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落
娱评人,影评人
就在王力宏用微博公布恋情的当晚,李云迪也在微博上晒出女友,第二天,又传出王力宏已经登记结婚的消息。后果是可以想见的,这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亮相,瞬间酿成网络小狂欢,机智的段子纷纷出现,或隐晦或直白的调侃呈现井喷。
是啊,正如《一千零一夜》中那首民谣所唱的:“两个比一个好。”尤其是在腐风劲吹的当下,这样两个眉目如画、温柔细腻的男子,被调侃到一起,再理所应当不过,他们也如此配合,再圆满不过。“在一起”,成为他们微博里出现最多的回复,也是与他们有关的新闻后面固定的评论,李云迪对此的回答是:“我觉得我们的音乐是在一起的,这是可以在一起的,虽然人没有在一起,但音乐是在一起的。”
我想的却是,不这样可以吗?
今年夏天,《人物》杂志的记者,在跟踪采访了李云迪全国巡演之后,写了长篇报道,引起轩然大波,最后连李云迪本人也出面回应,认为报道有夸大和断章取义的成分。那篇报道最引争议的部分,在于质疑了李云迪的职业状况,并对李云迪用在钢琴上的时间提出了疑问。
练钢琴是一件孤独的事,甚至是私密的事,李云迪到底用了多少时间在钢琴上,他的时间划分到底是怎样的,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但亦舒说:“一个人的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见的。”在看得见的部分,他正在把自己变成一个娱乐明星,配合人们的娱乐化,甚至主动提供材料。王力宏的娱乐圈身份,让他的婚恋变得可以理解,李云迪的钢琴家身份,却让人们对他多了点期望。
不这样,似乎又不行。
现代社会,艺术家同时得是个媒体人,得用一切办法把自己锻造成一个传播综合体,否则就会淹没在这流沙一样的信息世界里。同样年轻的钢琴天才沈文裕,技艺超群,但他相貌平平,更没有绯闻傍身,这就太缺少让媒体报道的点了。
这个年月,对古典音乐家来说,也格外严苛。在钢琴家格伦·古尔德的时代,他可以因为不喜欢音乐厅演出,不想讨好观众,而在极盛时期从幕前消失,退回到“像母亲子宫一样黑暗”的录音棚去,但在唱片业崩塌的时代,尤其是古典乐团的生存越来越困难的当下,李云迪或别的演奏家,已经没法退回录音棚了,他们得设法停留在公众的视野,哪怕得娱乐化,也得开掘自己的媒体兴奋点。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
想起夏天的那场李云迪巡演,演出开始还有一个小时,入口处的队伍,已经排了有几百米长,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看演出,在我们这个绝大部分演出都赔钱的城市,实属罕见。那些家长和孩童们,可否想到,在那样一个高端大气华贵的领域,也有许多不那么华贵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