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家住姑苏区二郎巷的重度残疾人徐若农老人家庭,收到了来自社会组织“心手相连”爱心公益社送上门的20斤新东北大米,这让平时行动不便、采买困难,还要照顾瘫痪在床老伴的徐老先生欣喜不已。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苏州已有像“心手相连”爱心公益社这样的社会组织5000多家,平均每个社区5家。为鼓励社会组织发展,今年苏州市民政局还下发文件,考核合格的社会组织培育基地最高可获奖80万元。
每周给困难群体送两次菜
今年7月,处于起步阶段的心手相连爱心公益社正式进驻二郎巷社区公益组织孵化园。社区负责人顾书记介绍,虽然当时整体实力还比较弱,人员配备尚不到位,但心手相连的发起人坚持要让组织走公益化的发展道路,先后向双塔街道所属10个社区推出“爱心公益蔬菜”销售,并为辖区内的残疾、特困户家庭每周免费提供两次爱心净菜,降低他们的日常生活开销。
“心手相连”爱心公益社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组织正努力通过项目化运作,建立完整的供应服务链体系,“只要有一点点起色,就会更多地投入公益领域回报给我们的居民。我们还在积极准备参加市区两级(微)公益创投,把辐射面进一步扩展开去。”
对于心手相连的工作人员,“卖菜”俨然已经成了“副业”,社区里谁家今天有几口人吃饭、是否生病、遇到什么困难,都在交流过程中一一得到了解,也帮助社区及时地关注到了不同居民的需求。不久前,“心手相连”又对姑苏区二郎巷社区等20多个社区的100多户困难家庭进行爱心资助。
“社员”每月只领一元工资
记者了解到,这个社会组织的成员既有来自各大外企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有普通的市民志愿者。有一名外企高管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仍然坚持在公益社中任职,帮助策划各种爱心活动,每月只象征性收取一元钱的“工资”。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益社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一家名为苏州居家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爱心企业的赞助,该公司每年都拿出15%的利润,用于支持公益事业。该负责人说,目前爱心社专职工作人员加上爱心志愿者一共有近70人,下一步希望能在姑苏区的所有社区都设立服务店,为更多独居和生病老人提供便利。
扶持资金奖励最高有80万
来自苏州市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苏州登记的社会组织数达5173家,万人(户籍)拥有登记的社会组织7.99家;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9924家、平均每个社区5家;等级社会组织数414家,占登记的社会组织的8%,绝对数及其占比均居全省首位。两年来,苏州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3630万元,共支持实施354个公益项目。
今年,苏州市民政局还下发了《苏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考核评估细则》,安排540万元,对已建成的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实行“以奖代补”激励措施,经考核验收合格的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可根据功能和体量,获得15万元-80万元的扶持资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