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提要:“在前进道路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习总书记的话需要城市的主政者真正用心牢记。“解民生之忧”的内涵很丰富,有一点最不可缺:宽容那些“落后”的生存方式,并给予容忍与帮助。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城管也有柔肠?不假。只是这样的柔肠往往牵连着一种“不能承受之重”。
最近,一起针对面条摊的投诉让南京一名“小城管”犯了难,“小城管”发帖称:面条摊摊主刚去世,孤儿寡母摆小摊维持生计,对于取缔不取缔,“小城管”心里确实矛盾。在他的沟通下,投诉的小区居民表示理解,小摊也得以保留。(详见今日快报封6版)
尽管“小城管”的身份还需确认,但是“小城管”所反映的困惑却真实、普遍。面对快报记者采访,工作多年的南京鼓楼区城管小孙直言“这种矛盾,纠结,我也有”,一位有14年工作经验的老城管更是表示“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些年,网上的“城管困惑帖”更是不在少数。
人心都是肉长的,谁能说城管就没有良心?谁能说城管队员只会用秤砣砸人?诸多城管队员的吐槽是一种呼唤:污名化城管,不如与城管对话。
问题是,“小城管”所指“皆大欢喜”的结局确实好,就是太难。
毕竟,在城市管理趋于严苛的情况下,城管若对全城摊贩都加以同情,“无为”而治,那就会被斥为失职,所以不现实。但若全然不讲人情味、一严到底,遭到唾弃又不可免。
城管队员的困惑,表面上看涉及到的是“管还是不管?”“管多少才合适?”的具体问题,内里却藏着一个大命题:城市治理,是要实实在在的民生还是要光鲜的面子?这个大命题是抛给城市主政者的。
这个命题不难回答。“民生重于一切”,民生得不到保障,要光鲜的面子何用?面子几时能当过饭吃?
但是,现在一些城市,把营造光鲜的面子当成天大的事,明明还有很多底层百姓的生活存忧,却不思雪中送炭,而是沉醉于锦上添花:大建豪楼、大上项目……困难群体摆个摊设个点,靠双手自救,自立自强,本该鼓励之、敬畏之,却反而被视为添乱。
大命题答偏了,怎能指望“具体问题”解决好?目标歪了,乱管、恶管就不奇怪了,不出事才怪!屡屡出现的“城管之恶”,固然有具体原因,但归根结底还得从城市治理思路上找诱因。
“在前进道路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习总书记的话需要城市的主政者真正用心牢记。“解民生之忧”的内涵很丰富,有一点最不可缺:宽容那些“落后”或“不好看”的生存方式,并给予容忍与帮助。
城市容不下小摊小贩,是一种“脸面政绩”催生的洁癖。这种洁癖终究是一种嫌贫爱富、爱慕虚荣的毛病,真正体恤民艰的城市主政者,绝不会嫌弃那些如“面摊经营者”那样浑身散发着从头再来、默默坚持的人性之光的底层谋生者!
当然,体恤民生,不是一味宽容摆摊乱象,而是呼唤一种理性、人性化的治理思路。
只有治好了“重面子轻民生”的病,才可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商讨完善城市治理的具体细节。那个时候,疲于奔命、内心纠结的城管才可能放下“鞭子”、放下负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