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武术大师霍元甲在上海创立了传授武术的团体——精武体育总会。如今,为了复兴精武体育文化,上海市虹口体育馆于10月21日正式更名精武体育馆。
为了传播精武精神,精武体育总会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在虹口打造一个精武文化产业街区,开展系列推广武术的活动,并为“精武”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精武总会已经完成一套时长4分钟的成人拳操,接下来还将编排一套适合青少年的精武操,向中小学推广。
有声音认为,像精武体育馆挂牌这种由政府推动复兴精武精神的做法,其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全国125个拳种半数失传
上海是百年精武文化的发祥地。1910年,由爱国武术大师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的精武体育总会,以“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为宗旨,曾经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典范。
“将虹口体育馆更名,是传播精武体育文化的一种方式。”虹口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颜建平10月21日表示,传承精武文化除了应带动全民参与,传授民众强身健体的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让人们领悟“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神。
在21日举行的“2013年精武体育文化高峰论坛”上,上海武术协会副主席王培锟表示,武术馆、协会及基地、体校等平台,都成为武术传播的主要渠道。精武体育也已经纳入国家体育的范畴内进行推广。
放眼全国,除了少林等知名流派,更多武术门类面临着存亡危机。王培锟透露,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曾对民间武术门类进行归总,最终认定有125个拳种,目前仍在传播扩散的仅有60余种。
虹口大力复兴精武文化
精武“落户”虹口并不突兀。历史上的虹口是“五洋杂处”之地,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民族资本家以无偿财力支持爱国人士,因此拥有发展精武会的基础和条件。直至目前,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办会地点仍在虹口。
因此,虹口正在大手笔复兴精武文化。虹口区政府有关人士直言,希望精武体育发扬光大,并用精武精神丰富虹口文化内涵,为区域的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契机。
未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计划用5至10年,在虹口区打造一个精武文化产业街区;曲阳公园也将在近期正式改名为精武体育公园,四川北路与邢家桥路之间一段的东宝兴路还将更名为精武总会路。
2014年,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将为“精武”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还计划以虹口为基地承接世界武术博览会。
霍元甲故乡改名精武镇
事实上,除了上海虹口,在中国多个地区,都有借精武文化发展地区文化甚至城区建设的案例。经天津市政府批准,霍元甲故乡天津西青南河镇自2009年2月更名为精武镇。
近年来,精武镇先后开放霍元甲故居、修建霍元甲陵园、成立霍元甲文武学校,经过几年发展,原本并不出名的小镇城市建设已经出现巨大的变化。但近年来,也有居民致信当地政府称,精武镇发展相对混乱,社区缺少总体规划。
“政府不应过多参与”
政府的力量投入至民间体育文化、社团组织中,无疑会为后者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甚至可用资金。在类似的社会项目中,政府和民间社团各应扮演何种角色?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章友德教授强调,眼下社会组织门类多样,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扮演“裁判者”,“过多参与某类或者某个社会组织、项目的推广,对于其他组织或项目就有失公平。”
另有网友认为,类似政府参与社会组织的做法,其效果有好有坏,精武体育馆挂牌,对精武精神的复兴有多大帮助、能否激励更多国人习武健身,其效果还有待观察。
声音
没有群众基础
武术精神将湮没
上海武术协会副主席王培锟10月21日表示:“精武文化传承的渠道很多,主要问题是,在博大精深、项目繁多的精武内容中,选取哪些向民众传播。”
“所谓推广不能仅限于将武术招式记录、留存为资料,而应该编制出简单易学、容纳其精华的武术操向民众传播。”他说,没有群众基础,武术的技艺和精神就将湮没。
目前,精武体育总会已经编出了时长4分钟的一套成人武术操,选取精武武术中经典招式,力争具备长期流传的潜力。“我们还希望编一套适合青少年的武术操,在中小学推广。”精武体育总会会长颜建平透露。近年来,由精武体育总会派教练进学校,培养一批引领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辅导员,他们在30多所学校、幼儿园、1004个社区、公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据《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