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8版:报庆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宜商宜居宜业新凌城呼之欲出
  群众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全力争创中心镇 建好徐州南大门

  睢宁县凌城镇地处该县东南,东接宿迁,南靠安徽,面积108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社区),人口8万人,是徐州距南京最近的乡镇,历史上是方圆百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自古繁华。

  2010年以来,在市县关心指导和县直部门支持下,凌城镇对照中心镇创建标准,自主创建,抓好规划、土地、资金、人口、管理等环节,中心镇建设“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化”,镇区由2.3平方公里拓展到5.1平方公里,镇区人口由1.8万人增至3.1万人,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一个宜商宜居宜业新凌城呼之欲出。

  本版组稿 潘龙

  ●苦干一百天,加速冲刺中心镇创建

  2013年初,凌城镇调整为集中创建镇。时间紧、任务重,镇党委、政府全面启动实施,举全镇之力,实行全党动员、全员发动,提出“苦干一百天、实干一季度,全面完成创建任务”,抽调9名班子成员及百名机关干部从事创建;全面落实责任,每1个指标至少1名班子成员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抓好落实,以现场交办任务形式,明确工作进度和成效;全面加速冲刺,该镇干部牺牲节假日休息,发扬上世纪八十年代“人工扒大河”吃苦精神和九十年代抓计划生育的劲头,坚持早七点、晚七点点名,把更多时间用于抓落实。

  日前,凌城镇每天至少40个工程队、超过1500人奋战在创建一线,中心镇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完成了中心镇创建各项任务:高水准设计,城镇规划水平实现大提升。按照“全市前列、全县领先”目标,聘请省市规划设计院修编了镇总规和镇区详规;按照“东进西拓”思路,科学划分产业发展、居住休闲、文教卫生、市政设施等功能区;坚持规划编制“一张图”,积极发挥规划“生产力”作用,引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高标准建设,成为创建达标中心镇

  在高水准设计的同时,凌城镇在创建过程中,还投入巨资,高标准建设,大力提升城镇功能和品质。投入1800余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农贸市场,水冲式公厕15座;投入1500余万元完成管网建设等“看不见工程”;群众行有好路,投入2000万元新铺幸福路等5条道路,人民路2.4公里柏油路,改造永昌路等5条道路,构造“五纵四横”道路格局;群众住有好居,投入2.5亿元建设凌城新村,一期8万平方米建成,水电路配套齐全;群众看有好景,投入5000余万元建成睢宁县乡镇最大湿地公园“憩园”;投入1270万元完成镇区绿化亮化美化;投入300万元打造了人民路精品一条街。

  高效益运作,城镇经营水平实现大提升。坚持“镇当城建”思路,多举措盘活用地,清理闲置土地,推进窑厂关闭复耕,盘活存量、提升增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对老政府地块挂牌上市,吸引大开发商投资。班子成员每人筹集20万元,镇直部门、25个村共担当1500万元;多元化运作资金,对管养、保洁、绿化等推行市场化运作,让有限资金发挥了最大效益。

  高要求管理,城镇管理水平实现大提升。坚持功能完善和强化管理并重,着力提升建管水平。加强经费保障,管养人员工资列入财政预算;加强项目建设管理,项目“一书五证”齐备;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组建运行环卫、绿化、市容管养三支队伍;落实城管进镇,成立城管中队,实施人性化管理、柔性服务;镇容镇貌不断改善,加强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行为管理,强化“三包”责任制,镇区达到“六无四净”要求。

  高质量发展,镇域综合实力实现大提升。把产业培育作为关键任务来抓,增强综合实力。2012年全镇GDP9.5亿元,人均GDP增幅2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41.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6%。工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实施15个总投资1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东风街农贸市场年交易额超亿元。苏皖边界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场坐落境内。社会事业更好发展。镇卫生院创成市级示范乡镇卫生院。推进教育现代化,镇中心幼儿园、小学创成省优质幼儿园、省三星级实验小学。新农合参合率99.5%以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基础养老金发放率95%以上。投入498万元,建成高标准敬老院。

  7月25日上午,在徐州市中心镇建设现场推进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了全市第二批12个创建达标中心镇,凌城镇喜获“徐州市创建达标中心镇”称号。

  ●争当排头兵,切实建好徐州南大门

  凌城中心镇创建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和市县要求、和兄弟乡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凌城镇将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目标,进一步做大镇区规模,做强镇域实力,着力建成重点中心镇,加快建设现代化小城市,着力体现“五个新”:一是目标定位上要有新认识。突出“小城市”理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中心镇提档升级加快培育小城市的意见》,从抓集镇建设转为抓城市建设,按照“镇当城建”思路,参照城市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按照城市的理念实施服务管理,比照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要求推进集聚集约发展,加快把中心镇建成为现代化小城市。

  二是规划编制上要有新理念。中心镇建设,规划是龙头。在完成总规和控规基础上,完善中心镇规划体系,加快编制发展规划、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全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专项规划。同时,要从规划中带出项目,结合小城市建设,在重点区块规划城市综合体项目。

  三是产业集聚上要有新突破。产业集聚,是中心镇建设的基础。加快新型工业化,提升镇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水平,加快高标准厂房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项目集中。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凌城面粉加工企业优势,招引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做大做强凌城面粉加工产业。大力推广“农田托管”,有序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繁荣商贸服务业,重点加强各类市场建设,积极发展餐饮、娱乐休闲等行业,重点发展城市综合体项目,做大总量、做优结构,不断增强中心镇集聚和辐射能力。

  四是基础建设上要有新力度。以更大投入和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交通道路网,打造人民路文明示范路,不断做大镇区规模。加快建设高档小区,推进凌城新村二期建设;积极推进派出所、法庭等单位搬迁,年底启动鼎盛小区建设。以“一园”(憩园)、“二院”(中心卫生院、综合敬老院)等为重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加快憩园提档升级,力争年底建成文化园、计生园、法治园和诚信园。

  五是品质提升上要有新举措。按照城市理念抓品质提升,打造城市“气派”,对镇区以及关系城镇形象的重点单元进行城市设计。重视街区建设和小区建设,提档升级人民路精品一条街,打造凌城新村精品小区。运用城市“管理”,切实发挥环卫、绿化、市容管养三支队伍作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群防群治等方面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加强生态建设,加快集污管网建设,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加快镇区绿化,提升镇区“绿量”,在创建省级生态镇基础上,加快创建国家级生态镇。

  “未来的凌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将把握三大方向,不断提升城镇品质,一是建设现代化小城市,坚持‘镇当城建’思路,完善功能设施,提升建管水平;二是建设文化之城,凌城拥有2200余年的建镇史,着力挖掘凌城文化,提升凌城内涵;三是建设生态之城,强化生态镇创建,加强生态建设,打造一个现代化生态城市,把最好的风景留给群众。”凌城中心镇创建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将在徐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借鉴兄弟乡镇先进经验,开拓创新,埋头苦干,争创一流中心镇,争当徐州镇域发展排头兵。努力把凌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综合型商贸重镇,全力建好、当好徐州南大门!”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