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看点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草根
播报

  微博俨然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除了广为人知,人气火爆的主流微博之外,还有一批“自力更生”的微博,他们没有什么认证,也没办法做到24小时在线。作为江苏本土地区的草根微博,他们默默地将每日的信息以发布或者转发的方式分享给自己的粉丝们。本期《贰周刊》带你了解这些“小城微博”。

  实习生 吴双

  现代快报记者 吴杰

  小城微博知多少

  搜遍了江苏大小城市的微博账号,可以发现几乎每个地级市、县级市都有一些草根微博账号。总体来看,这些草根微博正处在发展阶段,不少的博主维护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粉丝数量不多或者个人无力继续打理而选择了退出。但同时,一些坚持更新的草根微博,在自己的努力之下,保证了一定的人气,很多具有运营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的草根微博慢慢为大家所熟知,在人气和内容上都不输于官方微博。

  “@仙林大学城”每天发布与仙林有关的日常信息,例如,11月4日南中医中黑人和白人学生参加运动会这样的亮点小新闻,依靠贴近校园的内容和广大学子的支持,拥有了6万粉丝,每条微博的转发基本不少于20。

  “@南京桥北新闻”同样属于个人微博,主要关注桥北地区的各种信息,如长江大桥堵车这样的交通等贴近居民生活的问题,拥有1万多粉丝关注。

  “@溧阳微博”积极转发溧阳新闻、热点话题、本地投诉,拥有近2万的粉丝关注。

  还有“@常熟草根新闻”,作为常熟这样的县级市来说,“@常熟草根新闻”拥有高达23万的粉丝让人惊讶,他积极发现和转发常熟本地新闻,每天都有各种爆料投诉还有求助。

  而像“@人人爱徐州”、“@镇江事儿”还有“@铜城民生”这样,凭着兴趣和责任感而坚持的草根微博也依然在慢慢地成长,不会轻易放弃。

  他们是怎样打理的?

  草根微博的生存与运作都离不开博主个人的爱好和坚持,在没有强制性的任务和目标的前提下,博主们更多的是借助自身的力量来维护本土草根微博的运作,成功的草根微博们依靠着自己独有的理念和特色,在官方微博身边争取着自己的位置。

  @人人爱徐州:想传递正能量

  七千多的粉丝,两千多条的微博,“@人人爱徐州”关注徐州的生活服务、居民关注的消息类型还有突发和感人事件,并将这些信息转发,扩散。

  通过微博网友的@和转发,注册三年的“@人人爱徐州”在徐州本地的影响力不断地提升,原本在外地工作的博主回到徐州后,微博的不定期更新变成了日更,今年6月初,在徐州各大官方微博开通之后,人人爱徐州坚持住了自己的风格和立场,凭借着自己的责任感和坚持,人人爱徐州成为了徐州重要的草根信息渠道。

  “建该号的本意就是做新闻资讯和生活服务,能够成为徐州本地新媒体传播的一份正能量。”博主这样对记者说。

  今年6月份的人人爱徐州发布了四张绿地世纪城公共的自行车的照片,照片上自行车的车座有明显损坏的痕迹,而在这之前,人人爱徐州就已经开始关注徐州各地区的公共自行车了,在微博发布之后被很多官方微博和活跃用户转发,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和尊重成了那段时间的热门话题,像这样的微博,正是人人爱徐州创立的目的,“只想为社会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希望真正做到人人爱徐州。”

  @大厂在线:发布老百姓关心的话题

  虽然只有两千多的粉丝,每条微博的回复也不多,但是如果有人遇到问题,只要@大厂在线的,他都尽力去帮助和转发。

  作为个人微博,“@大厂在线”并没有发布多少值得大书特书的内容,由于大厂地区缺少权威的官方微博,“@大厂在线”便成为了大厂地区网民日常问题的咨询台,“@大厂在线”的运营和题材获得基本依靠自己的观察和网友@来保证。

  “有一些问题是大厂地区老百姓比较关心的!比如大厂的出租车和公交车难等,以及桥北是不是堵车啦!”这就是“@大厂在线”存在的目的,发布本地的新闻,同时也帮助大厂地区的人们解决提出的难题,就在大厂这么大的范围之内,哪边有好吃的小吃,哪边最近有小偷了,“@大厂在线”都会发微博来提醒大家,帮助大家。

  @山海连云港:发布信息要严谨

  依靠在连云港本地论坛的名望和身为连云港吧吧务的优势,“@山海连云港”成为了连云港少数草根微博中的代表。

  “@山海连云港”的博主并非什么特别的人才,大学专业没学好,工作也并不十分理想,但这些问题没有影响到微博的运营,由于博主坚持更新,“@山海连云港”的粉丝数量达到了将近八千,而且都是常年活跃用户,任何长期不在线的粉丝,博主都会主动将其剔除。

