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改革”正在重新成为舆论热词,一份据称将指导即将到来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方向的方案,现在正在被相当一批对改革寄予热切希望的人们关注着。
这份被称为“383”的改革总体设计方案,是一份关注全局的总体改革方案。从新闻界对它内容的曝光来看,这份方案包含了“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的中国新一轮改革路线图;还把未来的改革分为三个阶段,即2013年至2014年的近期改革、2015年至2017年的中期改革和2018年至2020年的远期改革,确实是十分激动人心的。
激动归激动。如果回到现实当中来,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一份改革的方案,在面对当下国内经济中巨大的利益链条时,其脆弱性是显而易见的。
之所以说当下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在相当的程度上是因为那个谁都能从改革当中得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接下来,中国社会如果要继续保持一片繁荣的发展,那就一定涉及到社会各方利益调整了,而且这种利益链的调整,常常还必须要让现有游戏规则的强者做出让步。当下中国经济的三个关键性矛盾,无不如此。
首先,政府过于庞大,拥有过多权力,使得社会总体效率不足,而且政府占有社会资源过多。能够看到的公开数据是,到2009年,财政的供养人数是5300万,大致是26个从事实务的人员供养一个财政人员。其次,劳资矛盾尖锐,劳动者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占比太少。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偏低且呈现出下降趋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0.7%下降到2011年的44.9%。
而由此衍生出来的第三个矛盾是,国内产能过剩,生产的东西没人买。当下的经济困难,就是这一系列的国内矛盾遇上了外需疲软,造成了经济有下滑的可能。
要解决这三大矛盾,需做出让步的全是社会中的强者。政府能不能向社会让渡权力,简政放权,自身减员增效;企业当中的资方能否增加企业收入中的劳动者分配占比;以及地方政府能否主动认识到自己辖内的某些产能属于过剩产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将会被淘汰。
要政府让权、要企业的经营者让利、要地方政府主动放弃部分GDP,甚至是要垄断企业放弃垄断利益,这就是一纸改革方案必须要面对的坚硬的利益链条。如果我们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改革的难度的话,那么用“与虎谋皮”来形容它也不为过。
这也是国内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不能取得根本性转变的内在原因。
正是因为进一步深化的改革涉及到之前竞争中的强者要向弱者让渡权利,所以简单地指望一纸改革方案来解决所有问题,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政府要减少财政供养人数的努力在上个世纪末有过尝试,中央鼓足勇气向自身开刀,分流政府内部的公务人员。但仅仅数年之后,裁减下来的公务员人数,以各种政府雇用人员的名义又迅速地反弹回来。而劳动者收入占比的问题,自新世纪之初以来就已经开始影响经济的发展,其间政府不乏多举措调整,然而收效甚微。
不过,之所以把改革深水区国内经济发展所遇到的这一系列困难写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不是作者对改革失去了希望,而是希望读者清晰地认知到,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并不能像早前那么容易。因此寄希望于一纸改革方案,或者是一次会议,把当下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都解决掉,是不现实的。
声音
“383”方案将助力中国改革由深水区突围
纵览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此次国研中心公布的改革方案,堪称我国经济改革方略的3.0升级版。1979年改革开放初始时的1.0版,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作为改革突破口,并逐渐扩大至乡镇工业和商品流通领域;1997年我国经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时,包括房改、医改和教改等一系列改革又顺势启动,此为2.0版经济改革。与两次经济改革相比,此次向社会公布的改革方案,其由改革深水区突围的意图极其明显,故而改革阻力亦将更大。同时,这也是一套极其详尽、实施迫在眉睫的系统改革方案。如果能得到切实推行,必能使我国经济进入一个全新的“增长季”。
(来源:东方早报)
国研中心:“383方案”仅是一个研究课题
对于引发外界异常关注的383改革方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近日在参加世界工商协会论坛间隙对网易财经表示:“383方案就是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对中国改革杂志公开的时间并不了解。”(来源:网易财经)
发改委专家:三中全会可能采纳383方案部分内容
阿思达克通讯社10月29日报道称,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内部人士周二透露,三中全会可能会采纳“383”方案中部分内容,将有很多重大改革政策出台,其中金融、土地、教育等方面都有改革内容,是“全方位,各个方面”都有突破。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383方案牵头人李伟:房地产泡沫成不可预测风险
李伟近日在参加某论坛时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区域性不同层次的趋势性分化越来越突出。由于就业吸纳能力提高,公共服务较为完善,城市规模仍在持续扩张的态势,刚性需求旺盛,一二线城市住房用地占比偏低,土地和住房供给相对不足,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而与之相反,由于住房供给持续增加,人口聚集速度趋缓,三四线城市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李伟警示:“谁也不能否认,(房地产)这个泡沫继续在膨胀。我们认为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最不可预测的风险点。很值得担忧。”(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