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张友宪的“蕉”虑
  《风雨怨秋》
  《丛从生》
  《满中庭》
  《点滴霖霪》
  《蓼彼蕉斯》

  芭蕉是张友宪先生非常钟爱的创作对象。从艺几十年来,张友宪的创作视域很宽,他在山水、人物和花鸟等画科中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芭蕉的形象却是一直能够唤起他创作激情的题材。通过张友宪不同时期创作的芭蕉作品,我们很容易看出他在各个阶段的艺术思考和风格倾向。可以说,张友宪在画芭蕉的同时,也是在画人,或者说,他其实是把芭蕉当作人来理解的。

  丁亚雷 (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学系副主任)

  蕉

  芭蕉尽管是一种在自然界中生长的普通植物,但是在中国绘画史中,却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属性。自从王维留下了《雪中芭蕉》的谜团之后,芭蕉的形象便在中国画家的心目中具有了重要的象征意味,芭蕉也成为后世历代文人画家争相寄情的描摹对象。王维的《雪中芭蕉》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但他为后世中国绘画的发展,确立了一条文人画的传统。借物抒情、心相摹写成为中国绘画一千多年以来的努力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说,芭蕉其实可以被看作是中国绘画、特别是中国文人画的人文初祖。

  当然,在文学作品中,芭蕉的形象就更加丰富了。中国历代吟咏芭蕉的诗词文章不胜枚举,

  杜牧的“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李清照的“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史中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中国人千百年来以蕉入画、以蕉入诗,为芭蕉注入了丰富多彩的象征意味。这一切,使芭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生物存在,而成为一种具有特殊审美情节和充满人文色彩的自然精灵。

  虑

  芭蕉植株高大,叶阔如盖,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粗犷潇洒的感觉。芭蕉的叶脉纹理清晰,舒卷之间自然地流露出强烈的形式美感。芭蕉的生长姿态万千,不同时节、不同时间的芭蕉,具有不同的生长形态。这为艺术家从形式语言的角度多方位地表现芭蕉,探索艺术形式语言的视觉美感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张友宪先生近期创作的这一批水墨芭蕉,除了延续原有的从性灵上捕捉芭蕉生命体态和发掘其文化属性的意图之外,似乎还有了一种更为纯粹的形式语言探索的考虑。

  张友宪的这批作品大部分尺幅巨大,他对芭蕉的形象不是从细节上进行表现,而是主要从整体上进行了观照。芭蕉的形象在画面上主要承载了艺术家谋篇布局的构图考量和笔墨铺施的节奏、力度和态势。在画面的处理上,应该说艺术家更多的是从芭蕉所提供的形式美感出发的,而不是可以在芭蕉的形象感觉传达上。因此,艺术家的捉笔落墨之处,给人的感觉主要考虑的是画面在点、线、面等形式语言上的律动与和谐。纪念碑性的尺幅选择,也是为了尽可能地释放出芭蕉的形象所赋予的视觉张力。

  如果我们不考虑由中国画笔墨语言的自身文化属性所决定的审美倾向性,仅是单纯从形式语言角度上来观照张友宪的这批水墨芭蕉,我们会发现,这里的画面立刻凸显出强烈的黑与白和点线面的形式构成感。这倒让我们很自然地想到美国画家弗朗兹·克莱因的作品。无论后者的抽象作品是不是受到中国书法语言的影响,他的画面为我们在这里多样性理解地张友宪画面中的形式语言提供了一种新的诠释可能。我们在这里看到的这批作品虽然尺幅巨大,但大多也是张友宪先生的实景写生之作,有的作品甚至是将画纸铺在地上,艺术家直接在画面中如舞蹈般绘就的。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芭蕉的形像已经内化在艺术家的心目中了,而创作行为本身是其发力的重点。就如波洛克的行动绘画,画面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创作的过程和行为本身。

  有限的焦虑

  从张友宪近期完成的这批芭蕉画中,我们似乎感受到艺术家突破既有艺术语言拘囿的努力和尝试。

  当然,作为浸淫笔墨世界几十年的成熟艺术家,这种尝试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我们大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多元化地解读他的芭蕉,而这种解读,即使会令他不安或者是他焦虑,那也是非常有限的。

