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何先生收藏有一本名为《中支之展望》的旧书,书中内容用日语编写,主要收录了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芜湖、武汉等城市的风土人情,图文并茂,十分精美。何先生根据书的出版时间推测,这应该是二战期间日本方面出版的,可能和侵华战争有关。可惜的是,由于何先生不懂日语,书中细节连蒙带猜始终看不太明白。何先生向《发现》周刊求助:请你们帮我看看,书中究竟说了些什么?
1938年出版的《中支之展望》
介绍上海、南京等城市风土人情
何先生是位钱币收藏爱好者,十多年前,他在和上海的同行交流时,无意中得到了这本书。尽管何先生不懂日语,但他从书中出现频率颇高的汉字的意思判断,这本书应该和中国的抗日战争有关,“不过,书显然是由日本方面出版发行的,从他们的角度鼓吹那场侵略战争。”之后,何先生将书和其他藏品一起放进了柜子。不久前,在收拾家中时,又将这本书翻了出来。
记者看到,这本书的大小介于32开本和16开本之间,封面上有《中支之展望 上海 苏州 南京 芜湖 杭州 汉口》的字样。翻开内页,共有56页正文、56页插图,简略介绍这些城市的风土人情。其中的比例这样分配:上海,36页;苏州,10页;无锡:2页;镇江,2页;南京,24页;芜湖,8页;杭州,16页;嘉兴,2页;松江,2页;汉口、武昌、汉阳,2页。另外,还有两页专门介绍扬子江;剩下的几页,用于介绍中国的风俗。
封底的版权页显示,此书首次发行于日本昭和十三年八月间,而何先生收藏的这本,则是昭和十三年十一月间再版发行的。该书的编辑兼发行者叫“三益社”,位于上海北四川路1327号;书的印刷则是由位于日本和歌山市一家名为“大正写真工艺所”的印刷机构来承担。
记者查阅得知,昭和十三年是1938年。不过,在这本书内页的最后一页,却有两排令人费解的钢笔字:“昭和十二年 日支事变出征纪念”。昭和十二年,也就是1937年,题字的日期为什么会比出版的时间早呢?
编辑兼发行者“三益社”
是日军的一个宣传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国史专家经盛鸿教授告诉记者,这本名为《中支之展望》的书,他也藏有一本。
“当时,按照地理位置,日本将中国北、中、南部分别称为北支、中支和南支,其中,中支指的是长江流域地区,包括上海、杭州、南京、武汉等地。日本进攻长江一线的军队,中国称之为华中方面军,日方则称为中支方面军。这本《中支之展望》,顾名思义,就是介绍长江沿岸城市的风土人情。”
至于书中的钢笔题字,经盛鸿教授解释说,“这里所讲的日支事变,是日本方面的叫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反抗,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从1937年7月开始,日本的军队迅速推进,到1938年8月这本书出版发行时,已经攻下了上海、苏州、南京、芜湖等多座城市。这本书里的钢笔题字出现昭和十二年,指的是这本书是日本方面为了纪念他们所谓的‘出征’而印刷出版的。”
至于该书的编辑兼发行者“三益社”,经盛鸿说,“是日军的一个宣传机构,曾经出版过不少鼓吹侵略战争的书籍。”那么,由他们出版的《中支之展望》是怎样介绍南京的呢?
对1937年12月17日日军入城仪式充满溢美之词
在一位日语专业朋友的帮助下,记者通读了书中有关南京的文字和图片。书中介绍了南京的不少景点,有总理陵园、藏经楼、灵谷寺革命纪念塔、玄武湖、明孝陵、鸡鸣寺、台城、北极阁、鼓楼、玄武门、朝天宫、雨花台、莫愁湖等;还介绍了国民政府的一些机构和一些街景,比如,海军部、最高法院、中央党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华路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书中还有两篇文章特地介绍南京沦陷时的情景。第一篇文章的大意是说:“到达南京后,最初令人惊讶的是看到30公里坚固的城墙。现在城墙上还遗留着巨大的弹痕,让人非常感慨,对英勇忠烈的将士充满感激。中支战线经过四个月后获得了辉煌的战果,在12月17日进入了南京城。入城的当天,仰望天空,武器都收拢,战场显示着和平之光。日本的太阳旗在各个部队手中熠熠生辉。这些整齐排列的部队,就是从中山门、光华门、太平门等门总攻击南京的部队。下午1点30分,松井大将带领着从上海参加战争的部队,朝香宫殿下为首的各部队、幕僚骑着马,历史性的入城仪式开始了。”
另一篇文章则称:“11月17日,南京就开始了巷战。不过,自从12月17日举行入城仪式后,和平就来了。夫子庙、大公司、中华路、太平路纷纷恢复了气氛,居民对东洋来的和平感到很高兴。南京这个重生的古都,沐浴在世纪之光里了 。”
文章中提到的松井大将,是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朝香宫殿下则是指朝香宫鸠彦,他是日本皇室中为数不多的职业军人。
所谓“和平之光”根本不存在,“朝香宫殿下”是个杀人恶魔
与两篇文章相配的,还有几幅照片,但照片显然与文字描述的“世纪之光”不符:中山门、光华门、中华门已被炮火轰塌,残垣断壁;在一幅下关大马路的照片中,两队日兵正气势汹汹扛枪走在坍塌的建筑之间;而中华路上,则有一队穿着棉袍的中国人正在行走 ,从他们僵硬的步伐来看,极有可能是在枪口下排练过了的。
另外,根据史料记载,《中支之展望》书中提到的“朝香宫殿下”在占领南京后,实际上指挥了一连串令人发指的杀戮行动,在他的示意下,日军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这些行为与书中宣扬的“武器都收拢”“和平之光”完全相反。
经盛鸿的《枷锁下的金陵》一书中,详细收录了日军当时的残暴行径,其中提到,在日军举行入城仪式的第二天,松井石根迫于国际舆论的压力,训诫部下将领要约束官兵军纪。在场的将领们竟“笑了起来,某师团长竟然说那是理所当然的。这位‘某师团长’就是数日后被松井石根任命为日军南京地区警备司令官的第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他多次宣称,日军官兵强奸妇女‘在战争中是不得已的。’”
日本作家石川达三揭露日军真实行径,被判监禁四个月
日军侵华期间,其残暴的实际行动常常与宣传材料中的描写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因为这些宣传材料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受日本“内阁情报部”的统一监控。
“内阁情报部”的前身,是1932年由内阁的陆军、海军、外务、内务等六省派员组成的“对内对外宣传委员会”,其任务始终是统一领导与监控宣传舆论。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日本政府在舆论宣传方面更是注重。发出了《处理有关时局报道的文件》等一系列法西斯式的法令文件,对战事报道作出严厉而苛刻的规定:对“反战反军的演说”、“离间军民”的报道,以及“有将对外政策喻为侵略主义之虞的内容”要加以取缔,“应宣传帝国军队有纪律的行动、武士道的态度以及在占领地的仁慈行为”。日军的随军记者、作家、摄影师都处于严密的控制和监视之下,只要越雷池半步,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日本小说家石川达三曾在南京沦陷期间的1938年1月来到南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采访和体验,撰写了反映南京战事的著名纪实小说《活着的士兵》,书中有关日本士兵屠杀中国无辜百姓的描写,触怒了日本当局。石川达三以笔获罪,被判监禁四个月,缓期三年执行。此后,再也没有人敢写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情况。
《中支之展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版的一本宣传册子,其中充满对日军的不实溢美之词,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