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京中小学期中学科质量调研成绩出来了,孩子成绩考得并不理想,张女士没有在意,但是随后而来的家长会,让她大为惊讶——很多成绩较好孩子的家长在私聊中都透露:下班后至少50%-60%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孩子,如果不紧抓,孩子很难取得这样的成绩。
张女士和丈夫都在单位任重要职务,因为工作原因,他们都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督促功课。在小小的歉疚之余,张女士开始思索一个问题:孩子的成绩好坏,拼的到底是什么?是孩子本人的努力,还是家长的付出?
现代快报记者 陈嫣
紧张型家长:和孩子一起“挣成绩”
刚刚结束的南京中小学期中学科质量调研(家长口中的“期中考试”)成绩单陆续飞到了家长的手中,引发了部分家长的激烈反应:孩子有进步,家长自然得意,可孩子成绩不理想,有些家长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孩子读小学二年级的程先生表示,“成绩出来了,比没出来还可怕,孩子又要被上思想功课了。”
和程先生一样,很多家长都被孩子的功课上了紧箍咒。很多家长表示,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奉献在了孩子的功课上。
儿子在孝陵卫小学上二年级的瞿女士就告诉记者,孩子成绩一抓,立马上去,一放松,成绩又立马下滑,“就跟坐过山车一样,怎么受得了呢?不抓不行!”每周一到周五,下午一下班,瞿女士就准时回家,辅导儿子功课。“你不盯着他,他就错字一大堆,数学题做起来粗心得不得了。”为了辅导孩子,瞿女士推掉了一切应酬,以往的朋友圈,也逐渐减少了联络。尽管如此,瞿女士还是觉得很值,因为孩子本次期中考比上次进步了3名,总分也有所提高,也是对她付出的一种肯定。
和瞿女士一样,邹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孩子读了小学,她也加入到了“陪读”大军当中。孩子爸爸经常出差,她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辅导重任。
“家里都是老人,宠惯了孩子,只有我,可以约束他,让他及早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邹女士说,晚上她的70%时间都给了孩子。以往每晚,邹女士总要出去跑步锻炼,因为太多时间被功课占据,邹女士也只好停掉了夜跑,体重因此还有所反弹。此外,因为孩子,家里的一切娱乐活动都宣告暂停,电视和电脑彻底“退休”,只有在周末才会偶尔开开。
淡定型家长:孩子是学习的主体
如今的75后、80后家长中,除了紧张孩子学习的,也不乏表现淡定者。“孩子是学习的主体,他自己要学会承担责任。”南外仙林分校韩同学的家长认为,家长在孩子学习成绩好坏这个问题上是占有一定比重的,但是,孩子自身的努力占了70%,老师20%,家长10%,这才是长久之计。
孩子在中山小学读四年级的蔡女士,是位大学教师。她对孩子教育问题表现得非常开放。本次期中考试,孩子取得了三门满分的好成绩。和优异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天,她只有在孩子出现疑问时才会进行简短辅导,平均每晚占时在半小时左右。更多的时间,她会选择带孩子练琴、阅读、散步,“如今,太多家长把对社会竞争的恐惧感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不能让孩子输给别人,大人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孩子也没有了童年,那样太辛苦了。”蔡女士一直坚持自己开放、温和的教育理念,“我觉得更应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所谓的知识点记忆没有必要。孩子童年完整了,才能快乐!”
专家声音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
对于孩子成绩的波动,游府西街小学五年级教师宁景位表示,“这很正常,一次两次的考试,并不能说明什么。”在她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她发现,家长在低年级抓得过紧,反而更易导致孩子在高年级产生厌学情绪,家长过多地把竞争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更易摧毁孩子的自信心。
“曾经有学生告诉我,他很讨厌家长坐在旁边陪她做作业,感觉自己像个犯人。”宁老师认为,在小学阶段,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良好心态,从自身方法的改变开始,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比如,培养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功课的习惯,时间完成后,家长再进行适当的检查。再比如,让孩子养成有什么不懂就问老师的习惯。孩子学习习惯好了,成绩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家长应用更多时间陪伴孩子阅读、游戏、散步
拉小分校宝船小学副校长董富强也同样强调学习习惯。他常听到一类家长抱怨,“我们也花钱花时间在孩子身上了,怎么就没有效果呢?”这种情况,就是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在低年段,孩子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家长要看到问题所在,可以通过比赛激励、相互认可的“公约”、有效的“奖惩”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大部分孩子,只要家长盯紧一点,或多或少会有些进步,尤其在低中年级学生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因为低中年级学习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检测内容以识记为主,课后多花点时间补一补是很快能够看到效果的。但我们不提倡在低中年级为了提高一点分数,家长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后的补习上,这样的提高,在进入高年级后会出现很多的负面影响。”
在董富强看来,父母陪伴孩子学习的意义,在于督促、在于培养、在于激发,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必须要重视的,但是家长不能把其简单地理解为陪伴孩子补习功课,家长需要多陪伴孩子,多进行一些亲子阅读、多和孩子一起游戏、散步、锻炼、手工制作等,形成一个良好的绿色家庭教育观,才是当下父母更需要去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