  “@山海连云港”的信息获得方式相对于其他一些微博来说更加严谨,大多数信息都是通过论坛和自己的QQ群来获取,获得线索后及时求证,在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会发布,这样的态度让“@山海连云港”获得了官方微博的支持。

  2012年“@山海连云港”原创发布的微博《连云港最美老人,倾尽积蓄来补路》被央视晚报等很多媒体转载刊登,这是“@山海连云港”微博博主非常喜欢的一条微博,也正是这条微博中网友鼓励和众多媒体的支持,让空闲时间并不充裕的博主有了继续维护和更新的动力。

  @镇江事儿:找到了玩微博的乐趣

  “当时在一家小餐馆吃龙虾,感觉被坑了,到地方论坛去投诉,没人理反而被版主删帖了。”“@镇江事儿”的博主说。

  没有上面的这件事,也就没有“@镇江事儿”这个草根微博的发展,出于对小市民权益问题的切身感受和对地方论坛的失望,“@镇江事儿”只要看到突发、求助和投诉的信息就不会坐视不管。

  由于工作上并没有时间限制,“@镇江事儿”的博主有着充分的时间打理自己的微博,往后的时间里,发布和追踪信息也不再抱有什么目的,爱好成为了“@镇江事儿”更新微博的主要动力。

  “5月19日,镇江句容2.6级地震,当时我并没有感觉,最初是有个网友@我,说他在运河路附近感觉到震动并且有听到响声,我就转发求证,一转发,镇江各区域的网友都表示有感觉到震动,大家就基本可以确认是地震了,不过官方还没有发布消息,再后来,有位网友私信告诉地震的具体位置和级别。”

  这是第一次,“@镇江事儿”的微博博主在大部分媒体之前得到了这么重要的信息,“@镇江事儿”的这则微博被镇江当地的很多网友@和转发,“@镇江事儿”的博主也因此找到了微博的乐趣,之后坚持及时发现和了解镇江的事情和民生百态,同时分享给他人。

  “我现实中的朋友有知道我在玩微博,他们并不理解我做这些有什么意思,不过我自己做得还是满开心的。”

  草根微博的难处

  草根微博的运营并非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很多时候,博主们只是凭借着自己的一点爱好和兴趣来维护自己的微博,从一开始的转发,到后来分享自己的一些所见所闻,之后开始将信息归类,慢慢的微博开始有了自己的特色与固定粉丝。

  但是仅仅是依靠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无法完全保证一个草根微博的生命力。个人微博局限于个人生活和环境的变化,很多草根微博无法摆脱维护不及时、中断更新乃至停止更新的情况。

  “@如皋微报”,拥有自己的QQ群,1600多的粉丝,从今年6月份起开始断更。1400粉丝的“@现代昆山”从10月19日之后就没有微博发布。10月份断更的还有“@姜堰新闻论坛”。拥有2000多粉丝和七千多微博发布的“@沭阳微讯”,是早在今年4月份就停止更新的草根微博。

  如今这些微博长时间无人管理,很难了解到微博博主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变动。

  除了个人原因,地域因素的限制也是草根微博的一个特点,“@大厂在线”坚持每日更新,但是两千多的粉丝数,无法与一些知名的、关注范围广的微博相提并论,而像“@铜山民生”这样坚持更新转发的微博,则只有100出头的粉丝数。

  论坛和微信呢?

  对于草根微博以及本地论坛、草根微信的发展前景,这些小城微博的博主有着自己的看法。

  “@人人爱徐州”的博主对于本地的草根微博活跃度非常看好,“徐州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草根微博,比如徐州真办四、徐州搭把手、情调徐州等。”

  论坛方面,小地区小城市的论坛总体来说不太乐观,“@人人爱徐州”的博主认为本地论坛缺乏活力,而“@镇江事儿”的博主也认为当地论坛有没落的迹象,大量年轻人被微博吸引,离开论坛,论坛基本上只剩下了常驻的网友。

  “@大厂在线”的博主认为,大厂的地方论坛依然很有活力,是当地70至80后常去的地方,在那里可以获得很好的发言权。“@山海连云港”博主常驻的连云港在海一方论坛,会员每天的实时在线人数都有几千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衰落有点,但是人数多,各色人群都有,信息量大。”

  相对于微博和论坛的发展,微信对于草根微博和博主的吸引力就要小上很多,“@山海连云港”和“@镇江事儿”的博主都认为,微信依然是朋友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目前还不是地区信息发布的手段。而“@人人爱徐州”和“@大厂在线”的博主则表示,暂时还没有过多地接触过微信,对于这样一个较微博更加新颖的信息发布方式并不了解。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