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崔维成向现代快报记者透露——
1.1万米载人潜水器
最快5年下海
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不断深入新的海区,一次次刷新纪录。前两天,蛟龙号刚执行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已返回青岛。
昨天,在江苏省科协主办的“江苏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报告会上,“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蛟龙号”潜水的深度还不够,他的最新目标是研制能到达海底1.1万米的载人潜水器,去潜入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蛟龙号”可下潜99%海域
说起“蛟龙号”,真的是好事多磨。“中国科学家们第一份申请报告,其实在20年前就递交了,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回应。大家一直不气馁,一直完善、递交申请,最终在2002年立项。”崔维成说。
“目前,7000米,是‘蛟龙号’到达的海底最深处,这个深度意味着它可以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的海域内使用。”崔维成说,国际海洋界经过很有限的初步调查发现,6000米以下的深海生物与6000米以上的有明显不同,这提示深渊内的生态结构可能是另一套生态系统,但人类对它的认识几乎一片空白。如果缺了这一块,科学家就无法建立起完整的海洋生态模型,也无法科学地评价海洋资源开采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所以,深入研究这最后的1%,对地球生态、气候、海洋环境保护、地球生命起源研究、地震预报等都有重要意义。
最快5年研制出1.1万米深潜器
1.1万米的海底又会是什么样?还有没有鱼类?2012年3月,美国好莱坞大导演卡梅隆独自一人,下潜到近1.1万米,探底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为独自潜入“地球最深处”的第一人。对此,崔维成说,卡梅隆的那次深潜并不算成功,发生了很多故障,12个推力器,有11个坏掉了,并没有拍到有价值的图片。
“要抵达马里亚纳海沟,并不容易,潜水艇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每个平方厘米要承担1.1万吨重量,相当于一只拇指上托起一只军舰。”崔维成对现代快记者说,“我们准备将深潜器设计的直径缩小,把三个人的载人舱变成两个人,甚至一个人的,然后连接起来,用这种办法,避开技术瓶颈。”
崔维成估计,整个1.1万米深潜器的研制可能需要经费8亿~10亿元,“最快5年就能研制出1.1万米的载人潜水器,最晚8~10年。”
[相关]
我国研发4500米潜水器
“蛟龙号”的成功,也由此拉开了我国深海探测的各个项目。崔维成说,中船重工正在研制深海应用的4500米深海载人和无人潜水器,明年就会全面启动。崔维成说,大规模的深海科研和应用都是在4500米以内,“蛟龙号”的一次深潜的成本在50万左右,而4500米潜水器的一次深潜成本希望能够控制在30万左右。