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讯(实习生 林雨纯 记者 黄艳)上世纪40年代,小学生期末时,就不仅有类似“三好生”的“品学兼优”奖,也有一项或两项突出表现的“单项奖”,如果不缺课,也能得到“勤业无缺课”的奖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大大提高。昨天,南京大学附属丁家桥小学召开“老校长周抑堂思想研讨会”,周抑堂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曾在这所学校当过10多年校长。他的教育理念,学校的80后90后老师至今还在学习。
“我父亲的一句名言是:‘人一辈子要干好一件事,而我就是要当好小学校长。’”昨天,周抑堂校长的次子、81岁的山西农科院研究员周广心先生用这句话回忆起父亲。“1937年秋天,我当时才5岁,由于抗日战争爆发,父亲带领老师成立教师抗战服务团,从徐州出发去了重庆办学。”周广心说,1941年,父亲成为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附属小学校长,这所学校,就是丁家桥小学的前身。“那时学校只有三排简易的泥巴房,上课都很危险。父亲想到了一个筹资办学的好办法:当时松林坡下种了不少栀子花,可以请孩子们去义卖栀子花建校、师生们为学校义卖栀子花的行为在当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很多社会人士都伸出援助之手,一所设备较为完整的中央大学附属小学在抗日战争大后方建成了。周广心告诉记者,父亲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沙坪坝中大附小出了4位两院院士,其中3位都是在抗战期间这个最艰苦、条件最差的时代就读的学生。
丁家桥小学已经有111岁了,在现任校长张义宝带领下,学校挖掘出很多不为所知的珍贵历史。学校前身可以追溯到三江师范学堂附小,先后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附属学校、(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附属小学等。而任期最长的校长周抑堂是学校治学精神的核心人物,他从1941年任校长直至1953年。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为评不评“三好生”而纠结,还有些学校推出了“单项奖”。其实,在70年前,周抑堂校长已经从鼓励学生出发,对有不同优点的学生分类奖励。
周广心回忆,当时学校每学期末都要发奖状给优秀学生。设立三种奖项同,一等奖是“品学兼优”,相当于现在的“三好生”;二等奖是“德智体美有一项或者两项突出表现”;三等奖是“勤业无缺课”。这样每个学期学生都能获得奖励,学习的积极性也被极大地提高了。
现任校长张义宝表示,周抑堂校长的教育理念到今天都不过时,学校专门把对周抑堂校长教育思想的研究,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