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学界大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林华宝:新型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奠定了中国人远征太空“出得去回得来”的坚实基础
  1986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留影
  在卫星测试现场(右一)
  1996年9月,在听取529厂检测汇报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试验队部分领导合影(左二)
  工作中的侧影
  与同事在卫星发射中心

  ■编者按:在雨花台功德园,长眠着很多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名字也许您并不熟悉;天文、土壤、古生物、化工、物理、水利、航天……他们的科研也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就是这样一群人,为我们生活的时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发现》周刊联合雨花台功德园共同推出“学界大家”,为您介绍这些学界风云人物的传奇故事。

  林华宝(1931-2003):出生于上海,祖籍福建省莆田县。卫星返回技术和卫星总体技术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50-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系,后赴苏联留学。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职,从事航空结构力学研究。1958年参与组建上海机电设计院,从事运载火箭和探空火箭研制,历任工程组长、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副总工程师、研究员。1988年4月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摄影定位卫星和新型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博士生导师。2000年,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返回式卫星系列首席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厦门大学兼职教授。2003年8月去世,安葬于雨花台功德园。

  今年6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对老一辈航天科学家来说,“神十”所标志的空间技术发展水平,曾经是他们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正是有了一代代航天科学英才们的努力,才让中国航天一步一步梦想成真。我国空间返回技术和卫星总体技术专家、中国返回式卫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林华宝就是为“载人航天”做出卓越贡献的一位。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经高度评价了林华宝对我国航天事业的主要贡献,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他主持设计了新型返回式卫星。这项技术的成熟,解决了航天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一步,奠定了中国人远征太空“出得去回得来”的坚实基础。神秘的航天事业背后藏着的是怎样的“神人”? 日前,记者采访到林华宝的同事和亲属,走进了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

  现代快报记者 王凡

  投入航天怀抱

  钱学森对他说:

  “你就搞航空结构力学吧”

  当时在空间技术研究院组织处工作的李明女士曾对林华宝院士做过专访,她记述了很多有关林华宝的趣事。林华宝最初的梦想并不是做一个航天科学家,而是当一个水利专家。

  林华宝在重庆读书时,读过不少科学家的传记,最佩服的就是詹天佑和茅以升,他非常向往将来自己也能亲自参加建设一座大桥或是一座水电站。在清华大学土木系读书时,林华宝被派往苏联列宁格勒建工学院留学,他专程到斯大林格勒,为的就是要亲眼目睹斯大林格勒水电站建设的宏伟场面。

  1956年,林华宝怀一腔热血回到祖国。当时中国科学院挑选部分应届留苏毕业生,林华宝被分配到新成立的力学所。报到的那一天,钱学森所长对他说:“你就搞航空结构力学吧”。就这样,“水利专家”的梦长上一双翅膀上天了。

  1958年林华宝参加了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杨南生领导的空间技术研制队伍,从事探空火箭结构系统的研制。

  第一个任务就是负责探空火箭结构试验和筹建结构试验室,他们暂时在一个飞机修理厂的一间厂房里工作,一台从废品仓库里找出的报废了的压床,配上千斤顶,就成了他们最早的静力试验设备。

  艰难研制过程

  回收探空火箭设备,一夜才走出大沙漠

  同样是在1958年,林华宝遇到了王希季教授,他的人生由此和卫星回收技术结缘——

  在王希季的领导下,他开始了高空生物火箭箭头的研制,又参与我国第一枚生物火箭发射升空到70多公里的高度,安全返回的全过程,以及返回式卫星结构分系统的研制。1969年的夏天,在对返回式卫星使用的国产胶片,以及红外地球敏感器的高空工作性能做飞行试验时,探空火箭落在巴丹吉林大沙漠的西部。林华宝先是奉命上飞机搜索,而后又带了8个小伙子和一个班的战士,到大沙漠里去回收。

  那天凌晨,一行人背着水壶和干粮出发了。他们面对的是一片软戈壁,远远望去,一座又一座的沙山绵延不断。爬这样的山,艰难困苦可想而知。由于没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他们与指挥所失去了联系。走到深夜1点,打完了最后一颗信号弹,水和干粮也早已用完,大家又渴又饿又累,林华宝和同事们最后在早晨6点走出了大沙漠,至于他们怎么走出去的,谁也无法相信,也没有谁能用语言形容了。

