伦敦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欣赏中国古代绘画名品特展”,并附了照片。
第一条微博发出十几分钟后,就收到了超过1万条评论,截至昨晚转发次数已经超过2万,粉丝接近10万。有网友留言戏称:“应该弄几个移民指标,然后在微博抽奖发出。”还有网友开玩笑说“别空着手来,记得带礼物”,甚至有网友在留言里讨论英语语法问题。
各国政要“微外交”拉人气 活跃只限访华那几天
微博风靡,自然吸引了许多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使馆来注册。而访华前开个微博先拉拉人气也流行起来。
记者统计发现,最早在中国开微博的是美国首位华裔市长黄锦波,他在2009年8月就进行了注册,至今已经“织”了2000多条“围脖”。之后,十几位美国政界人士都化身微博控,包括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旧金山市市长李孟贤等。
而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等都选择访华前开微博打前站。不过,记者发现,并非每位政要都是活跃的微博用户,活跃只限访华那几天。而由于政要们大多公务缠身,有些人不懂中文,撰写微博的也并非都是他们本人,有些是助手和新闻官负责,有的是从“推特”同步更新。
专家解读
微博造势好处多多
昨天上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刘笑盈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称,微博等新媒体对政界人士进行自我宣传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微博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而且深受年轻人喜欢,因此不光是个人,包括机构、使馆等也纷纷注册了官方的微博账号。
对于国外许多名人政要通常访华期间微博更新特别频繁,访华活动结束后热度就减退了,刘笑盈称,这个现象很正常,因为注册微博也是属于访华活动的一部分。
各种造势活动都是配合着政务活动展开的,主要分为两种,一些是传统的新闻发布会、媒体专访等。另一种就是这些专门策划的活动,基本上每个国家重要政界人士出访都是如此。
而国外政要出访的活动一般都有专门公关部门策划,或者是新闻办公室负责。他们会搞一些造势的活动,比如美国副总统拜登吃炸酱面、伦敦市长鲍里斯挤地铁等,都是为了造势,体现自己亲民的一面,并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据《法制晚报》
政要出访造势
欧洲理事会主席 范龙佩
粉丝331万 微博数量1076条
访华时间:2011年5月15日-19日
范龙佩发第一条微博的时间是当月12日,当天就发了10条微博,访华期间发了超过50条微博。20日后,发微博频率稍有下降,一般3-5天更新一次,内容多为一句话介绍其当日活动。
英国伦敦市长 约翰逊
粉丝12万 微博数量79条
访华时间:2013年10月13日-18日
尽管上月才访华,但约翰逊早在2012年5月就开通了新浪微博,然而一年多的时间里仅发了5条,直到访华期间才开始活跃,但18日以后就没有再更新。
委内瑞拉总统 马杜罗
粉丝6万 微博数量170条
访华时间:2013年9月21日-24日
访华前一周左右,马杜罗发布了第一条微博,访华期间非常活跃,但10月以后活跃度明显下降。
澳大利亚议员 陆克文
粉丝56万 微博数量284 条
访华时间:2008年4月9日-12日
这位澳大利亚前总理被称为“中国通”,他和其他几位政客不同,自去年4月开通微博以来,保持较为频繁的更新频率,多为自己亲自打的汉字,并自称“老陆”,微博内容不仅有公事,还有许多自己的个人生活,并配有家人照片,显得很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