  沿着李可染开创的艺术之路前行

  鲁虹 (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国家一级美术师)

  最近,经批评家顾丞峰与朱彤介绍,我有幸看到了江苏艺术家张友宪的《水墨芭蕉》系列作品。看得出来,这些作品都是在写生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我甚至认为,张友宪其实是在沿着李可染开创的艺术之路前行,区别只是张友宪在画花鸟画,李可染在画山水画。而且,相比之下,张友宪显然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方面,他完全抛弃了传统花鸟画的图式语言,转而在尽力糅合中式写生法与西式写生法;另一方面,他还在此基础上很好地发挥了传统笔墨的表现力,进而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面貌。我认为,正是由于前者的原因,方使他能在现场写生的基础上,不仅以纯粹中国式的水墨技法表现出自然中细腻的、转瞬即逝的景色,同时还交代或暗示出了对象所处的具体时间、季节、地域、空间等要素。毫无疑问,这在传统花鸟画中恰恰是比较忽视的。另外,与传统中的所有老大师一样,张友宪也十分强调对大自然进行“诗意化”的表现。

  铺天盖地的芭蕉,打动人心的震撼

  顾丞峰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批评家)

  作为一种“日常”,张友宪的西式教育背景是清晰的,大学时代他的出色素描、白描功底至今还令许多人印象颇深,但他并没有以现实主义的方式切入,而是沉浸在笔墨的表达上,用一句话就是喜欢“那刀刻一般的力量”。也因如此,他对缺少笔墨支撑的画作,纵使大家如林风眠、吴冠中,依然敢于不完全恭维。他推崇老舍先生六十年前一篇评述傅抱石画艺的文章,正是在用笔的力量上与老舍引为同趣。

  另一种“日常化”是他的才能的多样。山水、人物、花卉无不精到,据说在美术院校教中国画的教师中,能够同时教此三科的人极少,同时,焦墨、淡墨、彩墨山水人物、行、隶、篆、草,亦无不精。张友宪正是这样一个全才。当然,“全才”也有另一面,就是可能主特长反不易彰显。他的南艺周边同侪们,一个个正因特长和图式的昭著,早已在国内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新文人画”潮流中蜚声扬名,而全才的他却似藏在蕉丛中,深藏不露。

  然厚积终有薄发甚至喷发时,张友宪此次向人们展示的铺天盖地的芭蕉,还是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打动人心的震撼。

  程十发先生赞“友宪画蕉,六法精粹”

  芭蕉是张友宪非常成熟的创作题材。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便以芭蕉名世。他的芭蕉一直以来都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深得各界藏家的喜爱。著名前辈画家程十发先生也曾经对张友宪的芭蕉大加称道,赞其“友宪画蕉,六法精粹”。

  张友宪先生年届仗乡,经过几十年的笔墨浸淫和艺术修炼,正处艺术功力炉火纯青的创作阶段,可以说,他在这一时期完成作品,多是非常成熟的精品力作,最能体现艺术家的风格特点,因此深具收藏价值。

  由于芭蕉自身良好的文化寓意和审美特性,艺术家此类题材的作品还有着更为广泛的市场适应性。

  张友宪,别署二乾书屋主人,著名中国画家,1954年生于南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美术学院院长,南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1982年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人、山、花三科均有突出成就,作品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也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

  1989年在南京师范大学首次举办个人画展——《张友宪聊斋人物画展》。1992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大型个人画展,1993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张友宪画展》,1995年组织并参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教师作品系列展。1996年应邀赴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授课并举办个人画展。1997年应邀参加江苏美术家赴德国画展。1998年应邀赴中央美术学院授课并举办中国画讲座。2000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张友宪罗汉系列画展》。出版有《画家之路·国画山水》、《友宪素描》等书籍与画册。

  

  蕉·虑——张友宪艺术展

  

  ■开幕式时间:2013年12月2日14:30

  ■展览时间:2013年12月2日-2014年1月10日(9:30-17:30,周一闭馆)

  ■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 南京艺术学院 南艺中国画研究院 先锋当代艺术中心

  ■策展人:朱彤

  ■展览地点:先锋当代艺术中心

  ■地址:南京市应天大街388号1865创意园凡德艺术街区A1-101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