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山位于江苏省邳州市境内,这座海拔125米的小山偏于一隅,距离山东境内的台儿庄,最近距离只有3公里左右。2013年11月中旬的一天,寒流乍来,小山显得萧瑟而寂静。一群人的到来,打破了寂静。他们爬到山顶,在一个坟包前点燃蜡烛,放上祭品,大家一字排开,心中默念:“60军的抗日英烈,你们安息吧。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国家也不会忘记你们。”
静静的禹王山及其周边,埋葬着在抗战时期牺牲的上万名中国将士。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除了当地村民和原国民革命军60军的后人,外界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那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那又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近日,记者前往禹王山,寻找答案。
现代快报记者 白雁 刘清香 文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现代快报记者 李雨泽 摄
一则消息
江苏邳州现存大规模抗战遗址
台儿庄大战忠烈英魂安葬于此
2013年11月初,记者从南京民国史专家刘晓宁处获得一个信息,在江苏邳州禹王山一带有一处大规模的抗日战场遗址。
“这里埋葬着一万多名抗日英烈的遗骨,他们是在台儿庄战役第二阶段牺牲的。这支军队,来自遥远的云南。当年,他们抱着抗日救国的信念,跋山涉水,行程数千公里奔赴抗日前线。部队到达江苏山东交界处时,正值台儿庄战役进入第二阶段,他们奉命奔赴台儿庄附近的禹王山一带,与日军展开血战。20多天的战役打得非常惨烈,这支原本三万多人的部队,伤亡达一万多人。大部分牺牲的将士,就地掩埋,骸骨至今还在。令人吃惊的是,这么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史料的记载竟然非常少,这么大范围的一处抗战遗址,知道的人居然也不多。”
刘晓宁告诉记者,此前,他对于滇军参加台儿庄战役的这段历史,也并不十分了解,“滇军指的是云南王龙云的部队。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龙云先后出兵40万抗日,云南将士为保卫祖国立下了不朽功勋。但是云南军队参加台儿庄战役的这件事情,我也是刚刚了解到。”
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春,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1986年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血战台儿庄》,更是让这场著名的战役家喻户晓。既然如此,参加过那场战役的军队,又怎么会被人忽视或者遗忘?
一个人物
云南学者罗越先:
六十军不该被遗忘
记者联系上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长王祥,他告诉记者,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罗越先教授对滇军在禹王山战役中的情况非常了解,“他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这处遗址渐渐被史学界了解,也要感谢罗教授和云南当地学者的不懈努力。”
记者又联系上了罗越先教授,他向记者讲述了源自二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
那时罗越先的伯母刚去世,在葬礼结束的那晚,罗越先和伯父坐下来喝酒,在聊天过程中,他才得知自己的伯父原来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并且曾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由此,一幅60军从云南出征前往台儿庄的画面慢慢在他的脑中呈现。这些资料罗越先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为了解详情,罗越先查阅了大量资料。他吃惊地发现,这是一支在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的精锐之师,这支部队投入抗战后打的第一仗就是著名的台儿庄大战。然而,令他不解的是,在诸多的历史书籍中,在介绍台儿庄战役时,对60军要么着墨不多,要么完全没有记载,而在电影《血战台儿庄》中,这支部队几乎没有出现:“只在电影快结束时,有个地方冒了一句台词,和60军有关。”
60军为什么被遗忘了呢?2000年夏天,罗越先从云南赶往山东枣庄市的台儿庄区寻求解答。经过两天一夜的火车行程,他终于走进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遗憾的是,在展览资料中,他没有看到任何有关60军的资料。
随后,罗越先租了一辆三轮摩托赶往台儿庄附近一个叫陈瓦房的村子,那里属于江苏邳州境内,是当年滇军的战场之一。在那里,罗越先遇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对于1938年的那场战争,老人居然记得许多细节。陈瓦房、火石埠、五圣堂、邢家楼、禹王山……罗越先越寻访,心情越沉重。
台儿庄之行,让罗越先萌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把60军的资料放进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此后十多年,他一直为此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他又联系上了云南当地的一些学者,共同推进此事。后来罗越先还写过一本关于60军的书,书名为《太阳泣血》,书写完后他拿给伯父看,伯父觉得他写的战争场面和真实的场面还有差距,真实的战场更残酷,书中涉及伯父的部分,伯父也不愿意显示自己的名字,他觉得自己只是万千士兵中的一员。
远赴云南
昭通广场“共赴国难”群雕纪念先烈英魂
罗越先的来访,引起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工作人员对60军的关注。此后,每年4月,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都会前往距离台儿庄仅3公里的江苏境内禹王山上,祭奠当年牺牲在那里的60军将士。在禹王山,他们吃惊地发现,每年,也有从云南远道而来的60军后人,祭奠牺牲在这里的父辈。为了收集到更多有关60军的资料,台儿庄方面也先后几次赶赴云南。
王祥说,云南之行,让他们震撼不已。“今年5月,在枣庄市和台儿庄区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去了云南,在昆明,我们看到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基座上有四幅浮雕,记录着近现代史上云南人民革命历史的几个光辉瞬间,其中一幅就是‘禹王山阻击战’,描绘的正是60军当年血战的情景。我们还去了昭通,这里是原滇军60军创办人龙云的故乡,也是60军军长卢汉的故乡。抗战爆发后,60军182师将士就是从这里誓师北上抗日的。60军远征台儿庄的事,在昭通家喻户晓。如今,昭通古城辕门广场上,修建有‘共赴国难’群雕,纪念为国捐躯的将士。”
经云南当地相关部门的引荐,王祥他们见到了当年60军妇女战地服务团战士赵凤稚,93岁的老人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救援伤病员的细节。王祥他们还见到多位60军的后人,182师师长安恩溥之子安肇琰、184师师长张冲之子乌谷、旅长陈钟书烈士之子陈嘉祥、团长莫肇衡烈士外孙女孔平……60军的后人带来了珍藏多年的革命烈士证书,父辈的照片和回忆录。一幅幅照片、一行行文字,将人带回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
说起父辈的故事,后代们几度哽咽。一位老兵的女儿,在代父宣读的发言中说:“60军不远万里从偏远的云南满怀着保家卫国的激情,在当时交通状况极其落后的情况下跋涉千山万水,一步一步走到了山东,几乎横跨了整个中国。1万多人的鲜血啊,可以流成河了。人血不是水,怎能被‘忽略’呢?”
