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在外打拼的张金昌赚到了自己人生第一桶金,但他没将这笔钱投入当地利润较高的其他行业,而是借债办起了农民工宿舍和学校。直到今年,已经57岁的张金昌才将债务全部还清。
举债建农民工宿舍和学校
昨天上午,记者在武进区横林镇崔桥张金昌家见到他时,他正在拿抹布擦桌子,在他家房子后面,就是他10多年来苦心打造的4幢农民工宿舍楼和一所新市民学校。
张金昌是土生土长的崔桥人,1990年,30多岁的张金昌到乌鲁木齐等地推销电脑桌,9年后他回到家,带回了挣到的几十万元。
或许是因为常年在外奔波,知道背井离乡不容易,看到镇上有不少外来人员,张金昌决定将手中的钱全部投入建设农民工宿舍。为此,他还借了六七十万元。
张金昌告诉记者,他的房屋租金低于周边20%,建成当年,数百间公寓房旋即被农民工抢租一空。
一段时间后,张金昌发现,外来农民工的孩子上学很不方便,于是他又决心开办一所新市民小学。
由于农民工宿舍建成后,本钱没收回,开办学校只能再次借债。在这种情况下,张金昌为此前后负债300多万元。一直到今年春节前,他才将债全部还清。
债没还清就资助困难学生
虽然自己手头紧张,遇到别人困难的情况,张金昌却很舍得花钱。2011年,张金昌自己的债务还没还清,一天他从媒体上看到湖塘一位聋哑女孩因为家庭困难上不起学。张金昌连夜就送去了8000元。此后,张金昌每年都按1万元的标准资助这位女孩,“直到她上完学结束。”
不久前,张金昌又资助了前黄一位学生,同样每年是1万元。这个月,在别人的介绍下,张金昌又开始资助横林一位上初中的女孩。
献血年龄大就改献血小板
在10多年时间里,除了尽心开办农民工宿舍、农民工子弟学校,张金昌还坚持常年献血。随着越来越接近55岁无偿献血年龄上限,张金昌便想增加义务献血的密度,可一般的献血时间必须间隔6个月,为此他就改献血小板。让张金昌感到开心的是,因政策变动,他现在可以一直献到60岁。
“9月份我去献了一次,是第51次了。”张金昌笑着说,“这又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举手之劳。我献的血,能救别人的命,我感到很开心。”
对自己做的事,张金昌说,每个人的活法不一样,有的人有了点钱可能就想着去享受、玩乐,有的人会去修桥铺路,“我真的没做什么,活法不一样!”孟玉兰 刘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