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我核潜艇部队
首次解密
  我战略核潜艇官兵亮相
  1988年,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运载火箭取得成功
  基地核退役大队官兵运用先进仪器安全处置核废料
  核潜艇官兵的水下“快”餐
  基地官兵开展海上核安全救护演练
  本组图片均据新华社

  ■创90昼夜长航纪录

  ■连续42年无核事故

  中国海军第一支核潜艇部队——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组建以来,创造了世界核潜艇一次长航时间新纪录;检验了中国核潜艇深海作战性能;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宣告中国海基战略威慑力量正式形成;连续42年守护核安全,从未发生过核事故…… 这是此支“杀手锏”部队首次解密。据新华社

  2009年4月,黄海海域。中国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在这里举行,中国海军核潜艇首次公开亮相。

  “只需要一艘战略核潜艇,就可以让一个现代化国家退回石器时代。”军事学家这样的断言,也许过于绝对,但毫无疑问,核潜艇是一个国家大国地位的象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1970年12月,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第一艘核潜艇正式服役。

  公开亮相

  长航纪录

  1985年11月,某核潜艇悄然驶出港口,开始了我国核潜艇首次最大自给力考核试验。核潜艇一次装料可以航行几十万海里,决定续航时间长短的因素,主要是人员的耐受性和设备的可靠性。水、阳光、空气,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可对于长航的官兵来说,这三样是最为昂贵的“奢侈品”。长时间水下生活,艇员们体质明显下降,许多人出现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血压降低、腿腰疼痛、大腿根部溃疡……到第70天时,已经超过了某国核潜艇67天的纪录。是到此止步,还是继续前行?艇上作了一次“民意测验”,官兵们一致选择“继续航行”——纵有千难万险,也要勇往直前!90昼夜,数万海里,官兵们一举创造了新的长航纪录。

  极限深潜

  1988年4月,某核潜艇奉命执行极限深潜任务。在世界核潜艇历史上,极限深潜曾导致灾难性惨剧。然而,中国核潜艇要具备作战能力和战略威慑力,必须闯过这道“鬼门关”!100米、150米、200米……一切正常。接近极限深度时,艇体受海水挤压,艇内的支撑角钢出现弯曲,几处出现轻微渗水现象……生死抉择面前,官兵们认真检查各类设备,严密监视潜艇情况,在各自战位上镇定操作,控制潜艇继续向着大深度挺进。潜艇潜至极限深度,一举创造了中国核潜艇发展史上的新纪录。

  “杀手锏”

  1988年9月,中国海军核潜艇执行水下发射运载火箭任务。运载火箭冲破海面,准确飞落在目标海区。新华社受权向世界发布这一消息后,美国《海军学会会报》写道:“当中国宣布她从潜艇上发射弹道导弹试验成功时,事情已经变得很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海基核威慑力量的核大国。”中国有了捍卫国家利益的“杀手锏”。人民海军也由此成为一支战略军种。

  连续42年核安全

  核潜艇部队,安全重于泰山。“没有安全,谈何打赢;要想打赢,必须安全。”基地政委厉延明说。这个基地能够实现连续42年核安全无事故,是因为基地官兵破译了核盾牌上的“安全密码”。这个看不见的“密码”,就存在于官兵们每天工作的细节之中。只错一点点,等同交“白卷”。作为“杀手锏”的战略导弹,维护、保养和使用不允许出现丝毫误差,否则精确打击只能是一种梦想,这是用鲜血和生命得出的结论。

  官兵特写

  远航前,给亲人留“遗言”

  “怕死别干核潜艇!”在核潜艇工作,舍生忘死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需要一个人进堆舱,我进;需要两个人进,我排第一。”被官兵们称为“深海铁汉”的李洪海,在担任核潜艇机电长时立下了这样的规矩。堆舱,潜艇上核反应堆所在的舱室,是潜艇动力的心脏。李洪海曾一天之内4进堆舱排险,身体受到损伤,患上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孩子出生,父亲出海;

  妻子生病,丈夫远航;

  老人去世,儿子不在身边……

  几乎每位核潜艇官兵身上都背着这样的“感情债”……正因为如此,核潜艇远航前,官兵们都会悄悄给亲人留下“遗言”,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对亲人的至爱。

  访谈解密

  一次惊心动魄的

  “反潜之战”

  40多年过去了,这支神秘的部队如何履行历史使命?我们首先进入这场惊心动魄的侦查与反侦查、跟踪与反跟踪之战。

  核潜艇可以航行在茫茫大海的水下,来无影,去无踪,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就是一座浮动、隐蔽的导弹基地,可以后发制人,对敌方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打击。然而,反潜信号的发现让艇内人员意识到,我方在明处,敌方在暗处。危机关头,艇长吴昌弟迅速拉响战斗警报。

  

  记者:你们作出什么反应?

  吴昌弟:一个是下潜,增大潜航深度,第二个是高速远离,第三个就是做好战略准备。避免它到时候一旦对我有攻击行动,那么我们可以允许它打第一枪,但决不允许它打第二枪。

  记者:那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躲避它对你的跟踪呢?

  吴昌弟:把噪声降下来,包括艇员你的开关防水门,这些动作都要轻开轻关的。

  记者:那在你完成刚才一系列的工作之后,就可以躲避它跟踪了吗?

  吴昌弟:那么还必须在水下斗智斗勇,在不同的海域,不同的深度,对潜艇来讲,就像我们在陆地上行走一样,我这里有一个山坡,有一个高山,那么我走到山的另外一面,就把我隐藏起来了。

  记者:这个跟捉迷藏似的?

  吴昌弟:有点了,我还要把本艇这种姿态调整过来,我用我最小的截面对着它。

  (解说:经过十几个小时斗智斗勇,我核潜艇成功摆脱了跟踪,几天后,这艘核潜艇的探测器材,再次搜到了对手的探测信号。和上一次探测相比,这一次对手展开的是一次成体系的搜索,从太空的卫星到空中飞机,再到海面的水面潜艇,监视船,对手希望用全方位立体式的搜索体系迫使我潜艇浮出水面。这时候,对手投放的主动声纳波击在艇壳,发出“叮叮”声响。然而,对于核潜艇来说,上浮意味着暴露,暴露就意味着失败。)

  

  记者:当时你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跟对手对抗?

  吴昌弟:一个就是提高部署等级,全部一级战备。

  记者:这次的较量花了多长时间?

  吴昌弟:这次几个小时。

  记者:为什么那么容易?

  吴昌弟:这种情况下不好说,有可能我第一个选择的是战术动作比较实用,第二个选择的水域比较好。它是一种综合的效果,或者还有一种,他已经搜不到我的信息了。

  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