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孤寡老人,本应得到社会更多帮扶。然而,从2006年以来,他每年至少捐出1万元爱心款,年年为社会做贡献。
为了完成给自己定下的“捐款任务”,他特地开了一个小烟酒店,兼卖福利彩票,8来至少捐出11万爱心款。
这位南京老人叫倪超,为了实现自己的公益梦,他起早贪黑,一年只有春节7天休息。
现代快报记者 钟晓敏
他的目标
悄悄给自己定任务,每年至少捐1万
倪大爷今年61岁,住在南京市秦淮区象房新村,原本是南京钢铁厂的一名钳工。1998年,他办了内退,过起了退休生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倪大爷说,自己单身一人,每月700元内退金基本上够他生活了。
2006年,倪大爷决定开店创业了。“我想挣点钱,为社会做点贡献。”倪大爷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社区历届党委书记和主任对他都非常关照,每次看到他都嘘寒问暖,让他很感动。“我不想给政府添烦、给社会添乱,在这个前提下想力所能及地为大家做点好事。”
于是,倪大爷将临街的小房间和厨房打通,做了一个临街门面,卖起了烟酒。他还悄悄给自己定了任务,每年至少捐1万元爱心款。
不过,小店生意一般,倪大爷说一个月就挣三四百元,“第一年赢利4700元。”为了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他又从内退工资中拿出了一部分,凑了1万元整,捐给了南京市慈善总会。
想到烟酒店挣钱太少,即使贴上内退工资也不能坚持捐款太久,倪大爷2008年又搞了个福利彩票销售点。
每天起床后,倪大爷就要开店做生意,晚上直到九、十点钟才打烊。福利彩票周末也要卖,所以他周六周日也不能休息。“他一年到头,就春节休息7天。”邻居说,倪大爷比普通上班族还辛苦。不过,他很乐观,“我每次都把进货的机会,当做旅行休息。”
他的坚持
8年至少捐了11万,还不愿让受助人知道
1万、1.2万、1.5万……在倪大爷家,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了很多捐款荣誉证书,每张证书中,都夹着一张捐款证明。8年来,他有记录的捐款总额就达到了11万元!
象房村社区主任李素萍说,倪大爷的捐款远远不止11万,“他每年还会捐给社区1000元,让我们扶贫帮困。”此外,遇到天灾人祸,他也会慷慨解囊。
今年9月,倪大爷来到南京市慈善总会捐出5000元爱心款。一位工作人员一眼便认出他来,“倪师傅,您又来了!”
原来倪大爷是南京市慈善总会的“常客”,他的爱心款有8.8万元都是直接捐到这里的。
“他每年12月,都会来捐1万元钱。最近几年,他9月份也会来一趟,捐5000元资助贫困生上学。”南京市慈善总会的会计陈雯告诉记者,他每次来穿得都很朴素,一看就知道经济并不好。不忍心看他捐这么多钱,陈雯每次都劝倪大爷“你要留一点防老啊”,倪大爷总是笑笑,说:“我有退休金、有医保,我身体也蛮好的,没得病,用不着留。”
倪大爷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要求不要告诉受助人,尤其是受助贫困生。“我不想让受助的小孩有负担,希望他们能体面地接受捐助。另外,我也不图任何回报,只希望他们能把心中的感激,回报给社会。”
在倪大爷家的一角,现代快报记者还看到了20多只废弃的打气筒。他说,这是8年来免费给骑车人打气用坏的。
“倪师傅,你可以写个打气5角的牌子,这样又多一份收入了。”有人这么劝倪大爷,他每次都说,“就给邻居提供这么点帮助,还好意思收钱么?”不仅如此,他的小店还常年配备创可贴、小橡皮,全部都是免费给大家用的。
他的生活
一碗青菜,中午吃一半晚上吃一半
对别人热情、大方的倪大爷,对自己却格外小气。他住的房子,还是1985年装修的,其实就是在厨房铺了几块地砖。家具也是30多年前的“老古董”,衣橱的镜子都掉了。
他的饮食也十分简单,记者采访时正值中午,看到他的午饭只烧了一碗青菜。他吃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用纱布罩了起来,准备晚上继续吃。
