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日从最高人民法院在河南郑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已于10月24日开通。截至11月4日,全国法院依职权共将31259例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纳入了该名单库,公众登录最高人民法院官网即可查询。建立“失信者黑名单”并公布信息的举措,使失信被执行人“网上有名脚下无路”。
挤压失信者社会生存空间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说,这些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均已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网站统一对外公布,社会公众可直接查阅。最高人民法院将充分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并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征信机构等通报,同时还将把纳入名单库的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被执行人向有关单位和部门通报。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贵祥说:“凡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都将受到信用惩戒,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受到限制或者禁止,失信被执行人的社会生存空间将被大幅挤压。”
1045人怕曝光配合执行
据了解,全国法院共有1045名被执行人慑于被纳入“黑名单”受到信用惩戒,配合执行法院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案件得以顺利执结。据北京、广东、广西、河南等地法院统计,约有20%符合列入“黑名单”条件的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或主动找申请执行人、执行法院协商还款事宜。
河南高院执行局局长宋海萍介绍:“全省法院多措并举,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750名被执行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比如,张某与河南某食品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中,该食品公司一直拖延执行。执行法院将其录入“失信者黑名单”对外公布。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为避免对其商业信誉造成更严重的影响,遂向申请执行人偿还了8万元现金和一辆汽车,并就剩余欠款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据新华社
焦点问答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贵祥表示,“失信人黑名单”巨大威慑作用已开始显现,失信人将寸步难行。
哪些人上“黑名单”?
“黑名单”上一半情形系伪造证据、暴力威胁妨碍抗拒执行
问: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主要包含哪些失信情形?
答:这些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均是由各地法院根据规定设定的条件、标准,通过法定的程序,依职权作出认定,统一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截至11月4日17时,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点击量已超过18万次。从上面图表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所有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当中,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是较为常见的失信情形,比例很大。
有什么惩戒措施?
“掐住命脉”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融资渠道
问:法院建立“失信者黑名单”后主要通过怎样的机制惩戒失信被执行人?
答:最高人民法院已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实现共享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中国工商银行已将首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纳入信用评级系统。
众多金融机构在进行信贷审核时,通过利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对具有失信情形的当事人拒绝发放贷款及其他融资形式,以规避金融信贷风险。这些措施相应地限制了失信被执行人的融资渠道,对其产生了显著的限制和惩戒作用。
未来有什么计划?
“编织惩戒网”实现央行、公安部等部门共享信息
问:下一步人民法院将如何用好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库?
答:最高人民法院将继续加大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合作,拓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利用范围,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积极推进与相关单位的信息共享。最高人民法院已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证监会、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中心、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等单位展开合作,实现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共享,共同实施信用惩戒。最高人民法院还着手与银监会联合拟制通知,对如何利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进行信用惩戒加以规范;将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证监会展开信息共享合作,力求进一步扩大失信信息的利用渠道,建立和完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共享及信用惩戒机制。
如何避免选择性执法?
最高法将成立检查小组抽查录入情况
问:如何避免选择性录入?
答:为避免出现因为人情因素、地方保护因素导致一些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没有被纳入名单,最高人民法院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建立常规检查、抽查等长效机制,确保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认定、录入准确,杜绝出现因案外因素导致相关被执行人应当纳入而未予纳入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将成立检查小组,对全国法院实施制度的情况、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录入情况进行抽查,对应当录入而未录入的,发现一起,纠正一起。申请执行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反映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未被纳入的,最高人民法院经查实后将坚决予以纠正。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