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单独二胎”政策如何启动实施?各地是否有统一的时间表?今后计划生育工作要放松了吗?记者16日就公众关心的几个问题专访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
啥时启动实施?全国不设统一时间表
问:您怎样评价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意义?
答:这是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是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合乎民意的重大举措。一是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提升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家庭养老照料功能,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三是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问:单独二胎政策具体适合于哪些人群,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答:单独二胎政策适用于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一般地讲,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问:这项政策如何启动实施?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按照这一规定,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再生育政策作出了具体规定。这次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由各地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我委将做好调研指导工作。
问:各地启动实施有没有统一的时间表?
答: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
问:符合单独二胎政策条件的夫妇,何时能申请再生育?
答:当夫妇俩的户籍所在省份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或人大常委会作出了专门规定,允许单独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就可以按程序申请再生育了。如果二人户口不在同一个省份,只要任何一方户口所在地允许单独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就可在那里申请再生育。
会不会人口大增?短期内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问:会不会出现符合条件的夫妇扎堆生育,导致短期内出生人口大幅增长?
答:从全国来看,符合单独二胎再生育条件的夫妇总量不是太大,再加上单独二胎政策由各省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启动时间,由于各地人口发展形势、工作基础有一定的差别,准备情况各不相同,各地启动实施政策会有时间差,因此,短期内不会出现出生人口大幅增长的问题。
但是,符合单独二胎再生育条件人数较多的地区要注意防止这个问题。这些地区可以采取倡导合理生育间隔、优先安排年龄较大的单独夫妇再生育、做好再生育审批等,防止出生堆积。国家将根据“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近年出生人口变动情况以及单独二胎政策启动实施情况,编制年度人口计划,加强引导调控,确保出生人口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防止发生大的波动。
问:会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卫生、教育、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很大压力?
答: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规划,均是以2020年总人口14.3亿人、2033年前后总人口峰值15亿左右作为基数制定的。据预测,政策调整后,全国每年出生人口不会有大的增加,到2020年总人口将明显低于14.3亿,峰值总人口也将大大低于15亿。另外,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近几年出生人口会有所增加,但仅相当于2000年前后的出生人口规模。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不会给粮食安全以及卫生、教育、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大的压力。
为何不实施普遍二胎?短期内会引起大幅波动
问:为什么现阶段不能实施普遍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答:我委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论证,如果现阶段就实施普遍二胎政策,短期内将引起出生人口大幅波动,出现较严重的出生堆积,给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很大的压力。长期看,将形成周期性出生人口波动,总人口持续增长,人口峰值推迟到来,影响人口发展远景规划目标的实现,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国家统计局、中国社科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等部门和研究机构独立开展的相关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问:针对此次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是否意味着计划生育工作要放松了?
