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正宜人,又到养生好时节!秋冬养生美容一直是坊间热议的话题。很多人如今都明白了健康与美丽是必须建立在养生的基础之上的,“由内而外”才能实现真正的美。外在的美丽,需要身体的健康平衡,内心的欢快和平和才能得以持久和奔放。
然而,不少读者对秋冬养生美容的理解却也误区多多。在新的养生理念和传统观点的“冲突”中,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健康真理?
本版撰文 王苏颖
《推拿》里的“王大夫”
养生要从娃娃抓起
王大夫并不是医院里的大夫,而是从事推拿工作的盲人。他先天失明,在盲校读书的时候学了推拿按摩。从医学知识到技能手法,经过数年的专业培训,他已是练得手艺出众。
一天,有个肌肉拉伤的客人寻上门来,王大夫照常招呼,一双大手四下翻飞,让客人连呼过瘾。自那以后,这客人便认准了王大夫,时不时过来推拿,久而久之两人便成了朋友。这客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写出《推拿》小说并凭此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毕飞宇,而王大夫亦因这番结缘,便成了《推拿》里的“王大夫”的原型,鲜活地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里。
已然小有名气的王大夫,此后更是忙碌起来:每天要上十几个“钟”,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帮人推拿。他认为,推拿是中国起源很早的一种治病防病的养生术,自己在用双手传递养生之道。在推拿之前,他会像中医一样先诊脉,还要询问客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起居,因人而异地辨证施养。“现在很多人都不太注重养生,饮食起居和运动长期得不到保证,身体处在阴阳失衡的状态,带来了很多健康问题。”王大夫感叹道。
有一对夫妻婚后好几年都怀不上孩子,去医院检查了几次都找不到问题出在哪里。他们常来找王大夫推拿,每每提到这件事都苦恼不已。王大夫细细询问他们的生活起居,发现这对夫妻都很喜欢桑拿汗蒸,一下明白过来,提醒他们在备孕期间尽量少去。夫妻俩听了王大夫的话,调整了这一生活习惯,果然没多久就怀上了孩子。
助人养生的王大夫,在工作之余过着平静如水的安定生活,没有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身体状况保持得很好。因为是学医的,他平时就很注重保健,也不断地给家人灌输养生理念。比如,女儿正是在长身体的时候,他就尽量给孩子吃时令蔬菜,督促她读书写字的时候注意坐姿,通过适量地运动来增强体质。他说养生不只是中老年人才需关注的事儿,小孩子也要养生,长久地坚持养生,才能长保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和他的很多盲校同学一样,王大夫是个乐观积极、自力更生的人,眼中没有色彩,心底却是斑斓。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眼睛明亮的女儿可以早日成才,替他和妻子看遍精彩的世界。
心理保健师李萍
养生须从养心开始
好多人提起养生,都能滔滔不绝地说出许多的观点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饮食、起居、运动等等,很少有人提到养心。而古老的中医医书《黄帝内经》早已指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养生须从养心开始。
李萍,就是一个帮人养心的心理保健师。她至今都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大学女同学,因为失恋而精神崩溃,在没有得到正确的心理治疗后成了终身的精神残疾。娇小灵动的女孩子,竟会因为一时的刺激变得疯疯癫癫,重重地震撼到了李萍,她暗暗决心,要学好心理学知识,帮助别人找回健康心灵。
如今,李萍从事专职心理咨询已经十二年了。最初,很少有人接受心理咨询,大部分人并不认为心灵也有修补保养的必要。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找到她,从教师到农民,从刚学步的孩子到年过八旬的老者,进行心灵保养成为各阶层、各年龄段都愿意尝试的事物了。
在李萍看来,养生是个宏大的概念,人要养的是有质量的生命。如果病歪歪地躺在床上,心情沉闷,郁结难解,哪怕是活到了一百岁,也是痛苦不堪、毫无质量可言的。更何况,很多疾病都是由不良情绪所滋生的,抑郁、焦虑、狂躁等最先侵蚀的是心灵,慢慢就渗透进躯体的各个器官,带来众多心因性疾病。中医里常说的“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便也是这个道理。
尽管李萍把心理咨询看做是一个自己和求助者共同成长的过程,但面对咨询过程中不断接受到的负能量,她还是有所保留,不会让自己过于沉浸其中。“一离开工作环境,我就会把工作中的一切都放下,把自己跟职业隔离开。我只是一个咨询师,不是他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如果把自己过多地代入他们的生活,那么,我的心灵就不会平和了。”
跟普通人一样,李萍在生活中也会碰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伤心、失落甚至自责都是难免的。她应对这些负面情绪的方法,就是接受不完美的一切,包容差异化的存在。多年的助人养心历程,使得她的心灵也一并得到滋养。
“心境平和,身体舒适,不管在什么状况下都能热爱生活,出现问题就积极解决,没有强烈的内心冲突,常怀感恩之心,仿佛每时每刻都躺在阳光底下自由呼吸。”她愿把这样心身协调的养生状态,传达给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