这样的发言,让王祥他们在震撼的同时,也感到不安:在千里之外,在60军抗日首役的台儿庄和禹王山一带,英雄们的名字已经被尘封得太久太久。
总结梳理
他们为何被“遗忘”?
台儿庄文促会主席吴承鉴,是位土生土长的台儿庄人,也是前往云南收集60军资料的人员之一。云南之行促使他思考一个问题:60军在台儿庄大战中的功绩为何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他经过大量调查,总结梳理了几条原因。
一是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的建立受特定历史背景的限制,把60军将士的功绩边缘化了。
二是台儿庄大战即徐州会战第二阶段是一场虎头蛇尾的会战,60军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被淹没在大兵团撤退的历史混乱中。
三是受行政区划的影响。1938年的台儿庄大战第二阶段主战场,主要分布在鲁南地区的台儿庄和江苏邳州境内,现在分属山东、江苏两省。滇军60军付出极大牺牲的主战场禹王山现在属于江苏省邳州市,两地沟通联系不够,战场遗址和阵亡将士遗骸未能有效保护,散落在民间的战场情况也未能系统收集。
四是经费及专业人员不足,制约深度研究。
为此,吴承鉴呼吁:山东、江苏、云南三方面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发掘战场遗址,收集历史资料,寻查阵亡将士遗骨,建立禹王山战役纪念碑和禹王山战场遗址公园,以此祭奠先烈。
探访禹王山
山顶战壕填满荒草,满山碎石记录抗战烽火
禹王山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所属的邳州市戴庄镇,站在山顶,西侧有京杭大运河流过,小山西北方向几公里处,就是一省之隔的台儿庄,小山西南方向约四十公里处,则是徐州市区。
记者来的时候,山下的草木已经枯黄,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带来阵阵萧瑟的山风。小山不高,但却十分陡峭,从山下就能看到半山腰裸露的岩石。从小山南坡上去,没有明显的路,沿途荒草丛生,其间夹杂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碎石,大的有一个立方米,小的则是些棱角分明的碎石子。和记者同来的,有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王祥馆长,他此前已多次来禹王山考察。据他介绍,这些碎石,包括山腰裸露着的刀削般的岩峰,都是1938年的那场战役留下的。
快到山顶的时候,出现了一块大的柱础。同来的当地村民、91岁的李修志老人说,他小时候,这里有个禹王庙,1938年打仗,庙没有了。禹王庙原址附近,有几座小小的土堆,据说,这就是当年牺牲的云南士兵的坟头。禹王庙原址再向上走几十米,就是山顶了。村民说,山顶当年有个碉堡,碉堡四周还有战壕。如今,战壕虽然已经填满荒草,仍旧清晰可辨。碉堡顶部已经拆除,只剩下一圈地基。王祥介绍,当年这是一座地堡:“碉堡下面通到周围的战壕,士兵可以从碉堡直接下到战壕里。”
小山北坡,有大大小小一群坟头,安葬的也是禹王山战役中牺牲的云南士兵。坟头下的半山腰,有一片小树林,隔着小树林,远处有鸡鸣声,村子应该就在不远处。
村民李修志:地下不到一人深的地方就埋着骸骨
李修志是禹王山下李圩村的居民,回忆起1938年的经历,老人一脸沉重:“那年和日本人打仗,有一天,村子里突然来了一支奇怪的军队,他们皮肤黑黑的,个子不高,说话很奇怪,我们也听不懂。”好在李修志读过四年洋学堂,认识字,看了士兵们胸牌后,他知道这是中国军队,后来又通过交流知道他们是从云南来的。
云南兵来了以后,在村南挖了三个大地堡,连日本飞机都没发现。后来,他们又集中到禹王山上,用麻袋装上沙土,在山的东面、南面、北面垒起了三道胸墙;在禹王山的东山头和西山最高峰垒了大小两个碉堡。
