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8版:报庆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市民和官员
圆桌上对话
  “幸福都市圆桌会”报道
  志愿者带来的精彩课程,吸引了其他年级的孩子
  欢乐社区行走进南湖,放映露天电影
  芦山地震后,快报记者从前方发回的报道

  幸福都市

  圆桌会

  近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对“幸福都市圆桌会”活动作出批示:“很好,这个平台有利于政民沟通和公众参与幸福都市建设,要办好办实。幸福都市建设要更大程度上落实群众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只有这样,幸福都市建设才能得到群众认可、群众满意。望各政府部门和各区积极参与,加强与媒体合作,更广泛地动员群众。”

  去年8月,由南京市委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和现代快报联手打造的“幸福都市圆桌会”正式启动。一年来,这张小小的“圆桌”已经成为南京市民、专家学者与政府部门平等对话、共同探讨民生话题、城市难题的一个重要平台。

  从第一期关注小区出新,幸福都市圆桌会就此“开桌”,当时,一位70多岁的居民代表,光是发言稿就写了好几页。大学生创业、保障房配套、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生态环保、停车难题、慈善事业、绿色亚青……这些都是圆桌会上的关注焦点,帮助老百姓实实在在解决了很多问题,也为政府部门提供了不少好点子。

  细心的市民联络员李遇霞,还特意对在圆桌会上反映过的情况,做了回访。她欣喜地发现,在会上反映的问题,绝非说说而已,确实有效果。比如有一期圆桌会上,她提到有一位帕金森病人,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开不到药,很不方便。回访时她发现,问题解决了,社区医院的工作人员帮这位病人定期代购他需要的药。

  回顾以往的圆桌会,不少市民联络员说,这已经成为幸福南京的一张新名片。

  他们眼中的圆桌会:

  市民联络员、南京市人大代表、民建南京市委秘书长胡乐涛:感谢这个平台,让群众有了讲意见、提建议的地方。圆桌会每次先征求联络员的意见,问有没有兴趣,有没有空参加,大家可以选择有兴趣的参与,这样也能讲出东西。

  南京市社科院院长、市社科联主席叶南客:圆桌会做了其他互动平台想做没有做,或者还没来得及做的事。此外,圆桌会也是南京群众路线的一项亮点和创新。

  南京市委社建工委书记许宏:幸福都市圆桌会已经成为南京社会建设领域的一个品牌活动。这个活动有内涵,有含金量,更有影响力。因为它为民众与政府部门的对话提供了一个平台,调动了市民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现代快报是一个敢担当,办实事,具有远见卓识的媒体。

  与爱同行

  宁夏支教

  陪西部孩子快乐成长

  大山里出来的大学生

  带我们走进大山

  从南京往西北1600多公里,在宁夏川的西南部,有一片贫瘠的山地。30多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这里评为“全球十大最不适应人居之地”。

  2011年6月,从西海固地区走出来,考入南京晓庄学院的大学生王景光带我们回到了他的家乡,希望我们能帮帮那里的孩子。当我们翻山越岭走进农户家中,喝着略有涩味的水,和孩子们在昏黄色的灯光下读书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想法: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2011年7月,现代快报启动“与爱同行·宁夏大助学”活动。一时间,爱心汇款、一对一帮扶孩子、支教活动接连开展起来。2011年8月,一支由现代快报记者、读者、爱心人士组成的30人支教志愿者队伍抵达宁夏固原,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在那里,我们还制定了“四个一”计划,即建一座希望小学、建一个多功能活动室、认捐新课桌椅和爱心包裹、结对帮扶一批贫困学子。

  读者捐资建起希望小学

  2012年5月,由爱心读者王国兴捐资援建的宁夏海原高台寺远景希望小学开工建设,首批100位贫困学子一对一帮扶计划也得到落实。同年7月,第二支志愿者团队带着读者的捐款、捐物,来到希望小学,教200多名孩子学语文、英语和科学,练唱歌、排跳舞,打乒乓球、打健身拳,带着他们看大千世界,一起过充实快乐的暑假,陪他们成长。年过六旬的江阴退休教师丁道昌还义务留在当地支教一年,他不仅为孩子们上写作课,还带出了一支乒乓球队,在全县运动会中拿了第一名。