答: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不等于放松计划生育工作。当前,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将长期存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要继续坚持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要继续给予奖励扶助;对违法生育的,要依法依纪予以处理。综合新华社报道
[网络调查]
影响
两年内人口总量不会增加
36年后多生4200万人
放开“单独二胎”,社科院研究机构估算:
两年内人口总量不会增加
36年后多生4200万人
目前我国妇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潜力到底是多少?谁又会生育下一个孩子?对此,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在其编著的《中国生育政策调整》一书中进行过大量的估算。
据测算,如果保持现有生育政策不变,到2050年全国人口约12.6亿,放开“单独”生二胎之后2050年人口总量将达13.02亿,36年后“多生”约4200万人。此外,即便放开“单独”生二胎,两年内人口总量将维持在13.64亿,保持不变。
根据王广州等人研究,目前我国理想子女数以二孩的比例占绝对优势,并进一步向二孩生育目标集中。
谁会生育下一个孩子?王广州表示,根据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育龄妇女总量约3.8亿,已生育的妇女为2.59亿。
其中,已完成生育二孩及以上的育龄妇女约1.2亿,未生育二孩的约1.39亿。在潜在生育二孩1.39亿育龄妇女中,40岁及以上的有0.47亿,40岁以下的有0.92亿。
在我国40岁以上的妇女生育可能性比较小。据《法制晚报》
反应
80后纠结“没钱养”
70后烦恼“没劲带”
“单独二胎”放开,网友“高兴随之沉默”
80后纠结“没钱养”
70后烦恼“没劲带”
“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这个消息,让不少渴望迎接新成员的“单独”父母喜上眉梢。根据各大官方微博的调查,超过50%的网友愿意生二胎。不过,仔细想想此后的各项育儿花费和人工投入,还是让许多爸妈内心纠结——不少80后坦言:“没钱养”;经济实力较强的70后则纠结:“没精力带”。现代快报记者 王颖菲
投票数据
超过半数网友,希望生二胎
在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人口与生育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据了解,这一政策全面落实后,将惠及南京超过10万户的“单独”家庭。
“可以生二胎了?”消息刚刚发布,就瞬间引爆网络,成为几天来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新浪微博,仅包含了“单独二胎”这一关键词的微博,就超过43万条。
“我肯定会生!”家住南京江宁的罗旭斩钉截铁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今年26岁,目前在市区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最近正打算要孩子。小罗解释,前两年,她的爷爷和外公几乎同时生病入院,让整个家一下子忙碌起来。好在爸爸和妈妈两边都是兄弟姊妹三人,儿女们一起出钱出力、互相安慰,这才慢慢熬过了这段痛苦的时间。小罗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她坦言,如果四个老人未来哪怕有一个出点事,他们都很难想象该怎么办,更何况,“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未来承受这么大的压力负担。”
罗旭的观点获得了不少人支持,此外,还有很大比例的网友表示,生二胎,是希望孩子“有个伴”。
在微博账号“@人民日报”发起的“你会选择生二胎”的投票中,选择“生”的有将近3000人,比例达到58.6%。而“@新浪评论”的一项类似统计同样显示,59.4%的网友选择生二胎,其中超万人希望,在30到40岁间生二胎,这一比例达到35.4%。
反应不一
70后、80后担忧各不同
尽管内心“蠢蠢欲动”,但很多网友还是坦言,“敢生不敢养”。
80后南京网友“歆歆果儿”说,“知道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后,开始很兴奋,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生老二了,但是随之的就是沉默,现在孩子的培养花费实在太大了。”一些已经有了一个孩子的家长也表示,“深深觉得经济压力太大。”教育、房价、医疗等现实因素,成为不少80后的主要纠结点。
而经济实力较强的70后,也并不能轻易下定决定。今年39岁吴女士表示,自己的儿子目前在上初一。尽管孩子已经懂事了,经济条件也不错,她还是顾虑重重。“我明年就40岁了,老公已经40多岁,这个时候政策放开,我们恐怕是‘有心生无力养’了。”生儿子时,吴女士才26岁,“半夜爬起来哄、白天还能正常上班,那时候精力多充沛。”加上自己还是个“大孩子”,吴女士笑言,“和儿子玩着玩着就把他带大了。”但如今,晚上只要超过11点,吴女士就困意连连,“我们这个年纪,再弄一个小婴儿,哪儿还带得动呢。”不少70后抱有同样担心,“我们这个年纪,真正能下定决定生的,估计不会太多。”
网言微语
“万事俱备,就差双色球”
@不信童话 :我作为一个1岁宝宝的妈妈,虽然我们夫妻俩是双独,但是从来没有想生二孩的想法,真心累啊。
@家住尧化门:我是独子,真的很孤单,等上一辈人都走了,我在这个世上就没有特别亲的兄弟姐妹,为了孩子,一定会要再生一个,两个孩子将来好有个伴,有事还有个人商量。
@傲~芝雏:我们早在前年就生小二子,一儿一女真心有各种快乐!