仗打起来后,村里的人就跑了出去。仗打完,大家回来以后,看到到处都是尸体,大家来不及挖坑,就把遗体拖到村前村后的大小沟里、坑里埋掉。当时,光李修志他们村前的三个大坑,就埋了4000多具尸体。事后好多年,下大雨的时候,还会冲出遗骨。
如今,李修志还能指出村里埋着云南兵的具体地点。在他的指点下,我们来到一块种着芥菜的地里,老人比画着说,如果用锹挖下去,菜地下不到一人深的地方,就有骨头。
村民李美霞:父亲在世时,每年都给云南兵上坟
李修志的哥哥李修武,1938年时已经29岁,因为他胆子特别大,掩埋了不少尸体,在村子里是个传奇人物。老人几年前去世,他的二女儿李美霞向记者讲述了父亲的故事:“云南兵来了以后,告诉大家要打仗了,让村民赶紧跑,我大(父亲)他们就跑了。仗打完以后,他们回来看到满地都是尸体。我大(父亲)背个筐子,去埋那些尸体。当时,来不及挖坑,就埋在弹坑里。最多的一天,他一个人就埋了400多个。以后,每年春节和清明,我大(父亲)都去山上给云南兵上坟。我做姑娘的时候,常跟他去,帮他提着灯。‘文革’期间,白天不敢去上坟,他就晚上去。他说那都是为国家牺牲的人,应该得到尊重。他去世前的几年,还去上坟,用我们给他的零花钱买纸钱和祭品。”
如今,李美霞还保留着父亲留下的一枚弹头,“我大说,有一次,他亲眼看到,在我家东边,鬼子一颗炮弹把30多个云南兵炸死。他把那些云南兵埋了以后,留下了这枚弹头做纪念。”记者看到,这枚弹头的直径最粗处达到三根手指的宽度。王祥馆长判断,“这应该是日军的武器,山炮一类。”
李修武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子女将他葬在了禹王山北山脚下,与山上的滇军坟墓近距离相望。
村民曹云启:一一走访当年遭遇战地点
两股日军汇集到禹王山
曹云启今年68岁,住在禹王山脚下的李圩村,在做镇文化站站长期间,他曾走访当地居民,对禹王山阻击战有过比较详细的研究。曹云启说,当年日军抢占禹王山的重要目标就是控制京杭大运河,通过水路直取台儿庄,“京杭大运河在这里形成一个弯道,只要控制山头,就等于控制了大运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据曹云启了解到的情况,第一股日军从现邳州市港上镇进入,这里比邻山东临沂。从港上镇一路向西,进入连访山,“在这里发生小规模战斗,也战死了很多人。”越过连访山,日军就抵达了禹王山。
另一股日军从与台儿庄比邻的邢楼镇进入邳州,沿途遭遇四五次阻击,最终抵达禹王山。在这里,滇军为牵制日军,为大部队留出转移时间,进行了生死阻击。“阻击战相当惨烈,共有一万多名滇军将士牺牲,歼灭日军一万两千多人,这几乎与第一阶段‘台儿庄大捷’歼敌人数相当。”
陈瓦房村:中日军队遭遇第一战
曹云启说,从他调查到的情况看,在邳州市邢楼镇陈瓦房村,滇军和日军遭遇第一战。村里很多人还能记得当年老人们讲的“跑荒”的故事,“老人们说,1938年4月份的一天早上,村里突然来了很多军人,他们说是从云南来的,让老乡们快点跑,这里马上要打仗了。”全村的人抱着简单的行李,拖着老人孩子,慌慌张张地向南跑。刚跑出村没多久,就听见枪炮声,“有的人跑得慢,被流弹打死了。”60多岁的村民陈大爷说。
曹云启说,滇军抵达陈瓦房村几个小时之后就遭遇了日军,在这场小规模战斗中,有五百多名将士牺牲。“滇军边打边往禹王山撤,一路上在邢家楼、五圣堂等一带阻击,最后在山下一公里远的火石埠村又打了三天。”
火石埠村:鬼子来了,大家都逃难去了
火石埠村因靠近火石埠山而得名,火石埠山其实只是一个小山岗,海拔仅为43.5米,但却是周围最有利的地形。曹云启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如今记得那场战争的人越来越少,“村里一位70多岁的吴姓老太太说,那时她还没嫁到这儿,后来听村上老人讲过,打仗时,全村人一听鬼子要进村子,全都逃难走了,后来回到庄里时,房子都没有了,到处是死尸,有的都烂得发臭。”
在火石埠山一带,滇军将士与日军浴血苦战将近一星期,随后日军放弃正面攻占,改变战术方向,集中兵力,重点进攻禹王山。“听老人们说,打仗的时候,村里的人跑出去逃难,留下十几个没走掉的,后来都被日本鬼子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