  2012年8月,现代快报举办了宁夏海原远景希望小学儿童画展,让更多人关注到“与爱同行·宁夏海原大学”活动。

  今年暑假,300多名爱心人士应征支教志愿者,经过选拔,最终24位志愿者8月1日启程,为海原的孩子送去夏令营活动。

  我们一直与爱同行

  在今年的支教活动中,我们还走访了20多个家庭,报道了孩子们平凡而感人的梦想,打动了更多读者。如今,源源不断的爱心仍在向海原汇聚:在大家的帮助下,优秀学子马海梅、田彦贵已经顺利上中学,失去双亲的魏瑞、魏丽、李健得到了很多叔叔阿姨的帮助,李媛媛、李珍珍妈妈的病好多了,马希望妈妈的地赎了回来,现在母子俩一起下地干活,挣钱养家。

  爱心还在延续,行动不会停止。

  钟晓敏

  爱心工作室

  一点一滴播洒温暖

  2007年,现代快报记者钟晓敏被评为全国十大爱心记者。同年,现代快报成立了“钟晓敏爱心工作室”。几年来,爱心工作室坚持深入基层,开展了一项又一项温暖人心的活动:

  一是发动社会各界帮助重大疾病患者。这些年,累计帮了百余人。2006-2007年,有关白血病女孩徐兴雯的系列报道,引起强烈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以及各大网站,纷纷将目光聚焦在这位善良的女孩身上。报道中没有一处提到“捐款”,却引来了很多献爱心的读者。大家的爱心,让这个被医生“判决”只剩几个月时间的女孩,生命得到了延续。

  二是每年7、8月份,与江苏省青基会合作,开展“与爱同行·高考圆梦”大助学活动,为贫困生募集学费,目前已经有两万多名学生得到帮助。

  三是在每年春节前,开展冬日暖洋洋关爱大行动,为困难家庭送米送油送肉,目前累计有5000户家庭得到帮助。

  四是每年寒假,发起“与爱同行·送贫困学生回家过年”活动,累计有上千名寒门学子在快报的帮助下,顺利回家与父母团圆。

  此外,每年除夕,钟晓敏爱心工作室还会组织因各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的大学生吃年夜饭,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暖。

  或许,我们的行为并不能最终解决他们的困难,却可以增添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未来,我们还会继续这样用一点一滴的行动,播洒温暖。

  欢乐

  社区行

  近400场活动服务市民

  现代快报每周都要举办一次“欢乐社区行”活动,组织名医团、律师团、便民服务团以及各种有才艺的达人,辗转各个社区,为居民送去贴心服务。

  这些年来,我们组织了近400场公益活动,每一场都让居民实实在在受益。例如邀钩针编织世界冠军宋爱霞教大家织毛衣,请星级酒店大厨教大家做年夜饭,开展社区运动会,组织特殊家庭的孩子“夏令营”,带领义工为社区独居孤寡老人服务,给中老年人过情人节等等。

  快报人

  在行动

  两次捐款

  援助震区师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

  两次灾难,现代快报多名记者都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记录疮痍悲痛,传递爱与关怀。

  今年4月20日,芦山地震数小时后,现代快报记者便踏上西行之路,采访报道灾情。在前方,现代快报特派记者了解到,芦山国张中学校舍地震中受到重创,上百名师生受伤。短短两天里,快报员工捐出65116元爱心款,专门设立“现代快报奖学奖教金”,援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坚守岗位的老师们。

  5月1日,快报员工再次筹集8000元爱心款,定向帮扶国张中学的贫困学子和在地震中受伤的学生。

  5月12日,现代快报举行雅安地震摄影图片展。来自南京市“小学生领袖人才综合素质训练营”的200多位孩子,通过义卖筹集3000元爱心款,加入到帮助国张中学的爱心队伍中。

  今年国庆期间,全校师生给快报寄来感谢信,在随信附上的照片里,孩子们笑容灿烂,身后是充满阳光的校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