“他就是对自己太刻薄。”妹妹倪玉琴来探望他,得知记者来采访,赶紧让记者帮忙劝他“多爱惜自己一点”。
倪玉琴说,哥哥一日三餐极其简单,经常不烧菜,就吃萝卜干、豆腐乳。他也很少买衣服,身上所穿的夹克衫,还是10年前买的,衣服边角都磨得发亮了。
对倪大爷的捐款行为,倪玉琴表示:“我和三个姐姐都非常支持他!” 她告诉记者,倪大爷非常照顾她和三个姐姐。她们的孩子结婚、生孩子,他都会500元、1000元地给红包,不收他还生气。
“我们就希望他健健康康,过得舒心就行了。”三姐倪玉华说,她们之所以全力支持弟弟捐款,就是希望他过得开心。
倪大爷说,他现在所住的房子,将来估计也会捐给社会。对此,两个姐妹都笑着说:“我们不管,这个财产是你的,你怎么处置都行,我们都不想要。”
采访中的感动
朴实的老人
撒了个善意的谎言
这条新闻线索,是记者在象房新村社区“蹲点”时,偶然得到的。当时,社区主任给记者提供了一份倪大爷的“事迹材料”,连标点符号也就167字。
看了两三遍,记者就是“兴奋不起来”。材料上说,倪大爷开了个小店,收入微薄,还资助孩子上学,另外他还准备了打气筒、创可贴,免费提供给居民。
这看似一个很普通的好人好事。
不过,社区主任的一句话,倒是让记者觉得“这个故事值得挖一挖”。她说,象房新村是上个世纪80年代建的“解困房”,住了很多下放回宁、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居民,现在大家经济条件普遍也不是太好。
倪大爷也是下放户吗?他都退休了,为什么还要开个小店来挣钱帮助别人?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决定见见这位老人。
倪大爷个子不高、瘦瘦的,家中极其简陋,记者印象很深的是他的卧室还堆了一摞纸箱,准备当废品卖。可是,当他拿出一张张捐款单时,强烈的对比让记者震撼。
给自己定捐款任务,是他无意说出来的。他也再三叮嘱记者“不要说”,他认为做事情就应该定个目标才行,不想说出来是不希望给受捐单位、受助人带来任何压力。
倪大爷曾告诉记者,自己每天中午都有荤有素,一个月伙食费上千元。但是,从记者两次上门所看到的,以及他的姐妹的描述中,可以断定事实并非这样。他刻薄自己,吃萝卜干也要省钱捐款。
倪大爷这个善意的谎言,是不想让大家担心,更不想给受助人心理压力。
让我们分享你的感动
今年,现代快报与中央电视台再度联手,启动“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的江苏地区推选活动,并同步展开“感动中国·2013江苏十大感动人物评选”活动。
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可以向我们推荐你们心中的感动人物。由江苏各界精英人士、市民代表组成的专家评委会选出20名“感动江苏”候选人,公众可通过短信、网络、信件等方式进行投票。最终评选出的10人,获选“感动中国·2013江苏十大感动人物”。获奖的10人名单将同时被纳入全国的候选名单中,参与央视“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评选。
互动方式
■热线
拨打热线96060,告诉我们您身边的感动人物或故事。
■电邮
您可以写下他们的故事发送给我们,电子邮箱地址为:gandongjiangsu2013@126.com,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网站
登录现代快报网
(www.xdkb.net)
■微博
发新浪微博,加标签#感动中国之江苏#,并@现代快报。
■微信
在微信的“添加朋友”中,选择“查找公共号”,搜索“现代快报”(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之后将您想要推荐的人员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输入对话框,加标签#感动中国#,发送给我们,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