@妖言魅众:真心想生,万事俱备,就差双色球了。
[专家解读]
探索实行官邸制 防止住房腐败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探索实行官邸制。
什么是官邸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向记者介绍说,“官邸制”是一种官员的住房制度。它既是中国官员福利住房的一种传统,也是西方国家目前多采用的官员住房制度。在国外,一定级别官员的官邸和私邸是严格区别的。私邸是官员跟老百姓一样在市场上购买的私人财产,官邸只能在任职期间居住,个人没有产权。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官邸制”在世界上是有先例的,主要是对于政府官员建立官邸,当其不再任职后,应该通过市场化来解决住宅问题。
抑制资产流失
汪玉凯教授说,很多官员在任期间的住房由当地政府提供,但随着他在不同地区任职,在各个地区都有住房,出现了一名官员占有多套住房的现象。而且经常出现每新来一任官员,就要搞一个大院的情况,这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另外,官员的住房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其中容易出现国有资产流失:官员从国家手中以低价买入房产,当市场价格上涨后再卖出,其收益就成为个人资产。汪玉凯说:“因在不同地区、部门任职,当前出现了一些官员占有多套住房现象,实行官邸制可以抑制国有资产流失和预防住房腐败。”
要考虑3个先决条件
汪玉凯介绍说,在制度建立过程中,要考虑到三个先决条件。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个制度的实行范围仅限于掌权的、重要职位的官员,比如县级、市级、省级的一把手,其他公务员住房通过市场化、货币化或其他方式安置,不在此制度考虑范围内;其次,大家要对这项制度达成共识,没有认识上的一致,就没有制度上的执行;第三,该制度即便是推广,也不会是大范围的,先从试点开始,有了成熟良好的效果后,再扩大范围实施。
据《北京晚报》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人权司法保障重大进步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重大进步。”15日,相关法学专家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宪介绍,我国法律对触犯刑法的行为有犯罪数额、情节等方面的规定,例如盗窃,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额才会受到刑事处罚,对没有达到这些“尺度”的罪行轻微、但不够刑事处分的行为人,往往被划归到劳教范围处理,这是目前我国劳教制度存在的主要原因。
“我国目前是公安、民政和教育等部门组成的劳教管理委员会作出劳教决定,对违法事实的认定,以及对劳教期限的适用,缺乏严格的程序约束。实践中,对于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决定没有司法程序作为保障,不利于人权保护。”从事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多年的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原所长王公义说。
我国刑法主刑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管制的期限是3个月以上2年以下,拘役的期限是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说:“就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而言,劳动教养比管制、拘役处罚可能更严厉。据新华社
延迟5年退休 可能要20年的过渡期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渐进式延迟退休,这样的提法尚属首次,这是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
“为了应对老龄化和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挑战,世界很多国家都尝试了延迟退休年龄,这是社会保障里最具调整空间的参数。”郑秉文说,有些国家通过调整这一参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挑战。
郑秉文介绍,从世界范围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有两种策略:一是弹性(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二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两者的主要区别为:前者是“可选项”,秉承自愿的原则;而后者则不然。
他认为,决定提出的“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正是对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的继续和细化。
“从全世界的实践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没有一步到位的,而是采取渐进式的方案,每几年延长3个月,延迟5年退休的话很可能要有20年的过渡期。”郑秉文分析,“从这一角度来看,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将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重要试验区。”据新华社
打破一考定终身 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
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领域最为敏感的地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决定的相关表述准确切合了现在考试当中存在的问题,招生和考试分离后职责更明确了,招生由学校自己决定,考试由专业机构来实施,政府从这两方面退出后,现行招生制度将以行政为主导的计划招生转变为以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通过多方面了解考生情况实施自主招生。
决定对考试招生形式提出明确的改革方向,如,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打破一考定终身,既是扩大考生选择权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通过深化改革,要把考试从‘指挥棒’变为‘服务器’,让考试成为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途径,同时鼓励学生更好地发展,不要因为一次考试丢失信心。”储朝晖说。
据新华社
房地产税推出后,房价将降低
对于决定提出的“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坦言“看了这一条也非常吃惊”。他认为今后房价肯定会下跌,对于购买多套房产的“炒房者”来说,则需要付出高昂的房地产税。
叶青分析说,“加快房地产税立法”这个提法意味着房地产税肯定是要推出的。未来征收房地产税之后,就不会允许拿这么高的土地出让金了,普通人购买自住的房子也不需要缴税,“但是购买多套房产则需要加收房地产税,现在上海和重庆已经开始征收(房地产税)了”。
叶青表示,“在国外也是这样,买房子很便宜,但是使用房子(住房子)很贵。这次改革最大的不同在于,民众的负担从购买环节推移到使用环节。”据《法制晚报》
链接
我国现行生育政策
我国20世纪70年代倡导“晚、稀、少”,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1980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4年开始“开小口、堵大口”——我国现行生育政策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完善形成的。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目前,实行一孩政策、一孩半政策、二孩政策、三孩及以上政策的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37.5%、52.8%、5.8%和3.9%。
一孩政策
包括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四川、重庆6省(市)的农村居民。
一孩半政策
指农村夫妇生育第一个孩子为女孩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孩子。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陕西、甘肃等19个省(区)的农村居民。
二孩政策
各省(区、市)都规定,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普遍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包括海南、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5省(区)的农村居民。天津、辽宁、吉林、上海、江苏、福建、安徽等7省(市)规定,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农民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三孩政策
指部分地区少数民族农牧民可以生育三个孩子。包括青海、宁夏、新疆、四川、甘肃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农牧民,海南、内蒙古等地前两个孩子均为女孩的少数民族农牧民,云南边境村和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农村居民、黑龙江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居民。
特殊政策
西藏自治区实行特殊的生育政策,藏族城镇居民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藏族及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农牧民不限制生育数量。
综合《北京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