  卫星返回舱首次安全落地,是他人生最激动的一天

  1970年,林华宝开始负责卫星回收分系统研制。上世纪70年代,返回式卫星研制工作经历了最艰难的时期。那时美国人封锁我们;苏联又与我们关系紧张;日本正处于研究阶段;德国准备购买苏联的技术。我们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只有自己干。

  研制工作的技术难度非常高,就以卫星回收降落伞来说,卫星返回舱在轨道上返回,开伞高度高,速度快,回收承重量大,所经历的环境条件恶劣,工作程序和控制复杂,系统的重量和体积限制苛刻。第一颗卫星降落伞的研制曾做过59次空投试验,林华宝深入一线,常常奔波在陕西临潼、山东潍坊、山西大同及四川彭山等地。

  1976年12月初,林华宝在技术阵地完成了测试工作。酒泉发射阵地上,整装待发的运载火箭和高耸入云的发射塔并肩站着,它已经把卫星高高举在头顶。这时林华宝又匆匆赶往四川预定的回收区。

  12月10日,林华宝乘直升飞机前往卫星的落点,当他在空中远远地看到那绚丽的降落伞的时候,他知道这次回收终于成功了,红白相间的颜色,在微风中颤颤地似一朵盛开的鲜花,它的旁边便是静卧田野的卫星返回舱。这情景,林华宝盼望了很久很久,在这梦想终于成真的一刻,他流泪了。在“院士自述”里,他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那时的心境:“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为激动的一天。”

  28个月研制出新一代返回式卫星

  三十多年中,返回式卫星共发射18次,成功地回收17颗。林华宝无一例外地全部参加。人们爱用“魂系太空”来形容航天人,而形容林华宝则要更具体一些,那就是“心系卫星”,卫星上天了,他的心也上天了,直到卫星安全返回着陆,他才能把上天的心收回来。

  林华宝负责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个卫星回收着陆系统,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以后的返回式卫星的安全着陆开辟了道路。

  1988年,林华宝担任新型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新一代返回式卫星,是我国研制卫星以来研制周期最短的一颗星。从与用户签订合同到卫星出厂仅用了28个月,而且经费最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航天战线连遭挫折,航天人的目光,乃至全国的目光都集中在新一代返回式卫星身上,林华宝带领着航天人不负众望——1992年发射、回收圆满成功;1994年发射、回收圆满成功;1996年发射、回收圆满成功。

  长眠南京

  南京离莆田很近,离北京很近

  2003年8月17日,林华宝因病在北京去世。这一年,他才72岁。

  航天功臣安息的理想之地选哪里?当时有三个地方可以考虑:一是他的工作地北京,八宝山众多伟人名家汇聚;二是家乡福建,莆田烈士陵园特别为他修建了纪念牌坊,希望他能叶落归根;第三个就是现在林华宝院士长眠的地方,南京功德园。

  夫人余雪敏和女儿、女婿之所以选择南京功德园,原因有三:一是林华宝的两个女儿,一个曾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书,一个曾经在南京林业大学工作。安葬当天,两个女儿亲手将父亲生前最喜欢的古典交响乐曲的CD放进墓穴,她们告诉父亲,南京是她们喜欢的地方;二是林华宝妹妹全家和妻子余雪敏哥哥的全家都生活在南京,余雪敏亦就此定居南京,有亲人们的照应陪伴,林华宝理当含笑九泉。第三,南京有很多航空系统的科研生产单位,比如赫赫有名的南京晨光机器厂,返回式卫星安全着陆的保障设备——降落伞的初期调研工作就曾在这里进行。

  林华宝长眠在南京的十年,正好是“神舟飞船”发展的十年,家人们愿意相信,这位共和国航天事业功臣的英魂也会随着“神十”遨游苍穹,当他站在那么高的地方看地球,他一定会发现南京离莆田很近,离北京很近,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实是一个闪耀着蓝色光芒的亮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